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朝中文武百官也都在关注(1/2)
正法堂里,同样是一群肌肉男,但这回他们安静地坐在椅子上,面前摆着桌子,正襟危坐,挺胸抬头,比谁都像乖学生。
讲课的老师反而是些老头,或是文弱书生,偶尔出现一个穿黄衣服的兼职教师,整堂课都没人敢说话,连大气都不敢喘。
神工堂则与前两者完全不同,教学场地讲究开放!
直接就在一片空地上进行。
到处是竖起来的大木板,上面钉着各种设计图,学生们就在这些木板之间学习。
今天的第一堂课,是皇帝亲自传授的“千里行军之秘法”——绑腿。
负责教学的是一个魁梧的壮汉,同样是军中将帅,他让学员们根据体型和耐力分成两组。
一组按照正确的方法绑腿,另一组则不绑腿,然后让他们背上百斤重物,来回跑百米,不断重复。
朱钰到来时,他们已经跑了两千米,陆续有人撑不住,呼的一下倒在地上,随即被旁边的医生和学徒拉走,现场立刻进行救治。
后来又陆续有人倒下,接着大家才意识到皇帝来了。之后的五百米,竟没有一个人再倒下。
五百米走完后,才有个学生晕倒在地,被医生迅速拉走。
“有意思,你是想让他们亲身感受绑腿的好处,用无可辩驳的现实差距,让他们真正重视绑腿?”朱钰微微挑眉。
不得不说,这个方法确实不错,就是可能会带来生命危险。
尤其是在皇帝出现之后,这些学生死要面子活受罪。哪怕已经走不动了,还硬撑着脖子,到最后只能晕倒。
教学老师憨厚地笑了笑,回答道:“回陛下,末将以为,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亲自经历。”
“书本上的东西终究浅薄,唯有实践,才能让人记忆深刻,体会良多,真正掌握。”
朱钰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站在一旁继续观察。
走到两千八百米时,场上只剩下三十七个学员,还在咬牙坚持。
走到三千二百米时,人数急剧减少,只剩十六人,四肢都在发抖,却依然不肯放弃,只想走到最后,在皇帝面前好好表现一把。
走到三千四百米时,又有一人倒下,当场晕厥,场上只剩三人还在互相较劲。
这三个人,都正确地绑上了绑腿,而那些没绑的,早已在前面接连倒下,没人能撑到现在。
绑腿的作用,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
“可以了。”朱钰拍了拍手,“到这一步,已经够了。”
绑腿的效果,在每个学员眼前彻底展现出来。
到了这种程度,所谓的“日行千里”之术,必然会在每个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继续比下去,已经没有意义。
旁边的教官立刻大声喊道:“可以了!你们三个,都休息吧!”
听到这话,三人都有些不甘心,神经一下放松,整个人也跟着倒在地上,陷入几乎晕厥的状态。
看到这一幕,原本还想安慰他们的朱钰摇了摇头,让医生和学徒赶紧上前处理,自己则转身离开。
皇帝的身份啊,好处多,坏处也不少。
以后还是要多来几次,等学生们适应了,情况应该会好很多。
像今天这样的闹剧,估计也不会再发生了。
朱钰抬头看了看天色,不算早,也不算晚。
干脆回到办公室,回想自己在演武堂说过的话,拿出纸笔,一字一句地斟酌,将人造斜坡的方法,写在了信纸上。
整整写了一千多字,朱钰才停下笔,接着拿出一张空白的信纸,在上面画出尽可能详细的人造斜坡设计图。
随后,他将这份设计图,连同自己所写的关于人造斜坡的方法,全部装进信封里。
“成敬,把这封信交给驿站,加急送往宣府。”
成敬不敢怠慢,转身离开,把信交给了身边可靠的太监。
那太监一路狂奔,将信交给驿站,说明是千里加急。
驿站立刻派出快马,朝着宣府方向飞驰而去。
京城和宣府之间,大约有四百里的距离,这一封信想要送到杨洪手里,就得跨越四百里地。
这四百里地,需要花多少时间?
在道路修缮之前,大概需要两到三天。
而在修缮之后,这个时间被缩短到了一天之内!
如果天气好,甚至可能半天就能把信从京城送到宣府!
在快马加鞭之下,第二天清晨,杨洪再次睁开眼睛时,便收到了这封来自京城的信。
他十分重视,以为是皇帝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要他去办,打开一看,顿时有点懵。
“人造斜坡之法?将大炮架设其上,能有效提升射程范围,涵盖中远近距离,解决近距离没有角度的弊端。”
杨洪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这封信,又拿出设计图,对照着再看一遍信的内容。
两次看完后,杨洪若有所思,陛下这个异想天开的办法,似乎还真能实现。
他不是个纸上谈兵的人,当即带着人来到城墙之上,亲自操作刚刚从京城运来的重炮,对着城外打了一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