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湖南郴州少年巨骗王晓明(四)(1/2)
王晓明决定以联合国的名义,给当地的重要部门写信,这件事一共分成两个部分,第一是信的包装,第二是信的内容。
王晓明先是起草了信的内容,然后找到当地统计局的一个科长,和他要了几张打印纸,大科长一看才子来了,肯定是相当配合。
拿到打印纸之后,王晓明又找到当地公安处的一个科长,让他帮忙安排人把信都内容打印到打印纸上,这个科长也马上照做,连问都没问。
科长马上安排可打字员去办这件事,打字员虽然看到了信的内容,但也没当回事,就在那几张特殊打印纸上,把信的内容一字不差的打印上去了。
下一步就是制作信封了,美国的信封和中国的肯定不能一样,王晓明跑去文具店买了几张邮寄新年贺卡的特大号信封,然后又跑去郴州市文化局,让他们帮忙在信封上用仿宋体写一行字。
这边一听大才子有要求,肯定不敢怠慢,赶紧派了一个书法家,用非常漂亮、非常标准的仿宋体,在那几个大信封的右下角写上了一行字,内容是“美国纽约联合国大厦教育和可约文化组织大楼三号”。
随后王晓明又去了一家研究所,以收集信封的名义,跟人家要了一大堆用过的旧信封。
大才子爱好多是正常的,所以对方连问都没问,东西马上提供到位,这些寄过信的旧信封上边很多都自带印刷的文字,王晓明从中找到了自己需要的十几个字,并且仔细的剪了下来。
接下来王晓明让研究所的人帮忙,把剪下来的字按照顺序复印到自己带来的那几个大信封上,这句话是“中国湖南省郴州一中王晓明先生收”。
信封弄好了,还要解决邮票的问题,从联合国寄来的信肯定要用外国邮票,下一步不算太难,那个年代有很多集邮爱好者,王晓明非常顺利的从一个同学手中要来了好几张外国邮票。
王晓明把邮票端端正正的贴在信封上,再用圆规和黑色钢笔画上一个圆圈,下一步就要制作邮戳了。
对于现在的王晓明来说,这个步骤也不难,他跑去一家报社,跟对方借了几个印刷用的铅字模,回到家之后,用字模沾上墨水,小心翼翼的按在了邮票上的圆圈里,组合到一起就是“U.S.A.3.27.1987”,意思就是1987年3月27号从美国寄出来的。
不过这行字是贴着圆圈排列的,圆圈中间还有很多空白的地方,看起来不太像,还需要再加一点内容。
王晓明不知道美国的邮戳到底是什么样的,他琢磨来琢磨去,找来了一个儿童基金会的会徽,这玩意是金属做的,表面坑坑洼洼,他用这玩意蘸了掉墨水,在圆圈里模模糊糊印了一下,这回就像了。
为了更完美一些,王晓明又把这个会徽印在了信封右下角,这样外行人一看,连信封都带印花的,一看就不普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