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功过相抵(2/2)
成敬笑道:"刚刚胡大人跟我提到的,正是关于功劳牌的事。"
"功劳牌已经基本铸造完成,为防万一,还特别准备了总共一千三百枚各等级的空白功劳牌。"
"如有需要,随时可以启用。"
这确实是个不小的惊喜。
朱祁钰脸上也不禁露出笑容,功劳牌顺利铸造完成,对授勋大典的举办有很大帮助。
当晚,万里星空璀璨。
郕王府的书房内,灯火通明。
皇帝坐在案桌后方,大臣跪坐于案桌前方,两人面前都放着茶盏,里面盛满了热腾腾的茶水。
"陛下深夜宣召,不知有何要事?"于谦略显疑惑地问道。
今日早朝结束之后,他便打算回去处理自己的事务了。
尤其是关于田庄法的事宜,必须制定出详细的章程,这些事情都需要由他来筹备。
过了新年,田庄法就要正式施行了。
这些准备工作必须在年前完成。
因此,于谦一直忙碌不已。
正因如此,他十分不解为何皇帝会在夜晚召见他。
难道又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长久以来的相处,使他们彼此之间有了深刻的了解。
于谦心中清楚,当今圣上不会随意闲聊打发时间。
一定是有什么至关重要的事情,急需他来解答。
朱祁钰缓缓开口道:"今夜召见于爱卿,是因为宁阳侯陈懋之事。"
"此事朕已有决断,绝不可随便找个理由便惩处功臣,必须要给予嘉奖。然而,该以何种形式奖励,却是一大难题。"
"宁阳侯功勋卓著,一生光辉灿烂,到了晚年更是无欲无求。"
"朕在此问题上有些犹豫,还望于爱卿赐教。"
于谦顿时明白了过来。
原来如此。
确实,此事拖延已久,若再不尽快解决,恐怕会酿成大祸。你看,朝堂之上已有御史对此议论纷纷了吗?这就是个警示,暴风雨来临前的征兆啊。再不抓紧定下此事,这场可能会席卷整个京师,甚至波及整个大明朝!
宁阳侯陈懋此人,虽然不结党营私,也没有任何结盟行为,但在大明朝重文轻武的社会氛围下,他的影响力已然被大大削弱。即便如此,宁阳侯陈懋依旧是大明权力核心圈中的少数几人之一。他的一生辉煌无比,影响深远。只要他稍有动作,便能轻松与满朝文武官员建立联系。
像这样的人物,若是处置不当,一旦惹怒了他,后果不堪设想!嘘嘘嘘。
于谦深知此事的重要性和敏感性,不禁皱眉说道:"陛下心存忧虑,微臣深表理解。"
"确实无功可封,无奖可赏。"
"在这种情形下,事情的确棘手。"
"按照惯例,或许可以将陈懋的行为视为故意犯错,如此便可功过相抵。"
"但陛下不愿走此老路,故而令此事更加复杂化了。"
于谦说到这里,陷入沉思。此事实在棘手,皇帝找他商议对策,他必须反复斟酌,才能给出最后的答复。稍有差池,这可能引发大明的内乱啊!
朱祁钰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叹了口气,将于谦茶盏里的冷茶倒掉,亲自为他重新斟了一杯热茶。
于谦受宠若惊,赶紧起身,双手捧着茶杯道:“陛下如此厚爱,微臣诚惶诚恐。”
朱祁钰挥挥手示意他坐下,“这不过是一杯茶而已,往后还有许多事需要仰仗于您呢,希望到时您别嫌我太啰嗦。”
作为一名来自未来的穿越者,朱祁钰内心深处并未受到传统宗族礼法的束缚。正因如此,他行事更加随性自在,随心所欲。在他眼中,这没什么特别之处,可于谦却觉得这杯茶的分量比泰山还重。
于谦轻轻坐下,依旧双手捧着茶杯。
皇帝与大臣在书房商讨许久,最终提出三个方案,分别是上、中、下三策,具体实施哪一种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下策是,宁阳侯陈懋别有图谋,身为皇帝的朱祁钰自然不能放任这样的军中巨擘失控,因此只能想办法应对他。
中策是,朱祁钰不愿夺取大将的功绩,却又不知该如何赏赐。于是索性以大量金钱和荣誉来犒劳陈懋,比如功劳牌、英烈碑之类。
至于上策,于谦觉得颇为合适,但朱祁钰却不太满意……
因为皇帝终于给予他施展抱负的机会。这份奏疏背后,是他多年的期盼——获得朝廷赋予的实权,整顿军务,清除地方上的势力。对一位忠臣而言,没有任何事情比赢得君主信任更能让他感到欣慰。
军营之外,阳光洒在上,士兵们整齐有序地操练着。陈懋望着此景,内心充满希望。他知道,此次不仅是为家族争取未来,更是为国家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轻叹一声,转身对身旁副将说道:“传令下去,今日全军休整半天,让大家放松一下。”话音刚落,他迈步朝营帐走去。
副将愣了一瞬,随即快步奔向各营传递命令。整个军营顿时洋溢起轻松氛围,士兵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聊起了即将到来的任务及未来前景。
陈懋回到营帐后,翻开桌上奏折,仔细研读其中内容。这是一份关于福建局势的报告,详尽列出了当地官员的行为和百姓的不满情绪。他知道,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而手中权力便是改变现状的关键所在。
窗外微风掠过枝头,送来阵阵凉意。陈懋闭目沉思,脑海中浮现无辜受害百姓的面庞。他暗暗发誓,定会善用手中权力,还福建一片清明政治天地。
就在此时,一名小校急匆匆闯入营帐,单膝跪地禀报:“启禀侯爷,福建方面传来紧急消息!”
陈懋已年过七旬。
他位居高位,阅历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