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北燕大败(2/2)
李君泽微微一笑:\"顾王爷截断了他们的退路,生擒敌酋。父皇说了,金秋大典上,要让天下人都看看犯我边疆的下场。\"
入城途中,太子详细讲述了朝中近况。原来朱氏覆灭后,其党羽仍在暗中活动。这次北燕入侵,就是由朱焕的妻弟暗中牵线。
\"叶卿,安阳一战,不仅保住了北境,更断了这些蛀虫的最后念想。\"李君泽意味深长地说,\"父皇有意让你回京,你意下如何?\"
叶明望向街道两旁欢呼的百姓,沉默片刻:\"殿下,臣更适合在地方做事。\"
太子了然一笑,不再多言。
---
十月十五,金秋大典如期举行。安阳城张灯结彩,比过年还热闹。校场上,三军将士列队受阅;街巷中,各族百姓载歌载舞。
典礼高潮,太子亲自为有功之臣颁赏。当念到叶明名字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欢呼。
\"叶爱卿守土安民,功在社稷。\"太子的声音传遍全场,\"父皇特赐'国士无双'金匾一块,世袭北境巡抚!\"
这相当于将整个北境永久托付给叶明,殊荣前所未有。叶明叩首谢恩,却提出一个意外请求:
\"臣恳请陛下准许安阳学堂升格为官学,招收各族子弟,传授农工医术。\"
太子欣然应允,还当场命名\"安阳书院\"。更令人惊喜的是,太子宣布将从书院选拔优秀学子入国子监深造——这意味着寒门子弟终于有了晋升之阶!
大典结束后,太子又单独召见了叶明。
\"爱卿可知,父皇为何将北境托付于你?\"
叶明恭敬道:\"臣愚钝,请陛下明示。\"
\"北境安宁,则天下安。\"太子目光深远,\"父皇要你做的,不仅是守边,更要让这里成为天下典范。\"
说着,太子取出一卷绢帛:\"这是父皇根据你的建议亲笔所书的《均田令》,明年开春在北境试行。若成效显着,再推广全国。\"
叶明展开一看,心中震撼。这道法令规定:官员士绅占地不得超过百亩,余田分给无地百姓;商贾买田需经官府核准,以防兼并。
\"陛下圣明!\"叶明由衷赞叹。此令若行,可解千年土地兼并之弊!
\"别高兴太早。\"太子苦笑,\"这道旨意,我在朝堂上提了三次,被阁老们驳了三次。他们说什么'祖制不可改'......\"
叶明恍然大悟。皇帝是要以北境为试点,为改革撕开一道口子!
\"臣定不负所托。\"
---
冬雪初降时,朝廷使团启程返京。叶明送至十里长亭,望着远去的仪仗,他忽然想起十年前初到安阳的情景。
那时的破败边城,如今已是北境明珠。
\"大人!\"其其格骑马赶来,\"书院的第一批教材印好了!\"
少年兴奋地展示着崭新的书册。封面\"安阳农术\"四个大字下,还印着一行小字:\"各族共着,天下公学\"。
叶明欣慰地笑了。这大概就是最好的传承——把知识播撒出去,让智慧在更广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