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四合院:开局傻柱拒绝道德绑架 > 第326章 兵不厌诈!

第326章 兵不厌诈!(2/2)

目录

就在何晓的思绪沉浸在全球工业版图的布局中,盘算着如何将娄氏这艘巨轮驶向更坚实的未来时,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对了,倭国那边……是时候考虑将前几年低价储备的那些土地和房地产资产逐步套现了。

那边的泡沫迹象越来越明显,高位离场,正好为接下来的工业收购储备更多弹药。”

然而,商场如战场,永远没有真正的宁静。

就在何晓运筹帷幄,图谋深远之际,在港城中环另一栋同样气派非凡的摩天大楼顶层会议室里,一场针对他和他背后娄氏集团的密谋,也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围坐着港城地产界除娄氏集团和英资财团外,最具分量的几位华人地产大亨。

长实集团的李超人、新宏基地产的掌舵人郭德胜、恒记地产的李照基、新世纪发展的郑玉同,以及另外几位实力不俗的地产公司老板。

室内的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昂贵的雪茄烟雾在空气中缭绕,却驱不散众人脸上的阴霾。

每个人的脸色都很难看,眉头紧锁,眼神中充满了忧虑、警惕,甚至是一丝难以掩饰的愤怒。

主导这次紧急会议的,正是新宏基的郭德胜。

他年过六旬,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眼神锐利,是港城地产界公认的元老级人物,德高望重。

长实的李超人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低沉而带着明显的焦虑:“郭生,在座各位都是老朋友了。

今天把大家紧急召集过来,实在是因为火烧眉毛了!何晓那个后生仔,最近在市场上的动作,大家有目共睹。

怡合那边被他搅得天翻地覆也就罢了,那是英资的事。

可现在,他调转枪头,大举扫货我们几家公司的股票!这算什么?同室操戈吗?”他环视众人,语气愈发急促,“我们这些人,哪个不是辛辛苦苦几十年,才打下这点基业?现在倒好,被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拿着从股市上圈来的钱,像买菜一样收购我们的股份!这让我们晚上怎么睡得着觉?”

李超人的话立刻引起了共鸣。

另一位地产商愤愤不平地接口道:“就是!谁知道这小子哪天会不会一觉醒来,就突然宣布已经拿到了我们公司的控股权?然后直接改组董事局,把我们这些创始人扫地出门?这种事,在资本市场上还少见吗?他何晓在英美留学那么多年,学的就是这套资本运作的把戏,玩得比谁都溜!”

“没错!”又一人拍了下桌子,“他对付怡合,我们乐见其成。

英资霸占港城核心资产太久了!可他转头就对付我们华人自己人?这算什么道理?我们华人商界,难道不应该同气连枝,一致对外吗?他娄家当年发家,我们这些人也没少在背后使绊子?哦,现在翅膀硬了,就想把我们这些老家伙都吞掉?”

“哼,我看他就是仗着娄氏财雄势大,年轻气盛,目中无人!”有人冷哼道。

会议室里一时间群情激愤,七嘴八舌,矛头直指何晓和他近期的收购行为。

担忧、恐惧、不甘、愤怒的情绪交织在一起。

对他们这些白手起家、将公司视为毕生心血的老板们来说,控股权旁落的威胁,比任何商业竞争都更让他们寝食难安。

恒记地产的李照基见众人情绪激动,看向主位的郭德胜,语气带着几分恳切:“郭大哥,这里您年纪最长,资历最深,是我们公认的老大哥。

您说句话吧,这事该怎么办?总不能坐以待毙,眼睁睁看着何晓那小子把我们的公司一个个都‘买’过去吧?”李照基与郭德胜私交甚笃,此时由他出面请郭德胜主持大局,最为合适。

李照基的话音刚落,长实的李超人和新世界的郑玉同也立刻附和:“是啊,郭生,您拿个主意吧!”“郭大哥,我们都听您的!”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郭德胜身上。

郭德胜缓缓吐出一口烟圈,脸上的皱纹在烟雾中显得更深了。

他扫视了一圈在座的诸位地产大亨,心中明镜似的。

论资历和威望,他确实当仁不让。

但论财富和公司的市值规模,长实的李超人后来居上,已经是仅次于娄家和包家的华人地产巨头。

当年若非何雨柱横空出世,以雷霆手段拿下和记黄埔,李超人本是最有希望接手那个庞然大物的。

即便如此,李超人凭借其过人的商业嗅觉和运气,在房地产领域依旧做得风生水起,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今天这个局面,若非自己出面,恐怕牵头的人就会是李超人了。

而李照基和郑玉同等人,显然也更倾向于由他这个“老大哥”来领头,避免李超人一家独大。

郭德胜没有推辞,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而带着一丝审慎:“各位兄弟的担忧,我郭某人感同身受。

何晓最近的举动,确实让人不安。

不过……”他话锋一转,“娄家那边,何雨柱先生,或者说娄氏集团的发言人,其实已经私下向我们几家都传过话了。

他们的说法是,何晓在市场上收购我们各家的股票,纯粹是出于财务投资的考虑,是短期的炒股投机行为,娄氏集团绝对没有恶意收购、改组各位董事局的意图。”

“传话?投机?”李超人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明显的质疑和不满,“郭生!这种话您也信?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他何晓要是真为了那点股票差价,用得着投入如此巨额的资金,如此高调地扫货吗?他收购怡合置地那9.8%的股份,投入了多少?几十亿!现在又在我们几家身上砸钱,这像是小打小闹的投机客吗?这分明是战略布局!”

“李生说得对!”郑玉同立刻声援,“这很可能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表面上说只是炒股,麻痹我们,让我们放松警惕。

暗地里,他可能正在通过其他渠道,比如场外交易、大宗转让,或者联合其他基金,悄悄收集更多的筹码!等到他手里的股份达到一个临界点,或者找到我们某个股东链上的薄弱环节,突然发难,那时候我们想反抗都来不及了!商场如战场,兵不厌诈啊,郭大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