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那年那时的青春 > 第385章 人生没有如果1

第385章 人生没有如果1(2/2)

目录

我认识一个叫小宇的男生,他是我大学时期的同学。小宇在大学期间主修的是计算机专业,但他却对写小说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独特的天赋。

毕业时,小宇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他成功地获得了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录用通知,这份工作不仅薪资待遇优厚,而且发展前景也相当不错。然而,小宇却陷入了犹豫之中。

因为他内心深处真正渴望的是全职从事小说创作,将自己的想象力和文字才华发挥到极致。但是,他同时也担心如果选择了写小说,可能会面临经济上的困境,无法养活自己。

小宇曾经跟我倾诉过他内心的矛盾:“我真的很纠结,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如果我选择了写小说,万一以后赚不到钱,那该怎么办呢?但如果我选择去公司上班,我会不会一辈子都后悔没有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呢?”

这个问题确实让人左右为难。一方面,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可以带来安全感;另一方面,追逐梦想又需要勇气和决心。小宇在这两者之间徘徊,难以做出决定。

经过长时间的内心挣扎和犹豫,他终于下定决心,踏入了互联网公司的大门。然而,这个决定带来的并不是轻松和自在,而是无尽的加班和疲惫。

每天,他都要在办公室里忙碌到深夜,回到家时早已精疲力尽,连洗漱的力气都没有,只能一头倒在床上,像一具失去灵魂的躯壳一样,瞬间进入梦乡。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与写作的距离越来越远。曾经那个充满激情和创意的他,如今却连小说本上的字都写得越来越少。生活的压力让他无暇顾及自己的梦想,只能将其深埋在心底。

直到有一次公司团建,大家聚在一起,尽情地享受着难得的放松时光。酒过三巡,他的话也渐渐多了起来。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紧紧地抱住我,喃喃自语道:“我常常在想,如果当初我选择了写小说,现在是不是已经出版自己的书了呢?”

我静静地听着他的倾诉,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背,给他一些安慰和支持。我知道,他心中的遗憾和不甘,是无法用言语来弥补的。

后来过了两年,我偶然刷到他的社交账号,发现他开始在周末写小说,还开了个公众号连载。他在最新的一篇推文里写:“以前我总纠结‘如果’,觉得选了一条路就错过了另一条路的风景。可现在我发现,我可以一边上班赚钱,一边在周末写小说。虽然累点,但我既不用担心里程碑的KPI,也不用放弃自己的梦想。那些‘如果’里的遗憾,其实都能在当下慢慢弥补。”

想起我外婆的故事。外婆年轻时是村里的文艺骨干,会唱歌、会跳舞,还会拉二胡。后来嫁给外公,生了三个孩子,每天忙着种地、做饭、照顾孩子,再也没碰过二胡。有次整理老房子,我们翻出了那把落满灰尘的二胡,外婆拿在手里,手指在琴弦上比划了半天,却没敢拉。她说:“几十年没碰了,肯定拉不成调了。要是当初我没放弃,现在是不是还能拉给你们听?”

可没过多久,外婆就报了村里的老年大学,专门学二胡。刚开始她拉得断断续续,手指也疼得厉害,可她每天都坚持练。现在每次去外婆家,都能听到她拉二胡的声音,有时候是《茉莉花》,有时候是《梁祝》。她拉完了,还会笑着说:“以前总想着‘如果当初’,现在才明白,只要想做,什么时候都不晚。就算年轻时没做到,现在补上,也挺好。”

人生就如同一场漫长的旅程,而我们则是这趟列车上的乘客。这趟列车没有返程的车票,也不存在中途停靠的站点,一旦启程,便只能一路向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