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迀都(四)(2/2)
文天祥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表示认同黄伦的观点。
黄伦继续说道:“其次,我们可以让少帝亲自任命内阁大臣以及各部官员。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体现少帝的权威,还能让这些官员对少帝心存敬畏,更加尽心尽力地辅佐他治理国家。特别是皇权观念根深蒂固的一些大臣,减轻后面,他们对皇帝立宪制的推行的一些阻力。”
文天祥对这个提议也表示赞同,并补充道:“如此甚好,这样可以确保官员们的忠诚度和责任心,以及后续制度推行的阻力。”
黄伦接着说:“然后,我们要大力推行宪法制度,成立人民代表委员会,让人民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来。通过制定宪法,明确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公民的权利义务,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天祥对宪法制度的重要性深有体会,他连连点头,说道:“这确实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宪法制度,国家才能走上正轨。”
黄伦进一步阐述道:“接下来,我们要实施国家治理的层级化和专业化。具体来说,就是设立国家、省、县三级政府,以及相应的法院和检察机构,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和权力范围,实现治理的专业化和高效化。”
文天祥对这个方案也表示赞赏,他认为这样可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和公正性。
黄伦越说越兴奋,他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一一道来,文天祥则认真倾听,遇有疑惑之处,便详细询问其中的细节。两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间,竟聊了大半夜。
聊完之后,文天祥如释重负地长吁了一口大气。
他对黄伦所提出的皇帝立宪制度深感钦佩,这个制度不仅富有创新性,而且具有很高的可行性。然而,要想顺利地推行这样一项重大改革,他心中仍然充满了忐忑和不安。
今晚,黄伦的讲解犹如醍醐灌顶,让文天祥豁然开朗。黄伦不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制度的核心要点,还详细地规划了执行细节和具体流程,这一切都显得那么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随着黄伦的离去,文天祥心中那块一直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仿佛压在身上的千斤重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回到书房后,文天祥的心情依然难以平静。他迫不及待地拿起笔,开始奋笔疾书……。
第二天,早朝。
文天祥率先奏报:“启奏陛下,新都城的建设,历时半年,如今主体已经完工,我等也可启动迁都工作了。”
少帝赵昺听闻,心中大悦,问道:“文卿家,快快将奏报呈上来,大家今天就议一议这迁都事宜!”
太监将文天祥的奏折,呈与少帝。
少帝赵昺,看完奏折,脸上的笑意便舒展开来,喜道:“文卿家,你便将这奏折上的迁都事项,一一说与大家听听,大家讨论讨论,尽快启动迁都之事。”
少帝发话了,文天祥便就迁都之事,侃侃而谈。从名单,到路线;从行程,到食宿;从出发,到抵达等一切事宜,都事无巨细,皆有方案和章程。
待文天祥说完,大家竟然提不出一条更好的方案和意见来。
就这样,一致通过了文天祥的迁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