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诡异游戏(1/2)
李玄都的手掌落在壮汉手腕上,动作轻缓得如同拂过一片落叶。
可指尖触及的瞬间,一股内敛却不容撼动的气劲便顺着对方的经脉悄然蔓延
看似柔和,实则如渊渟岳峙,任凭对方如何发力,都如泥牛入海,半分也挣脱不得。
满脸横肉的壮汉只觉手腕像是被嵌入了一块千年寒铁,让他原本凶戾的面容瞬间涨成了猪肝色,额角青筋暴起如虬龙,喉头发出沉闷的低吼。
他下意识地想要抬脚踹向李玄都,可双腿却像是被钉在了原地,连挪动半分都做不到,只能眼睁睁看着眼前这个看似文弱的青衫少年,眼神清亮如寒星,平静地说出“路见不平而已”。
“路见不平?”壮汉终于挤出一句完整的话,声音因疼痛而微微发颤,却仍强撑着凶横,
“小子,你知道我们是谁吗?万利当铺的名号,在伏安城谁敢不给面子?这王家欠了我们掌柜的银子,拿人抵债天经地义!”
“欠债还钱,自然是道理。”李玄都的目光掠过壮汉身后那几个蠢蠢欲动的手下,又落回被少年护在怀里、气息微弱的老妇人身上
老人面色蜡黄,嘴唇干裂,胸口起伏微弱,若非少年紧紧抱着,恐怕早已瘫倒在地。
他心中微动,指尖的气劲又加重了几分,“可道理之中,亦有底线。欺凌老弱,强掳病重之人,这不是道理,是恶行。”
话音落时,他另一只手已探入怀中。
他指尖一捻,一块鸽子蛋大小、通体莹白、泛着淡淡光晕的灵玉便落在掌心,入手温润,灵气氤氲,连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变得清新了几分。
周围的围观人群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叹。
伏安城虽地处边陲,却也有不少见多识广的商人,一眼便看出这灵玉绝非俗物
寻常玉石不过是色泽温润,而这块灵玉竟能自主散发出光晕,怕是只有王公贵族才能拥有的奇珍。
壮汉的目光瞬间被灵玉吸引,原本狰狞的脸上闪过一丝贪婪,连手腕的疼痛都仿佛减轻了几分。
李玄都轻轻一抛,灵玉便在空中划出一道莹白的弧线,稳稳落在壮汉手中。
“此物足以抵偿债务,”李玄都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多余的部分,拿去给这位老人家请个好大夫。现在,带着你的人,离开这里。”
壮汉掂量着灵玉的重量,又看了看李玄都那双清亮却带着威慑力的眼睛,心中的凶戾早已被贪婪取代
这灵玉的价值,别说抵偿王家那十两银子的债务,就算是再买十家这样的当铺都够了!
他哪里还敢再多说一句,连忙使了个眼色,身后的手下们也识趣地收起了凶相,一个个低着头,跟着壮汉挤出了人群。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低低的喝彩声。
那跪在地上的少年这才反应过来,抱着老妇人就要给李玄都磕头,却被一股柔和的气劲托住
李玄都的指尖轻轻落在他的肩头,气劲顺着少年的身体流转,不仅稳住了他摇晃的身形,还悄悄注入了一丝精纯的灵力,缓解了他额头磕破的疼痛。
“不必多礼。”李玄都扶起少年
少年泪水瞬间涌了上来,哽咽着说不出话,只能重重地点头。
他对着李玄都深深鞠了一躬,这才背起老妇人,在围观人群的让道中,匆匆向着城中的医馆跑去。
李玄都站在原地,看着少年远去的背影,心中那股因莫名传送而起的茫然彷徨,渐渐被一种温暖而实在的情绪所取代。
他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向着城中走去。
伏安城的街道不算宽敞,却十分热闹,路边的小贩吆喝着叫卖,茶馆里传来阵阵说书人的声音,孩子们在巷口追逐嬉戏,一派烟火气。
李玄都走在人群中,看着眼前的景象,眼神渐渐变得清明
或许,来到这里,并非偶然。
.......
与此同时,那片幽寂竹林深处,白沙空地之上。
玄尊依旧坐在那块青石上,断弦的古琴横在膝头。
他修长的手指虚悬在琴弦上方,指尖有微不可察的道韵流转,如同细密的蛛网,悄然与整个竹林的结界相连。
竹林外的风呼啸而过,却吹不进这片白沙空地,连空气中的尘埃都仿佛被定格,唯有玄尊指尖的道韵在缓缓流动。
他嘴角那抹诡异的笑意依旧,眼神却空茫地望向虚空,仿佛能穿透层层界壁,看到大玄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他的指尖轻轻颤动,断弦的古琴上竟泛起一丝微弱的光晕,像是在回应他的动作。
“快了……”玄尊低声呢喃,声音轻得如同风吹过竹叶,“执刀之人,很快就要来了。”
.............
与此同时,另一片虚空之中。
许悦与小蝶正驾驭着一艘青色的飞舟穿梭在虚空中。
许悦则坐在船尾,闭着眼睛,凝神感应着周围的气息。
她的修为虽不如李长生,却也有着极强的感知力,时刻警惕着虚海中可能出现的危险。
忽然,许悦猛地睁开眼睛,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异:“小蝶,停下!”
小蝶连忙操控飞舟停下,疑惑地看向许悦:“悦姐姐,怎么了?”
许悦没有说话,只是伸手指向前方的虚空。
小蝶顺着她的手指看去,只见原本空寂黑暗的虚空中,浮现出一个巨大的世界!
世界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息,古老而纯净,充满了自然的生机。
“这是……”小蝶眼中满是好奇
许悦凝神感应片刻,清冷的眸中闪过一丝思索:“此界的气息很奇特,蕴含着极其浓郁的自然法则”
“那我们要不要进去看看?”
许悦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好,我们进去看看。”
小蝶兴奋地点头,向着那片葱茏的世界缓缓靠拢。
............
正在混沌虚海中疾驰的李长生,身形猛然一顿!
一种奇异而强烈的感应毫无征兆地撞入他的道心深处,既不是危险预警,也不是故人召唤,更像是一种来自遥远彼岸的、同频法则的轻微“叩问”。
那感应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仿佛在虚海的尽头,有一扇门正在为他缓缓打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