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2章 闹心的民生工程(1/2)
赵洪来离开东雨集团,立刻返回市政府向吴刚汇报,对于这次东雨集团的答复还是非常满意,沟通也很顺利,只是那笔钱依然没有到账。
“吴市长,民生工程建设不能等,修桥也是有工期的,那座桥经过专家评估定为危桥,随时有断裂倒塌的可能,我的想法是先动工,至于资金可以先拿出一部分,剩下的让招标单位垫付,等我们有钱了再给他们,这样工期一点都不耽误。”
吴刚听完点头,“我觉得可以,不过还是要上会研究一下,夏书记那边你也亲自跑一趟,就按你刚才说的重新说一遍,这也是为老百姓做好事,我相信夏书记一定不会反对。”
“好,我现在就过去。”
赵洪来从市政府出来,立刻又赶到市委向夏国华汇报,恰好市委书记夏国华有时间,出奇的顺利,赵洪来在夏国华面前又重新说了一遍。
“洪来同志,那座桥我有印象,只是年头多了一些,表面上破旧了一些,真的达到了危桥吗?有一些老桥体的质量其实是非常不错的。”
“夏书记,这份是相关机构和专家经过设备和专业检验的数据,对这方面我不是特别懂,所以请教了专家,按照专家的解释,当初建桥的时候并没有采取减震设计,这就导致桥体出现大量震裂,正是因为这种设计上的问题,修复的价值极低,表面上重新修复桥面可以省钱,但是用不了几年又会坏掉,如此反复,劳民伤财,还不如直接一点,整体炸掉重建。”
赵洪来说到这停下,大致猜出市委书记夏国华的想法,肯定是觉得重新建桥的成本太大,目前财政又很紧张,“关于建桥资金方面,除了有东雨集团的资助之外,通过多渠道筹集,目前资金筹集过半,市财政这边最多出一半就能把桥重新建起来,这是造福于民的大事,桥现在成了危桥,两侧都堵上不允许车和人过,造成市里交通拥堵,老百姓对这个也是颇有怨言。”
“这件事你和吴市长谈过没有?”夏国华问道,决策上作为市委书记可以参与,最终实施还是要交给市政府,包括财政资金的调拨使用。
“没有正式谈过,私下里有过交流,对于重新建桥,吴市长非常支持,先争取夏书记的意见,这样我心里就有底了,然后再去找吴市长商量。”
赵洪来笑着说出来,他还是会做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夏国华摆在前面,他是市委书记,凌平市的一把手,只要他同意,这件事基本上就定下了,老桥炸掉重建,也是赵洪来今年主导的民生工程之一,新桥建好,到时候省领导一定会过来,都是自己的业绩,这次竞争市长输给吴刚,主要还是业绩不过硬,这也是他在努力为自己以后晋升铺路。
“确实是好事,找时间开个常委会研究一下,主要还是财政资金的问题,到时候把市财政局的周局长一起叫过来,所有的事情一个会都解决。”
“好,好,领导考虑得周全,那我就回去等消息。”
赵洪来客套了几句离开,刚出办公室就看到了李威,他点头打了招呼直接走了。
“李书记,夏书记在等您,可以直接进去。”秘书齐磊笑着说道,刚刚赵洪来和李威两个人的对视,他都看在眼里,没有任何的客套,只是彼此点了个头,这是非常不正常的,齐磊跟在夏国华身边多年,领导之间有隔阂是很正常的,只是一般不会上升到见面互相不搭理的地步。
“好。”
李威直接推门而入,对于刚刚的事完全不在乎,赵洪来当初插手红山县的事,已经引起他的不满,他和周波之间的关系绝对不简单,只是后来在调查的过程中,周波并没有供出赵洪来。
“夏书记。”
夏国华眉头紧锁,正在翻看重建凌水大桥的方案,预算超过一个亿,如果真的开工,最终的总资金必然过亿,夏国华当过市长,参与过多项工程,最终的工程款比预算都要超过百分之二十左右,有的甚至可以得到百分之五十,按照这样的预估,这座桥完成重建需要二个亿。
这不是一笔小钱,东雨集团的资助资金最多三千万,其他渠道的资助资金算两千万,还有一点五个亿的缺口,凌平市很多老城项目都要改造,今年的预算根本没有那么多。
“夏书记,什么事愁眉苦脸的!”
“建桥,凌水大桥要重建,洪来市长刚刚和我谈过这件事,这座桥经历过两次洪水冲击,桥墩确实有破损断裂的情况,桥面的受损程度也很严重,目前无法通车,已经成了危桥。”
“那应该重建,建桥修路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李威说完看向夏国华,从他的表情大致猜出来,必然是资金的问题。
夏国华起身,“我知道是好事,老城改造还有供水管道等等,今年的民生工程比去年本来就多,这个时候再建桥,市财政哪来的那么多钱,如果有钱,谁都会花,还有一点,这座桥应该也就几十年,我记得听人提起过,当初请了国内很厉害的团队设计施工,据说这个团队设计的桥一般都可以使用百年以上,为什么到凌平市几十年就不行了!”
夏国华的这番话,无形中提醒了李威,红山县的百亿工程项目,其中就有两座桥,当时被调离得太突然,没有具体去看这两座大桥的规模和资金,其中一座立交桥的造价应该不低,如果有机会,应该好好查查这件事,解开自己心里的谜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