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跳梁小丑,出兵东瀛(1/2)
各国厉兵秣马,消息自然瞒不住。
别说专门关注盯着各国动向的秘卫,就算是锦衣卫和护龙山庄都天天在刷新情报消息。
随着时间推移,大明内阁也在逐步进入正轨。
除了徐玉之外苍云军的薛直和天策府的李承恩也先后进入内阁,参政朝事。
“两宋厉兵秣马,征发青壮近八百万。”
“陛下,您看看这封奏报。”
长孙忘情递过来一份秘卫最新的情报,上面事无巨细的记录了北宋和南宋这段时日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征发青壮和乡勇的各项举措。
朱缙振接过来扫了一眼,忍不住啧啧称奇:“啧,不愧是两宋,真是富得流油。”
“一个青壮,五十贯买命钱,还有良田五亩,粮食五十石,难怪之前户部汇报大明各地粮行都有大笔进账,全都倾销往大明以外,感情根子出在这呢!”
五十贯买命钱,按照北宋和南宋的兑换比例,一贯钱大概等于一两银子。
五十贯就相当于五十两。
这绝对是一笔泼天巨款。
舍却两宋以外的其他诸国,包括大明在内都决然没有任何可能拿得出来。
“不止呢。”
“您再看看这些。”
长孙忘情又递过来大隋和大辽、以及金国、吐蕃、大理等地征发青壮,准备奋死一战的各项征兵。
朱缙振看了一眼摇头失笑:“大隋倒是不意外,这毕竟是亡国之战。”
“杨广虽然好大喜功,骄奢淫欲,但其才能确实不弱,再怎么昏聩也知道大隋已经是风雨飘摇,战胜大明是他唯一的出路。”
综武世界的杨广,本身前期是一个极合格的帝王。
甚至不少人曾将他与大明的太宗皇帝朱棣对比,文治武功都是不差的。
灭陈国之战,平定江南叛乱,西征吐谷浑,置西海等四郡,无不表明他确实是有着不弱的战争头脑和政治才情。
只可惜,后面三征高句丽,开凿大运河。
几乎将隋文帝杨坚留给他的家底给败光,弄得民间怨声载道,再加上四大门阀和各大世家的制衡、拖后腿,才导致了大隋急转而下,一副风雨飘摇,王朝末路的景象。
“倒是四大门阀和各大世家能如此鼎力相助的配合,令朕多少有些意外。”朱缙振脸上浮现一抹明显的诧异,但转念一想,大致也能猜到那些人的想法。
大隋虽然已经是艘破船,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哪怕风雨再大,波涛再如何汹涌,大隋这艘被他们默契的折腾得残破的破船,依旧能扬帆破浪,为他们遮风挡雨。
一旦大隋彻底倒下。
没有了替四大门阀和各大世家遮风挡雨的这把伞。
需要直面大明的,就变成了他们。
在清楚而今的大明战力无敌,势力日盛,且朱缙振对世家门阀的态度又不好的情况下,唯有保住大隋,才是他们目前唯一的出路。
谁又敢不尽心尽力?
大隋江湖的黑白两道也是大致的情况。
不止是大隋,隔壁的两宋,还有其他小国的情况也大差不差。
“咦?”
“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