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李仁德三劝天子【3】(1/2)
李仁德观察着周景昭的神色,知道他心中想法已经有了动摇。
沉默着等周景昭思考完,这才自然而然地又将话题引回。
这一次,他的语气轻松了些,带着点自嘲:“今日与陛下这么一说,臣这心里立马舒坦多了。”
“真是多谢陛下宽慰了。”
周景昭摆摆手,“朕也没做什么,全是爱卿自己想明白的。”
李仁德依旧笑着,话锋一转又道:“这家事暂且想开,可公务却不容懈怠。”
“臣这国子监祭酒的差事,平日里看着清贵,如今想来,倒像是唯一的避风港了。”
“至少监生们大多还是守规矩的。不像如今这些来京应试的举子,当真是精力无穷,让人应接不暇。”
“嗯?那些举子又闹出什么热闹了?”周景昭顺口问道,神态比刚才松弛了不少。
李仁德像是忽然想起一件有趣的事,脸上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
“陛下可知昨日秦淮河上那艘有名的揽月画舫?”
“这不会试刚过,那些学生当真是坐不住啊,昨夜里一群人在那儿斗智斗勇呢!”
周景昭被李仁德说话的语气逗得哈哈笑了起来。
“年轻气盛自有一腔孤勇,每隔几年就要闹上一闹。”
“是啊,年轻气盛……”
李仁德顺着周景昭话继续往下道,“本是风雅之事,不知怎地,竟连那些滞留京师的鞑靼使臣也闻风凑了过去。”
周景昭的笑容淡了些。
“两伙人言语不通,文化迥异,几句话不合。”
李仁德也收起了笑意,“对方便狂悖无礼起来,竟公然讥讽我朝学子只会空谈,毫无实才,气焰十分嚣张。”
周景昭的笑容也消失了,眉头皱得更深。
李仁德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欣慰和后怕:
“幸好啊,举子中亦有胆识过人、机变无双者。”
“非但在道理上驳得对方哑口无言,后来对方仗着力蛮挑衅,要比试挪动码头镇水的石狮,我朝学子竟也不怯场,”
“运用巧思,四两拨千斤,赢得干净漂亮!大大挫了那帮蛮夷的锐气!”
“围观百姓无不喝彩,真是意外地涨了我大周的威风!”
“如今这事儿,已是满城皆知,传为美谈了。”
周景昭听着,阴沉的神色稍霁,嘴角甚至牵起一丝极淡极快的笑意,虽然瞬间即逝,但确实存在了。
“哦?竟有此事?倒是……没丢了读书人的骨气,也没丢大周的脸面。”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李仁德笑道:
“是啊,年轻人有锐气,有急智,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维护国体,总是好的。”
“说来也是侥幸,这般能惹风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