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修行在超凡复苏的现代社会 > 第248章 坐忘

第248章 坐忘(1/2)

目录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当温言在山庄中遇到了自家的弟弟妹妹,而他们却没能认出自己,反而问自己是不是来找爸爸妈妈的时候,温言真正感受到了一种莫大的人世疏离。

尽管后来,在父母和外公的介绍下,两小终于将自己那位久居山中的姐姐和眼前之人对应起来,但那种生分的隔阂依旧让温言感到难受。

曾经爱天爱地爱自由的父母,似乎在老来得子女之后终于找到了归宿,沉浸在了这份儿女承欢的快乐之中,也很少再满世界地溜达了。

这样,挺好。

温言看着一家人共享天伦的温馨情境,纵然自己似乎已是格格不入,却仍感到安心。

父母渐老,尤其是父亲温墨白只是个普通人,其原本孱弱的身躯也无法支撑其凭借【人体潜能进化药剂】来获取职业级的体质与寿命。

算来,剩下的时日也不会太多。

超凡世界的寿数递增,似乎并未福泽到普通民众,生老病死仍旧是其逃不开的主旋律。

以山庄如今的资源,自然可以做到普通人领域的延寿,但温墨白本人反倒看得很开:低质量的生命维持状态,还不如正常老去,坦然面对。

死生大事,温言在促然面临之际都难免慌神。

这点上,温墨白似乎就洒脱了许多。或许,这种潇洒的特质,也是他当年能吸引到温言的母亲祁砚青这位世家嫡女的一大原因吧。

……

祁砚青的修为已陷入了停滞不前,她本也就无心于此。只是,以她的资质,本是不至于就此止步的。

可惜么?

不过是求仁得仁,甘之如饴罢了。

在偶尔的母女闲谈之际,她问温言:“阿言,你说,人之一生,最终要去往哪个方向?”

“不朽,或者归墟。”

祁砚青幽幽一叹,目光盈盈地看着女儿,似乎要看进温言的心灵:“在我,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心之所向。”

不得不承认,在母亲说出这句话时,温言的心灵有了刹那的颤栗,但也仅仅只是刹那而已。

纵然是血脉嫡亲,到底,所求不同,心之所向自也不同了。

所以为何总说红尘炼心,因为红尘之中有着至亲至近的家人,关乎己身的情绪,才能真正锤炼修行者的一颗道心。

况且,这世上,没有不忠不孝的神仙。

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不修,仙道远矣。

若非如此,即近魔道。

修行上的事情,父母不会懂得,山庄中也只有外公祁致远能与温言相论一二。

曾经高山仰止的外公,这么多年过去,仍旧停留在龙虎之境,似乎,还不如自己的进境来得快。

对此,祁致远不仅不觉难堪,反而万分欣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温言你能有此成就,我也是无所遗憾了。”

“外公您说什么呢!”

这话可说得太不吉利了。

“哦,对对对,我还要看到我们家阿言推动还丹,成为龙门法师呢!”

“嗯,一定!”

“……”

从始至终,祁致远都没能察觉出温言身上的伤势。

当温言同他交流起龙虎修行的一些心得时,也发现,似乎多数时候都成了自己在说了。

天仙丹法,自是不同寻常,原来不知不觉之间,温言真的已经在道行上胜过了儿时似乎无所不能的外公了。

如此,更是一种寂寥。

她希望外公能走得更远,她同外公说起吕祖的指玄诗——

先天一炁号虚无,运转能教骨不枯。

要识汞根寻蒂子,方求铅本问仙姑。

人人会饮长生酒,个个能成不死夫。

色即是空空即色,朗然飞过洞庭湖。

……

道不远人,人自远志。

没有相应的根器,纵然大道在前,也识别不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