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分析给你听(1/2)
陈好和简鑫蕊都不说话,就听魏然说,最后陈好说:“魏然,你是学过心理学的,你从心理学这方面说说,他俩为何不合适。”
简鑫蕊一直没说话,她不知道一向稳重的魏然,今天为什么对她和志生的事情这么感兴趣,还说了这么多,他和志生的事,也从来没和魏然说起过,他怎么就这么肯定呢?
简鑫蕊也想听听,魏然对她和志生的关系分析。
魏然看着简鑫蕊。说道:“我现在假定的前提条件是我们的简大小姐已经爱上了戴总,当然就是个假设,鑫蕊你也别介意。”
陈好说:“你是读书读傻了吧,这么多事,我们不介意的,哪怕你假设他俩已经睡过了。”
简鑫蕊打了陈好一下:“胡说什么呢?”
魏然说:我从三个方面说这个事情
1.替代性情感满足
离婚后,女性可能在单亲家庭中承担着双重角色(母亲+父亲),长期处于情感和生活的压力中。当女儿对某男性自然唤“爸爸”时,该男性的存在可能填补了家庭中“父亲角色”的空缺,让女性在潜意识中感受到家庭结构的“完整感”,这种情感寄托容易转化为对男性的依赖。
2.投射与移情效应
女性可能将对理想伴侣、或是对女儿成长中“父亲形象”的期待,投射到这个男性身上。同时,女儿对男性的亲近感,会引发她的移情——即把对女儿的爱、对家庭温暖的渴望,间接转移到男性身上,形成情感联接。
3.社会角色认同的需求
离婚后,女性可能面临社会角色(如“单身母亲”)的认同压力,而男性的介入若能让家庭呈现“准完整”状态,可能满足她对稳定家庭角色的心理需求,进而产生对关系的向往。
魏然说到这里,喝了一口饮料,继续说道:
“真爱”的判断:需区分情感类型
可能存在“依赖型情感”而非纯粹真爱:
若情感核心是“对方填补了家庭功能空缺,让女儿获得父爱,则更偏向于对“稳定家庭模式”的需求,而非基于对男性个体特质(如价值观、性格)的深层吸引。这种情感易受“功能性需求”影响,而非纯粹的情感共鸣。”
真爱需具备的核心要素:
“真爱通常包含对对方独立人格的欣赏、情感上的深度共鸣、以及不依赖外部条件(如家庭角色)的双向奔赴。若她对男性的情感中,包含对其个人品质(如责任感、温柔)的认同,且不单纯因“父亲角色”而存在,则可能具备真爱的基础。”
“现实条件差异的心理影响”
女性条件优越可能引发的心理补偿:
“若男性条件一般,但在情感陪伴、家庭参与度上给予了女性足够的支持,她可能会通过“情感投入”来平衡现实条件的差距,产生“他能提供其他价值”的心理暗示,进而强化情感。”
社会评价与自我认同的冲突:
外界对“条件不对等”的看法可能引发她的内心冲突——若她过度依赖外界评价,情感可能掺杂自我证明(如“我选择他是因为真爱,而非物质”);若能坦然接受差异,则更可能基于真实情感选择。
所以我建议:从自我觉察出发理清情感
1.区分“角色需求”与“个体吸引”:
试着剥离“他是女儿叫的爸爸”这一身份,单独思考:如果他不是女儿的“爸爸”,你是否仍会被他的性格、价值观吸引?
2.观察情感的稳定性:
真爱通常不依赖外部场景(如女儿的亲近),若离开“家庭互动”的环境,你对他的情感是否依然强烈?
3.关注自身需求的优先级:
问问自己:这段关系中,你更在意的是“给女儿一个父亲”,还是“给自己一个爱人”?前者可能导向责任型关系,后者才是真爱的起点。
魏然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说得简鑫蕊心里乱乱的。学心理学的人真可怕,一件简单的小事,能条条款款的说这么多!
简鑫蕊笑着说:“魏然,你说的这些,都建立在一个假设上,如果假设不成立,那么你说的这些都没用。”
简鑫蕊说完,自己感到心虚,端起面前的饮料,喝了一小口,还没咽下,因为她从不喝饮料,就这一细微的动作,让魏然知道,那个假设是成立的。
过了一会,简鑫蕊去了卫生间,吐出了口中的饮料,但魏然的话,也深深的刻进了她的脑海里。
回到家里,母亲还在客厅里,简鑫蕊心里很乱,这么长时间了,从来没有人这么分析过自己对志生的感情,虽然魏然为了自己的面子,做了假设,但自己这些年确实是爱着志生,难道真的如魏然所说,自己只不过是为了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才爱上他的?
简鑫蕊没有和母亲说什么,就进了卫生间,洗完后,她没回客厅,到自己的房间里。刚坐下,手机铃声吵醒,是戴志生打来的:“鑫蕊,依依早上发烧了,现在已经退烧,但一直念叨着你。”听筒里传来依依微弱的声音:“妈妈,我好想你......”简鑫蕊的心瞬间揪紧,眼眶也跟着红了。
“志生,依依发烧,为什么不立即告诉我,如果依依出什么事,你负得起责任吗?”
“我怕你的事情多,打扰到你。”
“在我的心中,没有什么比依依更重要的,希望你知道这点。”
志生愣了一下,说道:“知道了,简总,是我想多了。”
简鑫蕊见志生把鑫蕊又换成了简总,心里也是一愣,知道自己刚才的语气太过强硬,一点都没注意志生的感受,想想志生在家带着依依这么多天,也不容易,马上温柔的说:“志生,你别往心里去,我有点急,语气重了点。”
“没事的,简总,也怪我没有及时向您回报,我以为依依只是普通感冒,没什么,我们小时候感冒,喝点鸡蛋汤就好了。”
简鑫蕊耐着性子说:“志生,这个观点要改改,现在的孩子和你们小时候不一样,现在的孩子多金贵。”
“好的,我知道,简总,你什么时候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