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名声是道护身符(1/2)
细雨未干,点点泥星黏在官道上,当马蹄踏过泥泞时,泥点飞溅,在薛礼的裤管上留下印记。
但此时,薛礼却连看一眼的心思都顾不上。
车队最前,李斯文的马鞭甩得又急又响,枣红色的骏马一路疾驰,马蹄踩过的地方,泥水溅起半人之高。
“公子,前面就是书坊了!”
薛礼勒住马缰,扯着嗓子高呼一声,声音被风吹得有些飘忽。
李斯文抬眼望去,只见灞桥石拱在雨雾里若隐若现。
而桥东的活字工坊,已经围了黑压压的一圈人,隐约能听见此起彼伏的争吵声。
只见先一步回返的坊主王大虫,大脸涨红一片,手里攥着本被翻皱的《三字经》,正跟一位穿蓝布衫的老太太辩解:
“阿婆,这书真的没毒!您老人家别听什么就信什么,这都是旁人瞎说!”
对这位老太太,李斯文还有相当印象,正是之前在滨河湾,第一位来买猪肉的阿婆。
此刻她身穿一身农活打扮的粗衣,明显是听到谣言,便急匆匆的来了这里。
至于是索要赔偿,还是前来要个说法,李斯文估摸着是后者,毕竟如今民风淳朴,远不及后世那般开化。
只见阿婆眉头拧成一团,甚至有些低声下气:
“王工头,不是阿婆不信你!
只是今早来卖菜时,我亲耳听到一个小贩说,他表哥就在书坊里干活,昨天晕倒了,说是中了油墨的毒!
我那孙子还眼巴巴等着这书启蒙呢,要是真有毒,我可不敢留着,你行行好,给阿婆换本没毒的!”
她话音刚落,周围百姓顿时附和起来。
李斯文一看人群里嗓门最大的那个,顿时笑了两声,什么缘分,都是些老熟人。
那个穿着短打的汉子,正是一口气买了三斤肉,一连光顾五六天的那位。
“阿婆说得对!小公爷是好人,猪肉也是好肉,千万别被这毒书给连累了好名声!
坊主,要不咱们先关了工坊,等查清楚那位伙计到底是怎么晕倒的,再说开不开张的事?”
见王大虫支支吾吾的,好像煞有其事的模样,李斯文心里一紧,夹着马腹朝书坊赶去。
别闹,本来只是个没头没尾的谣言,过几天就自己消了。
但王大虫你这出不打自招...该不会你们为了不赔钱,真的以次充好吧?
直到距离人群还有数步之远,李斯文猛地收住缰绳,高昂的马嘶声,惊得围观众人纷纷回头。
李斯文朗声而道:“诸位父老乡亲,某乃蓝天县公李斯文,这家书坊的主人,有何疑虑,请听某一一解释!”
“是小公爷!”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原本围着王大虫的百姓,瞬间分出一条道来,寻声扭头望去。
因为只身平疫,廉价煤炭,安置灾民等桩桩善举。
蓝田公的名声在坊间可谓是津津乐道,就连生祠香火也相当鼎盛。
再加上收复吐谷浑的功绩风头正盛,毫不夸张的说,蓝田公的名声,在坊间比朝廷还管用。
李斯文端坐马背上,等百姓全部朝自己看齐,紧忙拱手一拜:
“《三字经》之所以廉价售卖,其实是某家赔钱赚个吆喝,只为给‘太子猪肉’弄出个好名声。
墨水绝对是好墨,某敢在这里立誓保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