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诱人的曲线(1/2)
“以前我劝过土司,但他们反而更放肆了,以为朝廷需要他们。”
说到这儿,薛瑄苦笑着摇头:“以前确实有求于他们,不过现在流官来了,朝廷强了,给了苗民信心,也扳倒了不少土司。我也是依法办事。”
黄镐明白了,法是客观存在的,以前风向偏向土司,所以他们做些事情也不会被惩罚。现在风向变了,不管是薛瑄还是流官,都有胆量去做了。
“朝廷的大人们真是深谋远虑啊。”
黄镐不禁感叹,已经开始想象朝廷在下一盘大棋的样子。
“不过是天时、地利、人和罢了。”
薛瑄淡淡地说完,目光转向黄镐,接着道:“你在这一带的经验,正好适合现在许多降兵,不该只留在这里。”
“还早,等明年再说吧。巡抚大人要推广,总得有点成果。再说,我这边的流程还没完全定下来。”
黄镐好奇地问:“对了,巡抚大人,我斗胆问一句,您看到香卡那个女子帮我的时候,怎么一点都不惊讶?”
“这个嘛……”
薛瑄微微一愣,随即笑了笑:“可能是在京城见过类似的情况吧。”
他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女儿也跟香卡差不多,还有以前的皇后也曾上街,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的女儿也参与其中。
跟那些人比起来,一个蛮族姑娘算什么?
黄镐也不禁挑了挑眉,没想到京城竟然到了这种地步?
但看薛瑄的样子,似乎很平常,既没有责怪,也没有埋怨。
看来自己身在边远地方,确实有些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
“是下官见识浅薄了。”
黄镐端起茶杯,向薛瑄举了举,表示敬意。
薛瑄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什么。
算了,就这样吧。薛瑄也不想多宣传,免得惹出麻烦。
之后几天,薛瑄住在无名寨,仔细调查当地情况,和黄镐一起总结经验。
京城那边,根据商会交流会收集的意见,朝廷经过讨论决定,暂停征收一些税种,合并简化税目,减少货物税,改进征税方式,简化纳税流程等等。
这样的公告贴满了大街小巷。
朝廷第一次真正开始规范并实施商税计划。
各大商会和会馆外都贴出了公告,以显示他们对朝廷决定的支持。
潮州会馆里,翁可仔细看了公告内容。虽然他不喜欢交税,但开通安全的商路,是商会和朝廷共同的目标。
他们又不是军方承包商,安稳的环境对他们做生意更有利。
另外,白糖的制作方法也直接公开了。
不再只告诉商人,而是让百姓也知道,这样可以直接提升大明对白糖的需求,从而引导人们关注南方。
而潮州商会在这里有天然的地理优势。
“甘蔗?黑糖褪色?原来这么简单?难怪没人藏着!”
翁可有点小抱怨,因为方法太简单了,谁都能做,如果他早知道,就能赚一大笔钱。
那时候肯定能高价卖一波,还能抬高黑糖的价格。
但现在也不晚,自己有地利的优势。
“听说交趾很适合种甘蔗?”
潮州商人走南闯北,对南洋很熟悉。
“回会长的话,没错,如果能控制交趾,就能有源源不断的甘蔗。”
京城的大掌柜立刻回答。
“我写封家书,马上让人送去,让家里的人去找在交趾的商人,尽快控制甘蔗。”
翁可没多说什么,就让人拿来纸和笔,很快一封信就从潮州商会送了出去。
和其他有实力的商会一样,其他商会也开始动用自己的关系和人脉。
“该死,福建那边还在闹腾?”
徽商汪福光把肥厚的手拍在桌子上,圆滚滚的脸有点发抖。
“走,去会会那个潮州佬,看看能不能合伙。”
商人总是趁乱发财,汪福光现在特别想让局势安定下来。
大家都往南跑,而潮州比徽州更靠南,所以在汪福光眼里,翁可就是个蛮人。
收税这事儿,只要蛋糕够大,这些商人其实不怎么在意。
要是能保证商路安全,哪个朝廷大臣敢说商税是跟老百姓抢钱?这些商会第一个不答应。
席铭看着告示和白糖的制作方法,心里不由自主地佩服起来。
“这还是朝廷吗?居然跟我们谈生意?”
不过他并不讨厌这种做法。想要商路安全,就得有维护治安的武装,而这需要钱。
钱从哪来?自然是从税收里出,别指望朝廷只做好事,让他们白占便宜。
“要是这样,那所谓的银行,倒是可以打听一下能不能把钱存进去。”
相比徽商和潮商,晋商在白糖方面并没有地理优势,如果朝廷只对商会公开的话另当别论。
但如果直接向天下公开,那就得看谁有能力拿到,自己也赚不到信息差的钱了。
“现在,潮商有糖,徽商有盐,我们晋商好像有点被动了。”
席铭像是自嘲地说着。
也许这就是朝廷对他们在走私武器给北夷的惩罚。
“看来跟着朝廷还是有饭吃,以后再走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