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令人意外的大结局(2/2)
秦京茹没给他请过什么家教,只告诉他“好好读书,将来走正道”。这孩子也懂事,放学回家先写作业,周末还会帮着扫地、擦桌子。
后来,他果然没让秦京茹失望,考上了北京大学。更让她意外的是,填报志愿时,许平军选了政治学,说将来想从政。
秦京茹看着儿子眼里的光,忽然想起李怀德,又觉得不像,许平军身上那股踏实劲儿,倒更像她自己。
毕业后,许平军凭着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某省省政府,给副书记当秘书。去报到那天,秦京茹去送他,看着儿子穿着笔挺的中山装,背着帆布包走进火车站,她站在月台上,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不是难过,是欣慰。
有人劝秦京茹,儿子出息了,该找个伴儿享享福了。她总是摇摇头。许平军后来在外地成了家,想接她去一起住,秦京茹也没去。
“妈在这儿住惯了,上班方便,院里邻居也熟。”她依旧住在那间小砖房里,每天早上骑车去上班,傍晚回来,在院里跟老街坊聊聊天,周末去公园遛遛弯,日子过得安静又自在。
她在单位一步步干到了副处,虽然没什么实权,但待遇上去了,看病、养老都有保障。
等她退休了,可以去干休所住,那里环境好,还有专人照顾。
有时候傍晚坐在院子里,看着夕阳把墙根儿的影子拉得老长,秦京茹会想起刚到四合院那会儿,几乎都走投无路了。
今几十年过去,她经历过背叛,也尝过苦日子,可终究是一步步走了过来,有了安稳的工作,有了懂事的儿子,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小房子。
“这辈子,值了。比上辈子强多了。”她抬手摸了摸鬓角的白发,嘴角扬起一抹满足的笑。晚风拂过,窗台上的月季开得正艳,空气里都是淡淡的香。
结果就是秦京茹,在自个儿还没缓过来时就走了,还没退休,终年53岁。
倒是没受什么苦…
瞬间的功夫就走了…
要知道此时的李怀德和傻柱还硬朗着呢!
也是这个年代的女人身体没有不受磋磨的…
在没结婚前在乡下日子就不好过…
身体亏空的厉害
像贾张氏这么能活又身子骨硬了的很少的。
但谁又能说就这么走的不是一种幸福呢?
至于儿子或者街坊邻居,什么时候能发现给她收尸?
无所谓了
人没都没了,难道被人发现了就能重新活过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