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双台夜控消预警,沉尸匿迹待舰行(1/2)
天启五年八月十四,黄昏。
松峰山余脉10号烽火台的山脚下,三艘唬船的影子藏在芦苇荡里。
“检查家伙!飞虎爪扣紧、生石灰包别漏,最后两座台离要塞太近,不容有失!”
夜不收哨总周大旺蹲在船头,指尖划过腰间的淬毒短匕。
突击组员们纷纷应声,老许拽了拽背上的飞虎爪,确认牢固;
埋尸专员陈石头摸了摸腰间的小铁铲,铲刃还沾着上午埋尸时的泥土。
他随手在芦苇上蹭了蹭,又把两包生石灰塞进背包。
19:00整,周大旺抬手挥了挥,首艘唬船缓缓驶离10号烽燧岸边。
船底裹的厚麻布擦过浅滩的碎石,只留下“沙沙”的轻响,软底布鞋踩在甲板上,连半点脚步声都没有。
高纬度地区的秋季昼短夜长,这时的天色已经漆黑如墨,只有微弱的月光,指引着上游的方向。
11号烽火台与阿什河口的直线距离是44公里,距10号烽火台仅3公里,逆流航速虽慢,却也用不了太久。
唬船逆流行驶了约30分钟,远处的黑暗里终于露出11号烽火台的轮廓。
这座夯土包砖台高约三丈,台顶的了望口漏出一点微光,是值守哨在摆弄火镰。
“老许带两人爬台,我和石头堵台门,小心铜铃!”
周大旺打了个手势,老许立刻甩出飞虎爪,铁爪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咔嗒”一声扣住砖台顶端的木架。
他拽了拽绳索,确认能承重后,脚蹬砖缝往上爬,软底布鞋的麻绳底牢牢贴住砖面,哪怕踩在倾斜的砖上也没打滑,只留下几不可闻的“蹭蹭”声。
台顶的两名值守哨正低头说话,压根没察觉头顶的动静。
老许突然扑上,左手捂住离铜铃最近的值守哨的嘴,右手短匕直接刺进对方后腰;
另一名组员同时发难,麻布捂嘴套牢牢扣住另一人的脸,短匕从肋下刺入。
不过十秒,两名值守哨就软倒在台顶,尸体被老许和组员慢慢往下放,周大旺和陈石头在台下接住,往砖台旁的河道拖去。
河道水深约两丈,水流平稳,陈石头从背包里掏出麻绳,给两具尸体各缠了两块十斤重的河石,一块系在腰腹,一块拴在脚踝。
“推的时候轻点,别溅起大水花。”
周大旺叮嘱道,两人合力将第一具尸体推入水中,只听“扑通”一声轻响,尸体带着石块迅速下沉,水面很快恢复平静;
第二具尸体沉水时,陈石头还特意用长杆搅了搅,确认没浮起来的迹象,才松了口气。
老许已在台顶清理痕迹:用水囊冲掉砖面上的血迹,把值守哨的火镰、腰刀扔进河道,又将台顶的柴薪堆重新码好,看起来就像值守哨只是去河边取水,没半点异常。
19:45,唬船驶离11号烽火台。
那夯土包砖台在夜色里静静矗立,只有沉在河底的两具尸体,成了这场突袭的唯一见证。
唬船继续逆流而上,两岸的芦苇荡渐渐被低矮的丘陵取代。
20:10,三公里外的黑暗里,阿勒楚喀要塞的灯火像几粒昏黄的星子,而12号烽火台就坐落在中间那座丘陵的顶端,石砌的台体在月色下泛着冷光,比11号砖台矮些,却占尽了居高临下的地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