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 第2315章 尸易无限(220)

第2315章 尸易无限(220)(1/2)

目录

车子在连霍高速上疾驰,车窗外的景色从关中平原的金黄麦浪,渐渐过渡到豫北平原的翠绿玉米田。胖子靠在副驾上,手里捧着一本《商代青铜器图录》,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指着图录上的青铜鼎跟我们念叨:“你看这个司母戊鼎,多气派!要是安阳的那座商代墓里能出这么大的鼎,咱们这次可就立大功了!”

父亲握着方向盘,目光专注地看着前方的路况,嘴角带着一丝笑意:“司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墓出土的,属于商代晚期的重器,可不是随便一座贵族墓就能有的。不过安阳是殷墟的所在地,商代晚期的都城,那里的贵族墓规格肯定不低,说不定真能出点好东西。”

我坐在后排,手里拿着平板电脑,翻看着国家文物局发来的安阳商代墓资料。资料里说,这座墓是当地文物部门在进行殷墟遗址普查时发现的,位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的东北方向,墓坑呈“甲”字形,是商代贵族墓的典型形制。勘探人员在墓坑的填土中发现了青铜礼器的残片和甲骨碎片,初步判断墓主人可能是商代晚期的一位诸侯或王室贵族。

“你们看,”我指着平板上的照片说,“这是从墓坑填土中发现的甲骨碎片,上面好像有刻痕,说不定是带字的甲骨文!要是能找到完整的甲骨,就能知道墓主人的身份和生平了。”

胖子凑过来一看,眼睛立刻亮了:“还真有刻痕!商代的甲骨文可是国宝啊,每一个字都价值连城,要是能解读出上面的内容,说不定还能改写一段历史呢!”

车子行驶了大约五个小时,终于抵达了安阳。殷墟博物馆的赵馆长早已在博物馆门口等候,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儒雅的笑容。看到我们,他赶紧迎上来,热情地和我们握手:“欢迎欢迎!早就听说你们的事迹了,这次能来安阳支援,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

“赵馆长客气了,保护文物是我们的责任。”父亲笑着说,“您先给我们介绍一下那座商代墓的情况吧,我们也好制定安保计划。”

“好,咱们边走边说。”赵馆长领着我们往办公室走,“这座商代墓位于洹河北岸的一个小村庄旁边,距离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大约三公里。上个月我们的普查队员在那里发现了甲骨碎片,经过勘探,确定这是一座商代晚期的贵族墓,墓坑长约12米,宽约8米,深度在5米左右。我们在墓坑周边发现了几个探孔,应该是‘鬼市’的人留下的,而且有村民反映,最近晚上经常能看到陌生车辆在村子周边活动,形迹可疑。”

走进赵馆长的办公室,他给我们泡了茶,然后拿出一份详细的勘探报告和几张现场照片:“你们看,这是墓坑的勘探图,墓坑分为墓道、墓室和耳室,耳室通常是用来存放陪葬品的,里面很可能有青铜礼器、玉器和甲骨文。这是探孔的照片,孔径大约在10厘米左右,深度已经达到了墓室的层面,‘鬼市’的人应该已经知道

父亲接过勘探报告,仔细地翻看着,时不时还和赵馆长交流几句。胖子则拿着照片,凑在灯光下仔细观察:“赵馆长,你们有没有在探孔里发现什么东西?比如工具痕迹或者泥土样本?”

“我们取了探孔里的泥土样本,发现里面有青铜锈和甲骨粉末,说明‘鬼市’的人已经用探杆接触到了墓室里的文物。而且我们在探孔周边发现了一些金属碎屑,经过检测,是洛阳铲上的铁屑,这进一步证实了‘鬼市’的人已经对这座墓进行过探查。”赵馆长语气沉重地说,“殷墟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要是这座墓被盗了,不仅会造成巨大的文物损失,还会影响殷墟的声誉,我们压力很大啊!”

“赵馆长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全力保护好这座墓。”父亲坚定地说,“我们建议立刻加强墓坑周边的安保措施,安装红外监控摄像头,增加巡逻人员,同时组织村民成立志愿巡逻队,协助我们进行安保工作。另外,我们还需要和当地警方合作,在墓坑周边的主要路口设置卡点,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防止‘鬼市’的人把文物运走。”

赵馆长点了点头:“我同意你的建议,我已经和当地警方联系好了,他们会派警力支援我们。红外监控摄像头我们也准备好了,今天下午就能安装到位。村民那边,我也已经和村委会沟通过了,他们很支持我们的工作,愿意成立志愿巡逻队。”

当天下午,我们就跟着赵馆长和考古队员一起前往商代墓的所在地。墓坑位于一个小村庄的东北方向,周围是一片开阔的农田,远处的洹河像一条银色的带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墓坑已经被蓝色的防护网围了起来,周边插着“文物保护现场,禁止入内”的警示牌,几个考古队员正围着墓坑进行勘探。

我们走到墓坑边,往下一看,墓坑的轮廓已经初步显露,墓道朝着洹河的方向延伸,墓室的位置在墓坑的中间,耳室在墓室的两侧。考古队员正在用洛阳铲对墓坑的填土进行取样,时不时还能从土样中发现一些细小的青铜碎片和甲骨粉末。

父亲蹲在墓坑边,用手摸了摸坑壁的泥土:“这是商代的夯土,质地坚硬,密度很大,‘鬼市’的人想挖开墓坑,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不过他们有专业的工具,而且很可能会用炸药,咱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胖子从背包里拿出金属探测器,在墓坑周边进行探查,很快就在墓坑西侧的农田里发现了信号:“这里有金属反应!可能是‘鬼市’的人留下的工具!”

我们赶紧围过去,用铁锹小心翼翼地挖开泥土,很快就挖出了一把洛阳铲和一个空的矿泉水瓶。洛阳铲的铲头已经磨损得很厉害,上面还沾着青铜锈,显然是刚使用过不久。

“看来‘鬼市’的人离我们不远,很可能就在附近观察我们的动向。”父亲脸色凝重地说,“咱们得加快安装监控摄像头的速度,同时让巡逻队加强巡逻密度,不能给他们可乘之机。”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我们和考古队员、民警一起,在墓坑周边安装了红外监控摄像头,共安装了八个,覆盖了墓坑的各个角落和周边的农田。监控设备连接到了临时搭建的指挥帐篷里,我们可以通过电脑实时查看墓坑周边的情况。

傍晚时分,王家村的志愿巡逻队也成立了,来了二十多个村民,大多是青壮年,还有几个退休的老人。他们手里拿着手电筒、木棍和对讲机,分成四个小组,负责在墓坑周边的农田和村庄里巡逻。

“赵馆长,你们放心,有我们在,保证不让那些偷文物的人靠近墓坑!”巡逻队的队长王大叔拍着胸脯说,他是村里的老党员,为人正直,在村里很有威望,“我们已经跟村里的小卖部打好招呼了,要是看到陌生面孔买东西,就及时给我们打电话。”

夜幕降临,墓坑周边安静了下来,只有巡逻队员的脚步声和手电筒的光束在农田里移动。我们在指挥帐篷里值守,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八个监控画面,一切都很平静。

胖子坐在电脑前,一边喝着热茶,一边盯着屏幕:“希望今晚能太平一点,我这几天都没睡好,真想好好睡一觉。”

“别放松警惕,‘鬼市’的人很可能会在深夜动手,趁我们疲劳的时候。”父亲提醒道,他手里拿着对讲机,时不时和巡逻队联系,询问他们的情况。

我坐在一旁,手里拿着一本《甲骨文合集》,翻看着上面的甲骨文拓片,心里暗暗期待着能在这座墓里发现完整的甲骨文,解读出上面的内容。

就在这时,电脑屏幕上突然出现了异常情况。墓坑东侧的监控画面里,出现了几道黑影,正从农田里朝着墓坑的方向移动。我赶紧喊道:“胖子!快看!东侧有动静!”

胖子一下子坐直了身子,眼睛紧紧盯着屏幕:“是‘鬼市’的人!至少有六个人,手里还拿着东西,像是撬棍和绳索!”

父亲立刻拿起对讲机,通知巡逻队和民警:“东侧发现可疑人员,大约六人,携带工具,正朝着墓坑移动,各巡逻小组立刻前往东侧支援,民警同志请迅速赶到墓坑东侧,实施抓捕!”

很快,对讲机里传来了巡逻队和民警的回应:“收到!我们马上到!”

我们三人也拿起手电筒和木棍,冲出指挥帐篷,朝着墓坑东侧跑去。远远地,我们就看到几道黑影在农田里快速移动,他们显然已经发现了我们,正准备转身逃跑。

“不许动!站住!”民警们一边跑,一边大喊,手电筒的光束照亮了黑影的身影。

那六个人见状,加快了逃跑的速度,有的还扔掉了手里的工具。可他们没跑多远,就被从各个方向赶来的巡逻队员和民警包围了。经过一番短暂的搏斗,六个人都被制服了,手里的撬棍、绳索和洛阳铲也被缴获。

我们走到被抓获的“鬼市”成员面前,借着手电筒的光线,看清了他们的模样。为首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身材高大,脸上有一道疤痕,眼神凶狠。赵馆长看到他,脸色一变:“你是‘黑豹’!之前在殷墟盗过一座商代古墓,被我们列为网上逃犯,没想到你还敢来!”

“黑豹”冷笑一声,没有说话。民警们从他们的背包里搜出了洛阳铲、撬棍、绳索、手电筒和几个空的文物收纳箱,还有一张手绘的墓坑结构图,上面标注了墓室和耳室的位置,显然是经过精心准备的。

我们将“黑豹”等人押回指挥帐篷,进行初步审讯。经过审讯,“黑豹”交代,他们是受“冢虎”的同伙“老雕”指使来的,“老雕”在“冢虎”被抓后,接管了“冢虎”的部分势力,继续从事文物盗窃和倒卖活动。“老雕”给了他们这座商代墓的位置信息,让他们尽快偷出里面的青铜礼器和甲骨文,送到郑州的一个秘密据点,然后再转运到国外。

“黑豹”还交代,“老雕”目前就在郑州,手里有很多从各地古墓里偷来的文物,准备在下个月通过一艘货轮运往国外。他还提供了“老雕”的联系方式和秘密据点的地址。

这个消息让我们非常兴奋,父亲立刻将情况上报给国家文物局,请求协调郑州的文物部门和警方,对“老雕”的秘密据点进行调查,争取将他抓获,追回被盗的文物。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留在安阳,协助当地文物部门对商代墓进行初步的清理和勘探。在墓坑的填土中,我们发现了更多的青铜碎片和甲骨碎片,其中一块甲骨碎片上有清晰的刻痕,经过甲骨文专家的初步解读,上面的文字是“王赐贝”,这说明墓主人可能受到过商王的赏赐,身份非常尊贵。

赵馆长兴奋地说:“要是能找到完整的甲骨文,解读出更多的内容,我们就能确定墓主人的身份和生平,这对研究商代晚期的历史和社会结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安阳的第五天,国家文物局传来消息,郑州的文物部门和警方成功捣毁了“老雕”的秘密据点,在一个废弃的仓库里查获了大量被盗文物,包括青铜器、玉器、甲骨文、陶器等,共200多件,其中不乏国家级文物。“老雕”也被当场抓获,目前正在接受审讯。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非常高兴。胖子激动地说:“太好了!又端掉了一个文物犯罪团伙,以后咱们的文物就能更安全了!”

父亲也松了口气:“‘老雕’被抓,算是又消除了一个重大的文物安全隐患。不过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还有很多文物贩子和盗墓贼在逍遥法外,我们的任务还很重。”

离开安阳的前一天,我们和赵馆长、考古队员、志愿巡逻队的村民们一起在墓坑边合影留念。王大叔握着父亲的手说:“谢谢你们啊,帮我们保住了这座商代墓,也抓到了偷文物的坏人。以后要是还有需要,你们尽管开口,我们一定全力支持!”

“谢谢王大叔,也谢谢大家。”父亲笑着说,“保护文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文物保护的行列中来,守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

车子驶离安阳时,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的轮廓渐渐消失在视线中。胖子靠在副驾上,手里拿着一张我们在墓坑边的合影,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这次安阳之行真是收获满满,不仅保护了商代墓,还协助警方抓了‘黑豹’和‘老雕’,算是立了大功了!”

父亲点了点头:“是啊,不过这只是开始。文物保护的道路还很长,还有很多古墓和文物需要我们去保护。接下来,我们还有新的任务。”

说着,父亲拿出手机,打开了国家文物局发来的新消息:“你们看,湖北荆州发现了一处战国楚墓,墓中疑似有保存完好的竹简和丝织品,‘鬼市’的人已经在周边活动,让我们赶紧过去支援。”

“战国楚墓!竹简和丝织品!”胖子一下子坐直了身子,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战国竹简可是好东西啊,上面记载的内容说不定能填补很多历史空白!丝织品也很珍贵,尤其是战国时期的,保存下来的很少。咱们赶紧走,可别让‘鬼市’的人抢了先!”

我也兴奋起来,战国楚墓出土的竹简和丝织品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比如之前荆州出土的郭店楚简,上面记载了大量的先秦典籍,改写了很多学术认知。要是这次能在新墓里发现竹简和丝织品,肯定能为研究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和科技提供更多的线索。

父亲转动方向盘,车子朝着湖北荆州的方向驶去。车窗外的景色不断变化,从豫北平原的农田,到江汉平原的湖泊,每一处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我看着窗外,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会一直跟着父亲和胖子,走在文物保护的路上,守护好每一件文物,守护好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车子驶离安阳地界,朝着湖北荆州方向疾驰。胖子靠在副驾上,手里捧着一本《战国楚简研究》,时不时指着书页上的文字跟我们念叨:“你们看这郭店楚简,记载的《老子》版本比传世本还早,要是荆州新墓里的竹简也有这种级别的发现,咱们这次可就真的改写学术史了!”

父亲握着方向盘,目光扫过前方开阔的江汉平原,语气里带着期待:“荆州是楚文化的核心腹地,战国时期是楚国都城郢都的所在地,这里的楚墓数量多、规格高,之前出土的望山楚简、包山楚简都震惊了学界。这次的新墓能被‘鬼市’盯上,说明里面的文物价值绝对不低,咱们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我坐在后排,翻看着国家文物局发来的楚墓资料。资料显示,新墓位于荆州纪南故城遗址附近的一片低洼农田里,是当地村民在春耕灌溉时发现的——农田水位异常下降,露出了墓室顶部的青膏泥,村民上报后,文物部门勘探发现这是一座战国中期的贵族墓,墓坑长15米、宽10米,墓道两侧还残留着殉葬坑的痕迹。最关键的是,勘探人员在墓中检测到了丝织品和竹简的纤维信号,这意味着墓中文物很可能保存完好。

“你们看这个,”我指着资料里的勘探剖面图,“墓室外层包裹着厚厚的青膏泥,里面还有一层木炭,这种防潮结构是楚墓的典型特征,也正是因为这样,之前的楚墓才能保存下丝织品和竹简。不过‘鬼市’的人要是想盗墓,肯定会先破坏青膏泥层,咱们得重点防范他们用洛阳铲或炸药突破防潮层。”

车子行驶了将近七个小时,终于抵达荆州。荆州博物馆的周馆长早已在博物馆门口等候,他穿着一件沾着泥土的藏青色冲锋衣,眼下带着浓重的黑眼圈,显然是连日值守没休息好。“你们可算来了!”周馆长快步迎上来,握着父亲的手,语气里满是急切,“墓就在纪南故城东边的彭家村,我们已经拉了警戒线,派了队员24小时值守,但昨天夜里,有人在墓周边的农田里打了好几个探孔,最深的已经快打到椁室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