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第569章 告祭长陵

第569章 告祭长陵(1/2)

目录

祭祀祖宗是件大事,尤其是皇家祭祀。

更别说这是时隔五十余年,大汉列祖列宗,再享汉室香火。

所有人都十分重视。

由于曹魏行的是禅代之事。

所以前朝的宗庙社稷依然享有香火供奉。

就连日常的维护也不缺人。

但因为刘备这个汉帝是在成都登基。

而曹魏又不承认其政权的原因。

导致成都的宗庙里供奉有大汉的列祖列宗。

可长安的宗庙里却没有刘备和后来的刘禅的牌位。

而成都这边,同样也没有给刘备上庙号。

原因却和曹魏方面大有不同。

依照汉朝礼制,非功绩卓着者,不能上庙号。

所以两汉二十四帝,仅有七帝配享庙号。

刘备承继汉统,自然要恪守这个准则。

区区益州汉中二地,哪里配得上庙号。

所以直到原本历史上的蜀汉灭亡,都没有给他上庙号。

但刘谌却不这么觉得,若是没有刘备在益州打下一片江山。

这会儿的大汉早就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岂不知北方百姓,早就已经忘了大汉是什么样子。

哪里还会有自己的出现,又何谈兴复汉室?

所以刘备对大汉是有存续大功的。

这功劳虽然比不上世祖光武帝再造大汉,但其中的意义也是非凡。

一个庙号,这位昭烈皇帝是当得上的。

刘谌给自己祖父定的庙号是“烈祖”。

以彰显其延续汉祚,复兴汉室之功。

原本这件事是需要跟成都的重臣商量的。

但时间上多少有点来不及。

而在长安的姜维和张绍等一干重臣又唯刘谌马首是瞻。

这件事就这么顺利的定了下来。

至于刘禅,所有人都很默契的没有提。

于是刘备和刘禅的牌位就这么被送进了宗庙里。

大汉也在原本七位拥有庙号的皇帝基础上,多了一个烈祖皇帝刘备。

冬月初九,宜祭祀。

众人先是祭拜了宗庙,然后出长安,过渭水,来到太祖刘邦的长陵前。

行祭祀之礼。

“兴汉十年冬月初九。”

“孝玄孙谌。”

“谨以太牢之礼,治祭于太祖高皇帝陵前。”

“并祭世祖光武帝、烈祖昭烈帝于长陵。”

“伏惟三祖在上,神灵昭昭。”

“昔高皇帝斩白蛇而起。”

“灭暴秦,破强楚,定长安以成帝业。”

“垂统四百载。”

“光武帝起于南阳,扫王莽之乱,复汉室之祀。”

“定都洛阳,再造中兴。”

“祖宗之德,如日月昭天,江河行地。”

“庇佑蒸民,光耀千古!”

长陵前,张绍侧身而立,双手略带颤抖的捧着祭文宣读。

刘谌肃手而立。

姜维站在刘谌身旁稍微后半步的位置。

其余跟随刘谌来到长安的官员,则在身后分文武两行,按照官职由高到低排开。

“祖昭烈帝,中山靖王之后。”

“虽起于微末,未尝忘祖宗之业,尝怀匡扶之志。”

“值汉室倾颓,董卓擅权。诸侯割据,神器蒙尘。”

昭烈帝不忍汉祚倾颓,百姓涂炭。”

“奋而起之,兴兵讨贼。”

“赖祖宗之灵,贤臣之力。”

“于益州复立,再延汉祚。”

“然天不假年,昭烈帝骤然崩逝。”

“嗣皇帝禅于临危继统,不坠复汉之志。”

“登基四十载,未尝有片刻松懈。”

“内修政事,外御强敌。”

“在位四十年屡兴北伐之事,使曹氏逆贼闻大汉之名胆丧。”

“及至陛下,再继父祖之志,安益州,定汉中。”

“北伐克敌于陇西,大破逆贼于渭水。”

“终复长安故都,再瞻宗庙宫阙。”

“特祭于太祖长陵,以飨之!”

读完之后,张绍将祭文放在香火上的点燃。

伴随着袅袅青烟。

刘谌跪倒在长陵前,朗声说道:

“臣谌敬告天地神灵祖宗!”

“自汉统衰落至今,已近百年。”

“遥想长安旧日,宫廷巍峨,衣冠济济。”

“无不展示国家气象。”

“岂料先有董卓、李郭之乱。”

“后有曹氏篡位之逆。”

“使先帝之灵无所依归,祖宗陵寝不得安宁。”

“谌每念及此,未尝不椎心泣血。”

“登基以来,夙兴夜寐,不敢稍有松懈。终于兴汉十年再临长安。”

“今谌率文武群臣,整饬陵寝,重修宗庙。”

“奉太牢以告慰,陈俎豆而追思。”

“惟愿祖宗之灵,得以安息!”

“臣谌百拜顿首,尚飨!”(注1)

说罢伏身在地,行叩拜大礼。

钟鼓之声大鸣。

身后诸臣依次跪拜行礼。

再起身,姜维、廖化等一干老臣早已泣不成声。

直到这一刻,大汉才算是真的回来了。

多年夙愿,一朝得偿。

又有谁能够忍住心中的激情澎湃。

唯有化作泪水宣泄而已。

祭祀完毕之后,众人返回长安。

姜维和刘谌作别之后,立刻赶赴冯翊前线。

刘谌同样也闲不下来。

此时长安虽然已经在他的手上。

但整个雍州却没有完全被收回来。

更别说关中士族还各怀心思。

这些若是不能解决好,将来多半是要出问题的。

歇息两日之后,刘谌开始召见诸臣。

最先召见的是杨宜和杜白。

等刘谌梳洗打扮完毕后。

杨宜和杜白二人,已经在殿内等候。

杨宜作为夺取武功的第一功臣,以及弘农杨氏的族人。

自然是有资格被刘谌召见的。

至于杜白,则完全是看在杜预的面子上。

以及他关中杜氏的出身。

这两个人代表着两个盘踞在大汉百年以上的世家大族。

既然已经做出了投靠大汉的举动,刘谌自然要好好的利用一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