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回大明摄政 > 第1177章 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

第1177章 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1/2)

目录

“好一个新税法。”

弘治皇帝心中暗叹,居然能让老百姓们自发主动的拥护,自觉的缴纳税负,除了税法定的巧妙外何尝不是当地官员们执行的到位呢?

“冯掌柜,你对税法很是了解啊。”

听着冯掌柜的介绍,弘治皇帝感慨,谁能想到面前这家伙识字数目都有限的很?

“唉,老黄你可别夸我,我这点都是衙门的吏官做科普时学的。”

“吏官还做科普教学?”

“可不嘛,咱们新政的吏官可都是老百姓的好吏官。”

说到吏官,老冯又骄傲了起来。

“别的地方的吏官不害人就不错了,但咱们这的吏官那干的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实事。”

“像是修路、修水道进行实地走访教我们新政具体措施之类的,那都是吏官打头,换作当年想都不敢想啊。”

说着,冯老板不免有些遗憾:“可惜,吏官选拔考核最起码都得是童生起步,这些年改革兴建了小学、中学后,要求又更改成了最低小学毕业。”

“也就是老冯我没什么文化,不然我当初可能也去报名参选成为一名乐亭的吏官了。”

不过转眼,老冯脸上的遗憾便一扫而空:“不过也不打紧,我儿子现在在乐亭县小就读,成绩还算可以,要是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大概率能升学成功,日后还有机会报考镇国书院呢。”

“镇国书院你知道吧,嘿,那可是咱大明最好的书院,考上那就光宗耀祖啦!”

冯老板脸上留过一抹向往。

在中原这个大环境,自古以来读书读出名堂都是一件值得祖坟冒青烟的事。

“书院在改革试验区居然有如此声望与魅力。”

弘治皇帝咋舌,但想想也正常,科举被镇国书院学子霸榜好几个科举周期了,要这样名声还打不出去那大明科举霸榜的含金量也太低了些。

“那就祝令郎日后高中,金榜题名。”

弘治皇帝笑道,同为父亲,他其实也挺理解冯老板这种望子成龙的心。

“嘿嘿,金榜题名不敢想,我家那小子虽然有点聪敏劲但并不是读科考那些书的料,听他说他喜欢那什么科学、物理什么的,咱也不懂,能供他读就多供他读几年呗。”

干完活得空的萧敬听了半天此刻也是颇感有些意外:“自古读书皆求一个‘卖与帝王家’,孩子既然聪敏为何不让其往科举方面努力呢?”

照冯老板的话,这孩子聪明年纪也不大还是新政新学堂里成绩不错,这不更应该努力尝试科举吗?

“萧老哥,你这话说的,要是可以的话有几个人不希望自家出一个当官的呢。”

酒楼原本的王小二拿着抹布将一张桌子擦干净也是加入了话题。

“可这年头,想当官就得读四书五经,可四书五经不能当饭吃,十几年几十年努力可能到头就是一场空,咱们普通人怎么敢这么赌啊?”

说着王小二还有些怨气:“在我爷爷那辈儿我家也算是有点子家底,结果也不知太爷咋想的硬逼着我爷读书考科举,读了几十年也没摸到秀才的边,家里最后还被掏空了。”

“科举可不是咱小老百姓可奢望的路子,照我说还是二位殿下搞的新政好,学堂教的那什么树梨子,说学好了走遍天下都不怕,还有好多可供选择的手艺,学会了混口饭吃一点问题都没有。”

“树梨子?”

弘治皇帝想了半天最后才反应过来王小二说的应该是当初朱厚炜跟他说过的“数理化”概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