第一百七十章 和亲辽州(2/2)
“圣上所言甚是。”广安王心中叹息一声,哪里不知晓天子这话的意图,可他是个疼爱子女的父亲,尽管平日里顺从,眼下却也不得不挣扎一番,“只是舒玉她自小没了母亲,臣弟又只有这一个女儿,实在舍不得她离开身侧,唉……还望圣上可怜臣这爱女心切。”
天子一听这话,霎时冷了脸色,不再言语,可却也没有放弃生起的那个念头。
帝后二人同父亲的谈话,自是落到了赵舒玉的耳中,她知晓,此番父亲婉言拒绝了圣上,今后怕是要受不少委屈了。
而即使此刻没了后续,她也难以躲过,放眼周围的女眷,便只有她年岁同嘉仁公主相仿,又是圣上皇弟之嫡女,最是合适。其余的,不是年岁小,便是有婚约,不得不让人怀疑是否为皇后的有意为之。
且今日嘉仁公主并未赴宴,亦是圣上有意安排。
众人想起今日入宫赴宴的目的,见和亲一事迟迟不曾宣布,到底有个亲王迟疑着问了出来。
“圣上,那这公主和亲一事……?”
“此时改日再议。”天子面色微微不愉,“至于嘉仁公主……她已决定修道养生,为亡母祈福,和亲人选届时重新选定。”
见此回答,众人便也噤了声。
天色逐渐转暗,赵舒玉却无暇去担心这和亲一事,而满心满脑都是同慧心赴约一事。她心中焦急,可离宴会结束还为时尚早,于是心一横,便捂着脑袋栽了下去。
通过伪装成身体不适的模样,赵舒玉终于顺利提前离了场,而后坐上马车,令车夫马不停蹄地赶往了慧心约定的那个巷口处。
只可惜终究还是来晚一步,她与慧心擦肩而过,再无缘分。
……
当赵舒玉从久远的记忆中回过神来时,她正站在辽州那棵古老的白杨树下,步履蹒跚。
这是当初慧心同牧民讲经说法之地,亦是她与白皎皎并肩而靠坐的树下。不曾想一转眼已是六十年过去,她已然白发苍苍,而当今的辽王已是她的孙辈。
自与慧心错过那日,她一夜无眠,想了许久,终究入宫求见了皇后。
既同挚爱此生无缘相守,那不如将心寄托在苍生之上,为百姓带来和平与安稳,更何况,辽州于她而言,不是什么陌生之地。
尽管父兄反对,可当圣旨落下那一刻,又有自己的坚持,他们终归无可奈何。
壬子年立春,兄长赵子乾陪伴在侧,赵舒玉终于踏上了前往辽州和亲之路。而多年来,她致力于中原与辽州的关系,边关迎来了百年的安定与和平,贸易不断,百姓繁荣。
赵舒玉与辽王生下三子二女,长子继任辽王,政权稳定。
她生前深受中原及辽州百姓拥护与爱戴,百年身故之后,中原百姓为感念她的贡献,为其立庙,供奉香火。而在辽州,亦有百姓为其塑像,诵经祷告。
在其长眠前的最后一刻,她苍老的手中,仍紧紧地攥着一条白玉菩提手串,并贴近胸口。
她的子女及辽州百姓都以为她信佛,而她生前亦常去寺庙,亦喜听僧人开坛讲经、宣扬佛法,偶尔也翻看经书,低声念上几句经文。
可谁也不知,她不过是爱屋及乌,怀念往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