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长安多丽人 > 第416章 润州暗战

第416章 润州暗战(1/2)

目录

浙西的冬天阴冷潮湿,细雨夹杂着江风,刺入骨髓。

润州驿馆内,杨九郎披着玄色大氅,正仔细端详一副漕运图。

烛火跳跃,将他俊美却阴柔的面容映得明暗不定。

“常侍,李锜送来的账册已经核查完毕。”刘谦捧着几卷账本进来,面色凝重,“表面毫无破绽,但比对盐铁司旧档,三年间至少有三十万贯漕银不知去向。”

杨九郎轻笑,指尖划过地图上润州段漕渠:“李锜这是把某当三岁孩童哄呢。”

“不如明日我带人专查丙字仓。”刘谦道。

杨九郎诧异:“丙字仓?”

“虽是存放陈粮的废仓...”刘谦眼中闪过亮光,“李锜若真要掩饰,必会将新粮填塞主要粮仓。唯有废仓,才藏得住真正的好东西。”

“不必了!”杨九郎颇为赞赏地看着刘谦,“我们若大张旗鼓地查粮仓,李锜就敢明目张胆地放火烧仓。何必给他陷害脱罪的机会?”

“常侍高明!”刘谦由衷佩服道,“是下官思虑不周了!”

这个杨九郎看着跟他同龄,却实在是深谋远虑多了。

“你初入仕途,能想到查丙字仓已是不易。”

“常侍谬赞!只是如今驿馆内外全是李琦的人,明日我们?”

“李锜不是要在府中设宴款待么?该吃吃该喝喝!”见刘谦还是有些不放心,杨九郎语气轻缓,“告诉你也无妨,丙字仓我已派人查过了。里面并非陈粮,而是堆积如山的精铁兵甲,足以装备上万大军。更深处,还藏有数十艘正在赶制的艨艟战船!”

“私蓄甲兵,擅造战船?李琦这狗贼当真要造反呐!”刘谦愤恨道。

想起当年被刺杀的事,他就气不打一处来。看来很快就能新仇旧恨一起报了。

次日清晨,驿馆门前旌旗招展。镇海军牙兵披甲执锐,分立两侧,杀气腾腾。

杨九郎却只带着随行巡官和十余名内侍省护卫,施施然出门赴宴。

李锜虽对他恨得牙痒,但表面功夫不得不做。

府内设下盛大宴席,丝竹悦耳,舞姬曼妙。

“杨常侍大驾光临,浙西蓬荜生辉。”李锜高坐堂上,并未起身,只略一拱手。

他年过五旬,肥头大耳,一双鹰目却锐利逼人,周身透着股子杀戮的戾气。

杨九郎从容入座,拂了拂衣摆:“李观察使客气。某奉旨巡查漕运,还望观察使行个方便。”

语气温和,却特意强调了“观察使”而非“节帅”之称。

李锜面色一沉。

镇海节度使的旌节虽被朝廷收回,但浙西上下仍以“节帅”相称。杨九郎此举,分明是刻意羞辱。

“好说。”李锜冷笑,“常侍要查什么,尽管查。只是浙西不比长安,江匪水寇猖獗,常侍出入还需小心才是。”

杨九郎慢条斯理地抿了口茶:“哎,李观察使身为皇室宗亲,对朝廷的忠心,自是值得信赖。这半年多来,一路巡查一路杀人,杨某也着实有些累了。只想着在润州带着兄弟们好生玩耍一番。莫非...李观察使在润州藏了见不得人的东西?”

二人目光在空中交锋,剑拔弩张。

“常侍说的哪里话?”李锜假意敬酒,皮笑肉不笑:“杨常侍一路辛苦。听闻路上不太平,还有些许宵小作乱?没惊着常侍吧?”

杨九郎举杯,唇角微扬:“劳节帅挂心。些许毛贼,不识天威,已顺手料理了。倒是节帅麾下,似乎颇多‘损耗’。丹阳县此地乃润州北面门户,漕运枢纽,粮仓守将却看不住家火,竟至火并身亡,真是令人扼腕。”

他语气惋惜,眼中却尽是嘲讽。

席间气氛瞬间一凝。

丹阳县令周奎,乃李锜妻族远亲,素以刁钻刻薄、媚上欺下着称。

闻钦差将至,他非但不惧,反而与驻守丹阳的镇海军牙将张贲密谋,欲给杨九郎一个下马威。

杨九郎车队抵达丹阳驿时,已是黄昏。

驿丞态度怠慢,声称房舍不足,需钦差队伍露天扎营。

粮仓主管则推三阻四,拒不交出账册钥匙,言称“须得节帅手令方可查验”。

子时过半,驿馆内欢宴正酣。忽听粮仓方向传来一声凄厉惨叫,随即火光冲天!

周奎与张贲大惊失色,匆忙带人赶去。只见粮仓大门洞开,守仓吏仆倒于地,喉间一道血线。仓内大半空置,仅有的粮袋也多是陈腐霉烂之物,甚至掺有沙土。

杨九郎将周、张二人杀了后,又命人对外宣城,周奎与张贲因分赃不均,火并而亡,殃及粮仓。

李锜脸色微沉,放下酒杯:“哦?竟有此事?下头的人办事不力,老夫定会严查!”

杨九郎眨了眨眼,故作亲近道:“周奎贪墨漕粮,证据确凿。张贲武力抗法,意图刺杀钦差。按律,当斩!念及李观察使与我义父多年的交情,想着绝不能让人污了您的威名,杨某代为处置了这两个不知死活的东西,李观察使不会怪罪吧?”

李锜勃然变色。他猛地看向杨九郎,却见对方正悠然把玩茶盏,脸上还挂着纯良的笑意。

“好...好得很!”李锜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杨常侍如此为老夫考虑,老夫又岂会怪罪?不过,漕运之事千头万绪,有些损耗亏空,也是在所难免。常侍久居深宫,或许不知地方庶务之难。”

这话暗讽杨九郎是阉人,不懂实务。

杨九郎不恼反笑:“节帅说的是。所以陛下才派某来,好好‘清查’一下这千头万绪的庶务。想必定能跟着李观察使学到真本事。毕竟,浙西之‘难’,难到漕粮年年巨额亏空,难到朝廷盐铁之利尽入私囊,难到…连钦差都敢刺杀。这等‘难’法,陛下和朝廷也是体谅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