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成了一家之主 > 第218章 临行前的暗流

第218章 临行前的暗流(1/2)

目录

“此次北上,非同小可,不能倾巢而出。我的打算,是由我和二弟正文,两人先行。正文在州府应对过王岳群,有与上层人物打交道的经验,心思活络是最佳人选。”

“三弟,”他看向李正勇,“你性子沉稳,做事踏实。我走之后,川河县和凌水镇的所有工坊、酒楼,全部交由你和弟妹(吴氏)打理。你主外,负责工坊的生产和安全;弟妹主内,总管所有账目和人事。你们二人就是我们北上的大后方,后方务必求稳,切不可冒进。”

“是,大哥!”李正勇和吴氏齐声应道。

“至于州府,”李正华又转向李正文,“我们去京城后,州府的‘芳香体验坊’和新酒楼的筹备,就暂时交由张管事(从川河县提拔的得力助手)代管,你遥控指挥。我们的目标是稳住现有局面,静待京城的消息。”

“我明白,大哥。”李正文点头。

安排完一切,李正华站起身,目光如炬:“明日,我便给张萧写回信。告诉他,半月之后,待我处理完家中事务,便会启程北上。让他代为打探京中虚实,不必急于引荐,万事等我们到了京城再做定夺。”

这一夜,李家大宅的灯火亮了很久。一场关乎家族未来命运的会议,在所有人的支持下,定下了最终的航向。

窗外,风雪已停,一轮明月高悬,清冷的月光洒在洁白的雪地上,映照出一个崭新的、充满了无尽机遇与挑战的世界。

李正华知道,他的人生即将翻开最为波澜壮阔的一页。他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是那座巍峨矗立、代表着大宋朝权力巅峰的——开封!

半月之期,转瞬即至。

这十五日,李家大宅的氛围,在一种奇特的交织中度过。一边是即将远行的不舍与牵挂,另一边又是对未来宏图的憧憬与期待。

赵慧娘几乎是掰着手指头过日子,每日里变着花样地给大儿子和二儿子做他们最爱吃的饭菜,缝制着最厚实的冬衣,嘴里反复念叨着“在外要吃饱穿暖”的叮嘱,仿佛想把这半辈子的母爱都塞进他们的行囊里。

李盛远则显得沉默许多,闲不住的他只是每日扛着锄头,去自家新开垦的田地里转悠,回来后,便坐在廊下,一口接一口地抽着旱烟,目光时而望向北方,时而落在院子里嬉闹的孙子孙女身上,眼神复杂。

李正华深知父母的心情,除了处理最后的交接事宜,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陪伴家人。

他会陪着父亲在田间地头走一走,听他讲那些古老的农谚;会坐在母亲的身边,看着她纳鞋底,听她絮叨家常;更多的时候,他会抱着最小的女儿小花,给她讲那些从书上看来的、关于开封繁华的趣闻。

离别的日子,终究还是到了。

这是一个清冷的早晨,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薄霜给院中的草木都镀上了一层银边。两辆坚固而宽敞的马车早已停在门口,车夫是李家最信得过的老人,随行的还有四个从“跑腿部”精挑细选出来的、机灵又能打的伙计。

李家所有人,都早早地起了床,齐聚在前厅。

李正华和李正文换上了一身便于远行的劲装,显得精神奕奕。

“爹,娘。”李正华率先跪倒在地,对着上首的父母,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儿子不孝,不能在二老膝下承欢,此去京城,路途遥远,还望爹娘保重身体。”

李正文紧随其后,同样跪下磕头:“爹,娘,你们放心,我一定照顾好大哥,也请你们务必保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