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只能胜,不能败(1/2)
襄阳城北的十里长亭,晨雾尚未散尽,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水汽与隐约的马蹄土腥气。郭嘉一袭青布儒衫,手持羽扇,却难掩眼底的焦灼——他已在此立了近一个时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扇柄上的龟甲纹,目光频频望向远方尘土扬起的方向。身侧的文聘则一身金甲,腰悬环首刀,铠甲上的鳞片在薄雾中泛着冷光,他按捺着躁动的战马,喉结滚动着,显然比郭嘉更盼着那支队伍的到来。
“军师,汝说陛下的金龙卫,当真如传闻中那般骁勇?”文聘终是按捺不住,低声问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武将对强者的好奇。
郭嘉轻摇羽扇,唇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道:“仲业只需拭目以待,陛下的金龙卫,从不是靠传闻撑场面的。”话音刚落,远处的地平线上突然腾起一股浓密的烟尘,那烟尘不同于寻常军队行军的散乱,而是如一条黄龙般奔腾而来,伴随着整齐划一的马蹄声,沉闷地敲击着大地,连亭下的石阶都微微震颤。
文聘猛地握紧刀柄,眼中闪过一丝惊色。郭嘉也收起了羽扇,站直了身子,目光灼灼地望向烟尘处。很快,一支金黄色的队伍冲破晨雾,出现在视野中——三千骑士,人人身披亮金色的鳞甲,阳光穿透薄雾洒在甲胄上,折射出刺目的光芒,仿佛一片流动的金海。每一匹战马都是高头大马,毛色油光水滑,步伐稳健而统一,马蹄落地的声音竟如钟鼓般规整,没有半分杂乱。
“这便是金龙卫……”文聘喃喃自语,声音里满是震撼。他征战多年,见过无数精锐,但从未见过这般气势的队伍——不是凶戾的杀气,而是一种沉淀在骨髓里的肃杀与威严,仿佛每一个骑士都是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修罗,却又被严格的纪律束缚成一柄收鞘的利剑。
队伍行至长亭前,缓缓停下。最前方的骑士翻身下马,动作利落如行云流水,金色铠甲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中间一人,身着绣着五爪金龙的明黄锦袍,外罩一件鎏金铠甲,腰间系着玉带,悬挂着一柄镶嵌着红宝石的长剑。他面容俊朗,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却眼神锐利如鹰隼,扫过长亭时,让郭嘉和文聘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此人正是大新帝国天子,罗彦。
“臣郭嘉、文聘,恭迎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郭嘉率先反应过来,拉着身旁仍在失神的文聘,快步上前,单膝跪地,声音恭敬而沉稳。文聘也连忙收敛心神,跟着跪地行礼,甲胄摩擦地面发出“哐当”一声。
罗彦翻身下马,步伐稳健地走到两人面前,伸手虚扶道:“奉孝、仲业免礼,一路等候辛苦了。”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天生的威严,让人心生敬畏。
郭嘉起身时,悄悄抬眼打量了罗彦一番,见他面色红润,气息平稳,不似长途跋涉后的疲惫,心中稍稍安定——陛下亲征,龙体安康便是最大的幸事。文聘则挺直了腰板,目光灼灼地看着罗彦,眼中满是崇敬。
“陛下一路奔波,臣已命人在城中备好行宫,汝先歇息片刻?”郭嘉拱手说道,语气里带着关切。
罗彦摆了摆手,目光望向襄阳城的方向,眼底闪过一丝急切道:“不必急于歇息,朕先来一步,是想尽快了解前线的情况。大军主力还有三日才能抵达襄阳,在此之前,朕得弄清楚刘备和孙坚的动向。”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凝重起来,“朕听暗影报告,荆汉与东吴已经再次联手。”
郭嘉心中一凛,连忙应道:“的确如此,听闻孙坚亲自率领十万人马来到了柴桑。具体情况,臣早已命人将近期的军情整理成册,就在府中,汝入城后便可查阅。另外,臣已按照陛下的吩咐,命人在城外准备好了营帐,待大军抵达,便可直接驻扎,无需临时搭建。”
罗彦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拍了拍郭嘉的肩膀道:“奉孝办事,朕一向放心。”他的语气里带着信任,让郭嘉心中一暖——自辅佐罗彦以来,他的谋略总能被采纳,这种知遇之恩,让他甘愿鞠躬尽瘁。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并肩向襄阳城走去。金龙卫有序地跟随罗彦一路前行,金色的队伍如同一条长龙,缓缓蜿蜒至城外的空地上,动作整齐划一,没有半分混乱。
进入襄阳城内,街道两旁早已清空,百姓们都被要求待在屋内,只留下守城的将士肃立两旁,见罗彦经过,纷纷单膝跪地,高呼“万岁”。罗彦目光扫过街道,眉头微蹙道:“不必如此兴师动众,惊扰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