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学名张好古 > 第575章 强军,敢打敢战

第575章 强军,敢打敢战(2/2)

目录

沈阳方面,肯定不知道辽阳已经被张好古拿下,谁也不会相信一天的时间辽阳会失守,可是事实就是,根本没用上一天,辽阳就被全面占领。

关于,城北的两次野战,清兵肯定有漏网之鱼,为了推卸责任,一定会说遇到大明大量军队。对于这种情况,清军为了快速解围,必定出动精锐,人数也不会太多。

因为清兵有一句话,“满人不过万,过万不可敌。”他们是骄傲的,因为以往和大明军队对阵,几乎都是大胜。

可是这次遇到了护国军,护国军可谓是精锐中的精锐,张好古努力了多少年,才凑够三个团,三千余人。

建立一支军队,不光是需要大批金钱,更需要锻造出超越物质的精神内核。

金钱确实是建军的基础条件。从铠甲兵器到粮草马匹,从营房建设到士兵俸禄,无一不需要巨额投入。

战国时期,齐国\"粟如丘山\",才能维持数十万大军;汉武帝时期,文景之治积累的财富,支撑了卫青、霍去病对匈奴的远征。然而,历史告诉我们,金钱堆砌的军队往往不堪一击。

南宋末年,朝廷耗巨资打造的\"樊城\"水军,在元军面前一触即溃。这些案例证明,没有精神内核的军队,再多的金钱投入也只是沙上筑塔。

真正的精锐之师,其价值远超过物质投入。吴起的魏武卒,士兵需能\"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这种严苛选拔造就了超越常人的战斗力。岳飞的背嵬军,人数不过八千,却能在郾城之战中以少胜多,创造\"拐子马\"神话。

这些精锐部队的共同点,在于建立了独特的军事精神:吴起\"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岳飞\"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这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凝聚力,才是他们战无不胜的真正原因。

锻造精锐之师的代价,不仅体现在时间与资源上,更体现在精神层面的投入。吴起为士兵吸脓疮,岳飞与士卒同甘共苦,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实则是军事艺术的精髓。

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而要迫使敌人服从,首先需要军队内部意志的高度统一。

这种意志的统一,不能靠金钱购买,而要靠长期的信仰建设与精神磨砺。一支没有共同信仰的军队,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再先进的装备也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秦国锐士到汉唐武士,从蒙古铁骑到现在的护国军,历史反复证明:金钱可以买来武器,但买不来战斗力;可以雇来士兵,但雇不来忠诚。真正的精锐之师,是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是时间与智慧的结晶。

军事竞争是从单纯的数量比拼转向质量较量,这一古老智慧更显珍贵。建设现一支军队,不仅要看\"硬实力\"的重要性,更要重视军队精神、战斗意志等\"软实力\"的培育。

张好古为护国军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军规军律,包括统一的军服、激励制度、抚恤制度、军衔制等,这些都是打造一支强大军队的基础。同时,他还要求士兵们读书识字,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此外,他实行了委员会制度和政务委员制度,这些制度有助于改变士兵们的思想观念,使他们更加团结和忠诚。

护国军的训练强度非常高,在当时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够与之相比。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士兵们的身体素质和战斗技能,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纪律性和团队精神。

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张好古带领的护国军才能够成为一支敢打敢战的军队。他们不惧怕任何敌人,一旦投入战斗,就会全力以赴。然而,张好古在作战时又是非常谨慎的,他深知战争的残酷性和生命的宝贵性,因此他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并更加珍惜生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