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方舟-砺刃(1/2)
国贤局会议室的气氛凝重而严肃。巨大的全息投影屏上,实时显示着忍界传输门的能量读数、出入境人员的生物指标监控、以及不断更新的忍界灾情报告。长桌两侧,坐着来自不同部门的代表:国家安全部门、对外文化交流部、社会资源与安置署、科学院超自然现象研究所、以及国贤局本身的几位高级顾问。
国贤局的副局长关尚(我忘了给他起过什么名字了,今天随便起一个)主持会议,他面色沉静,但眼神锐利,扫过在场每一个人。
“各位,情况大家都已经了解了。”关局长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忍界的‘尼人化’瘟疫正在失控。根据前线(音忍村)传回的最新数据,感染面积已超过忍界总陆地面积的60%,并且仍在通过雨水和空气媒介快速扩散。五大忍村均已收缩至结界保护下的安全区内,但资源匮乏,人心惶惶。目前,通过我方设立的传输门,已有超过三千名忍界难民提出移民申请,这个数字还在指数级增长。今天,我们必须形成一个统一的应对方案。”
说是今天,实际上会议已经持续了好多天了。
安全派的担忧(国家安全部门代表,王部长):
“我坚决主张采取最严格的限制措施,甚至考虑暂时关闭传输门!”王部长语气强硬,“同志们,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尼人是什么?是上古时期险些颠覆我华夏文明的可怕存在!它们的狡猾和渗透能力,古籍中有零星记载,触目惊心!”
“是的,传输门是基于‘昆仑镜’技术,某种程度上绕开了上古大战后设立的、主要针对尼人本源力量的华夏结界。虽然我们现在对进出人员进行了严格的生物扫描、能量检测和记忆核对(主要依靠蔡斌和***----此部分内容保密),但谁能保证没有未知的、更深层次的寄生或精神污染手段?万一有一个漏网之鱼,将尼人基因种子带入人界,后果不堪设想!这可能是尼人的阴谋,故意驱赶难民,作为特洛伊木马!我们不能拿十四亿人的安全冒险!”他敲着桌子,强调其严重性。
进取派的策略(军方代表/战略研究所张教授):
“王部长的担忧有道理,但因噎废食不可取!”张教授反驳道,他眼中闪烁着一种战略家的光芒,“危险同样意味着机遇!尼人潜伏了数千年,我们一直找不到它们。现在它们终于在忍界露出了马脚!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我们应该有限度、有控制地接纳移民,但重点在于设立高度隔离的观察区和研究所。这就像建立一个‘病毒实验室’!我们可以近距离研究尼人化的过程、传播方式,甚至尝试捕获低阶的尼人化单位进行研究。这能极大加速我们对尼人的了解,将战场放在可控范围内,提前破解它们的计划,为未来可能发生的直接冲突做准备!这是积极的防御,而不是被动的恐惧!”
社会派的现实考量(社会资源与安置署,刘女士):
“二位说的都有战略高度,但请看看现实问题!”刘女士推了推眼镜,调出了一系列数据模型,“大规模移民带来的社会冲击是巨大的。忍界移民的文化、习俗、社会结构与我们有显着差异。他们中的忍者拥有超凡力量,普通民众则可能因(创伤)而心理不稳定。”
“我们不可能只接纳那些贵族和大名,那样毫无意义且会引发人道主义谴责。但如果大规模接纳,安置、就业、教育、医疗、社会管理……每一项都是巨大挑战。模型显示,超过一定阈值,必然会对局部地区的社会稳定造成冲击。我们的资源不是无限的,内部平衡同样重要。”
人文与长远派的角度(对外文化交流部,赵主任):
“我理解各位的顾虑。但请别忘了‘人道主义’和‘长远利益’。”赵主任语气温和但坚定,“见死不救,有违我华夏文明底色。况且,忍界并非毫无价值。他们拥有独特的查克拉体系、自然资源(如查克拉金属)、生物技术(通灵兽等)。”
“我认为,只要危机解除,大部分移民是有返乡意愿的。我们现在的援助,是在雪中送炭。这能极大增强两界友谊,建立深厚的互信。未来,我们可以通过合作开发忍界资源,建立稳定的两界贸易和交流通道。这是一笔巨大的战略和经济财富。风险固然要管控,但不能因此放弃构建长远利益的机会。我们应该着眼于‘战后’的格局。”
会议室内争论激烈。各方观点都有其坚实逻辑。
安全派的风险论无法被直接驳斥,尼人的未知性确实是最大变量。
进取派的“引蛇出洞”设想大胆,但操作难度和风险极高。
社会派的现实问题摆在眼前,必须妥善解决。
长远派的愿景美好,但前提是能渡过当前危机。
.......
道颅系统其实已经给了几套方案,在座的各位“大员”的考虑没有超出方案范围,这次的会议实际上相当于计划实施前的通气会,给相关部门打个伏笔。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权衡,关局长最终假模假式的拍了板,代表了国贤局乃至更高层的综合意志公布了计划:
“各位的意见都很重要,我们都听到了。基于当前形势,国贤局决议如下,代号‘方舟-砺刃’计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