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去南极(2/2)
秦丽群问他要怎么做,秦淦西把大体的步骤说了一下:
把五花肉洗干净后,放入加有八角、桂皮、姜片、葱的水里,煮至七八成熟。捞出后,用大号针在皮上戳小孔,然后涂酱油上色。
把处理好的五花肉放入热油中炸至表皮金黄,捞出沥干油,然后切成片备用。
香芋去皮,然后切成厚度均匀的片状,炸至熟透。
将炸好的五花肉和香芋片交替排列在碗中,肉皮朝下,然后把调好的酱汁均匀地淋在肉和香芋上。放入蒸锅中,用大火蒸50分钟左右,直至肉片和香芋片软烂。
酱汁由食盐、蚝油、白糖和酱油调成。
蒸好后,把香芋扣肉倒扣在盘子上,这样就是肉皮朝上。
秦丽群把握满满,说好吃的关键在于炸和酱汁,只要食材好,做出来的味道应该不会差。
伯母慢悠悠地说,即使不炸,就这么蒸熟也会很好吃。
赵毅深有同感,淦西舅舅做的白肉也很好吃,但姑姑做了几次不是硬了就是烂糊了。
秦丽群气得想打人,只能气冲冲地说,美味都是试验出来的。
秦丽虹没有参加讨论,把每道菜试验一遍后说,要快点吃,葱爆羊肉、葱烧海参、蘑菇炖鸡凉了,味道也会变差。
三人闻言,不再说话了,抓紧把每道菜都吃一遍。
吃完两遍后,秦丽群说,秦淦西炒的菜,味道不比京都那些大饭店的差。
秦淦西回应她,那是调料齐全的结果。
对调料这一点,他是很有自信的,自认京都不会有哪一家有他的齐全:不但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
伯母笑着说,那都是他带来的。以前家里只有酱油和味精,还有五香和八角,现在厨房里的调料太多了,如果两个星期不用,名字都会记不起来。
秦丽群连忙说,那我们家里每个星期弄一顿复杂的,免得浪费淦西辛辛苦苦寄来的调料。
这一插话,把她是个吃货的本性暴露无疑。
吃着聊着,秦丽群说都是吃秦淦西寄来的虾,应该要她爸弄一些回来,海里的虾种类才多。
听她这么说,秦淦西脑中突然窜出“南极磷虾”这个名字。
南极磷虾个头一般长3-5厘米,被誉为海鲜界的“白富美”,富含蛋白质、矿物元素、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甲壳素、虾青素和低温酶类,总而言之,就是“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被资本把有些功能吹大,说能降三高,可以强肾健体,价格节节攀升。
这一世有系统,可以一次瞬移万里,南极磷虾必须搞上,只要能放虾的菜,都要放上一些。
吃完饭后,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只留秦淦西看家。
他拿出书来看一会,觉得该准备一些东西到火车上吃,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口感。
于是乎,他一口气煎了二十张鸡蛋饼,做了一份糖醋花生,弄了一个红烧肉,又到外面买了二十个肉包子。
做完这些,时间还不到三点半,距离火车开还有两个小时。
不想看书,怎么办?
去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