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9章 不如把这批人力物力用来加固城墙(1/1)
不如把这批人力物力用来加固城墙——上个月尸潮已经冲到第二道防线了!”台下保守派居民纷纷点头,有人低声议论:“就是,能吃饱就行,要什么新灶台?”
林阳坐在主位,指尖轻轻摩挲着桌上的燃气灶模型。他注意到老周的右手食指上有一道新愈的刀疤——那是上周处理帮派冲突时留下的。老周的反对并非全无道理,但他的真正目的,是担心火种计划成功后,科技复兴局的影响力会盖过他掌控的武装部。
“周副手,”林阳站起身,声音沉稳如钟,“三年后呢?当最后一罐液化气耗尽,我们是要回到用木柴生火、引来尸群的日子吗?”他转向台下居民,举起一张照片——独居老人王阿婆用新灶台煮的红烧肉,汤汁浓郁,热气模糊了镜头。“这是上周三区的试点,阿婆的灶台用了新型安全阀,爆炸概率从3%降到0.1%。更重要的是,这团火能让孩子们记住‘家’的味道,而不是只能在尸潮中躲藏。”
台下突然安静下来。改革派工程师陈雨薇站起身,展示全息投影:新型燃气灶的钛合金外壳在模拟爆炸测试中纹丝不动,而旧灶台已炸成碎片。“这不是浪费,是投资。投资我们的未来——不是作为幸存者,而是作为人类。”
老周的脸色微变,他没想到林阳会直接戳破他的隐忧。但更让他意外的是,居民中有人举手发言:“我家小孩昨晚问,为什么我们不用像以前那样吃热饭?我……我想让他知道,人类不该只靠罐头活着。”
林阳趁势提出“阶梯能源配给制”:普通居民每月可免费使用10立方燃气,超出部分需用劳动积分兑换;工程师和教师可额外获得20立方,用于科研和教学。这个方案既保障了基本需求,又激励了生产。保守派虽然仍有疑虑,但看到改革派的决心和居民的支持,最终议会以65%的赞成票通过了火种计划。
当晚,林阳在作战室找到老周。他没有提刀疤的事,只是递过一杯热茶:“周哥,城墙需要你,但火种也需要你。下个月火种学院开学,我想请你当第一课的讲师——教孩子们如何用火防御尸群。”老周沉默片刻,终于点头。窗外的月光洒在两人身上,林阳知道,这场权力博弈没有输家——因为他们的目标,始终是让新阳基地活下去,并活得像个人。
在基地东区的废弃实验室里,林阳第一次见到陈雨薇。她正蹲在生锈的工作台前,用镊子夹着微型电路板,指尖沾满机油却丝毫不影响动作的精准。这个曾是旧时代航天研究所工程师的女人,因拒绝加入铁砧帮而在灰烬城流浪三年,最终被侦察小队在工业仓库的角落发现。
“我需要你破解这个。”林阳将旧燃气灶的安全阀放在她面前。这个阀门因锈蚀已无法正常闭合,导致燃气泄漏引发多次爆炸。陈雨薇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从工具箱中取出激光刻刀,在阀门表面刻下细密的纹路——这是她独创的“逆向应力分析法”,能通过金属疲劳痕迹反推原始密码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