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人间如狱,我肉身成圣 > 第256章 裱糊匠(大章求月票)

第256章 裱糊匠(大章求月票)(1/2)

目录

演完全武行的父…君……爷俩儿,重新落座。

天启帝齜牙咧嘴的不住抽著冷气,提起茶壶给王文添上八分热茶,恭恭敬敬的请他喝茶。

王文没有去碰面前的茶盏,低垂著眼眸沉默以对,好一会儿后他才无声的轻嘆了一口气,开口道:“西北的军情,我去处理,你调配好粮草,火速支援西军以及被战火波及的百姓……”

天启帝张了张嘴,想挽留他好歹吃完朝正宴再走,可话到了嘴边,愣是不敢往外吐。

王文也没理会他的欲言又止,接著说道:“最近这势头不大对,可能会有很不好的事情发生,你近期不要外出閒逛、紧守宫闈处理朝政。”

“著重要挑选一员沉稳可靠的禁军將领,增强宫闈防守力量、严查宫门进出人员,尤其是不要准许任何乱七八糟的邪魔外道入宫!”

“皇城大內有国运龙气护持,只要你不出宫、不主动召见那些邪魔外道,它们就伤不了你……”

“我会请符籙三宗掌教轮番入京坐镇宫闈,你要像对待我那样去礼敬他们,关键时候,他们能救你一命、保你柴周江山不失。”

“若是遭遇不可力敌的紧急情况,宫中存有一尊我的开光神像,你將其请出来,奉上一柱清香、默诵我名,我会分神回来坐镇。”

“还有朝政,你也须得再上心些,国朝兴盛、百姓安居乐业,国运龙气才能护你周全,倘若国朝衰败、百姓水深火热,国运龙气就是一层一戳就破的窗户纸,挡不住那些成气候的邪魔外道。”

“淮南江南那边不需要你过多操心,但你该施恩也还得施恩,他们认可你是他们的君主,你才是他们的君主,倘若他们不认可你是他们的君主,他们的愿力便不会庇佑你……”

“《易经》有云:『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我不知道世间是否真有那遁去的一、是否真有奇蹟,但倘若它真的存在,我想一定是天下一心、眾志成城!”

冗长的一席话说完,王文终於端起手边的茶盏,抿了一口。

不算多语重心长的语气,却令天启帝莫名红了眼眶。

『父皇母后再世在时,都不曾如此为我计……』

他心中默默的想到。

王文放下茶盏,平平淡淡的说道:“西军虎符予我,我即刻动身赶往西北。”

天启帝抬头看他,几度欲言又止后,还是硬著头皮说道:“太师,西北军务再急也不急於这一时,您为国朝夙兴夜寐、东奔西走,倘若我连餐饱饭都不留你吃一顿……我心难安!”

王文目光复杂注视著他,迟迟不发一言。

就在天启帝快要顶不住他的压力,即將开口认错之际,王文终於开口了:“你知晓寻常百姓家,要將一个这么大的婴孩,养成能披掛上甲冑、拿起兵刃戍守边关、保家卫国的男儿汉,需要经歷怎样的艰辛、流下多少汗水吗”

他双手比画著尺余长的长度,轻声问道。

天启帝愕然的望著他,旋即眼眸低垂、默然无语。

王文接著说道:“你知晓一场溃败,会战死多少能披掛上甲冑、挥得动兵刃的好儿郎吗”

天启帝不敢答,也不知该如何作答。

王文轻轻拍了拍他单薄的肩膀,放缓了语气说道:“我知晓你们这些人视百姓如草木,死一万只是个数字,死十万、百万也只是个数字,这或许不是你的错,但这是不对的……”

“你人不坏,可要做一个好皇帝,还得学学怎么把自己当成一个人,也把旁人都当成人。”

“至少……要拼尽全力,然后才能理直气壮的对自己、对旁人说上一句『我真的尽力了』。”

天启帝听到这里,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兵荒马乱的傍晚,刘知恩接他入宫面见太师之时,在马车上说过的那一句:“王大將军比朝中那些张口仁义道德、闭口道德仁义的大人们,更拿我们这些残缺的奴婢当人看”。

他忽然就明白了,为什么刘知恩那小东西明明也就只见过太师几面,却死心塌地的明里暗里的为太师说话办事。

也忽然就明白了,太师为什么能成圣人……

“太师的教诲,我定铭记於心,绝不敢忘怀!”

天启帝心悦诚服的叉手道,而后起身快步走出暖阁,取回西军虎符,双手奉於王文:“西北之军民,便託付太师了!”

王文收起虎符,淡淡丟下一句“我自当竭尽全力”之后,身形便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了暖阁之內。

天启帝愣了许久,才无力的跌坐在椅子上,目光没有焦距的望著暖阁大门。

適时,一个生得星眉剑目、面目轮廓少见硬朗,身穿蟒袍的大太监,怀揣著一册文书微微躬身步履沉著的走入暖阁內,在天启帝身畔低声说道:“官家安心,那逆臣已经走了……”

天启帝怔怔的抬起头,意义不明的望著这个以往颇为得力的宦官。

硬朗大太监被他看得莫名心慌,当下便单膝跪地,叉手鏗鏘有力的说道:“奴婢护驾不力,令官家受此委屈,万死难赎其咎!”

皇宫大內里能混出头的,就没有蠢人。

这个硬朗大太监就是绝顶聪明的聪明人,聪明到清楚自己就是官家用来制衡刘知恩的棋子,所以凡是与刘知恩沾边的人和事,他都必须要反对,哪怕是不能明著反对的人和事,他也必须要表露出不满的態度来。

天启帝默默的將目光投向他怀里的文书,声音有些嘶哑的轻声问道:“这是什么”

硬朗大太监立马双手將文书呈给天启帝:“回官家,此乃那逆臣要的宫中內侍人数……”

他顿了顿,异常知情识趣的低声道:“官家放心,这份奏表上的人数,奴婢悄悄削减了一半,纵是叫那逆臣拿了去照此削减人数,也绝不会墮了天家体面!”

天启帝默然无语的翻看著文书,却被文书上那个削减了一半仍显触目惊心的数字,深深刺痛了双眼。

他去岁立后、妃嬪有三,膝下唯有两个公主和一个不满周岁的皇子,而后宫当中除了他这一家子之外,便只有几位先帝的老太妃。

他这还是第一次知晓,宫中服侍他们这十来个人的,足足有近四万內侍!

天启帝合上文书,闭上眼睛声音低沉的呼喊道:“来人!”

两名孔武有力的大內侍卫按刀入內,叉手行礼。

天启帝轻轻挥手道:“將这不知所谓的狂徒叉下去,仗毙!”

“喏!”

两名大內侍卫大声应诺著,如狼似虎的扑上来,將满脸愕然、不知所措的硬朗大太监按在地上,往暖阁外拖……他们不爽这个小人得志的狗东西很久了!

硬朗大太监被拖行了一段距离,才陡然醒悟过来,官家这不是在嚇唬他、敲打他,而是真要把他乱棍打死,登时就嚇尿了,慌忙哀声求饶:“官家饶命、官家饶命啊……”

天启帝就像睡著了那样,闭眼抱著文书倚在太师椅內不为所动。

直到硬朗大太监將要被拖出暖阁大门时,他才轻声开口道:“罢了……”

两名大內侍卫立刻停下脚步,按著硬朗大太监等待天启帝的下一步指示,硬朗大太监则是拼命的挣扎著给天启帝磕头谢恩。

天启帝挥手:“不用谢朕,饶你一命的是太师而非朕……打入皇庄担粪,永不擢升、永不外放!”

硬朗大太监心头苦得如同吃黄连,却不敢多言半个字儿,只能磕头谢恩。

待到两名大內侍卫將其拖出暖阁之后,天启帝才睁开眼,正了正坐姿轻声呼喊道:“来人。”

一名小黄门瑟瑟发抖的应声入內:“官家。”

天启帝:“传旨司礼监,彻查宫中所有內侍人数,擬定裁撤半数內侍,发放路费与安家费遣回原籍,由司礼监开具路引,著地方官府妥善安排这些內侍……”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片刻,思虑周全后补充道:“不愿归乡者,可前往艮岳皇庄颐养天年,除路费与安家费之外,每人拨发田地五亩安身立命,直至其百年之后,收归皇庄!”

“著司礼监儘快擬定章程,呈报朕审阅!”

小黄门鬆了一口气,叉手行礼:“喏!”

小黄门刚刚退出暖阁,天启帝再次轻声道:“来人!”

又一名小黄门躬身入內:“官家。”

天启帝:“传朕口諭给户部侍郎邱信,明日大朝会提议晋威武郡王兼太师王文,为淮王兼国师加驃骑大將军,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喏!”

天启帝:“来人!”

“官家。”

天启帝:“擬旨,淮王王文,匡扶社稷、公忠体国,挽狂澜於既倒、扶大厦之將倾,特赐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假节鉞用天子鑾驾!”

“(咕嘟)喏…喏!”

天启帝:“来人!”

“官家。”

天启帝:“传旨礼部尚书季节,增郊祭(古来最高祭祀等级的国祭,分春夏秋冬四祭)……中元祭,亲祭(天子)六引(朝臣),神主黄山府君!”

“喏!”

天启帝:“来人!”

“官家。”

天启帝:“传旨礼部尚书季节,整备仪仗、起草祭文,护送朕之衣冠,赶赴黄山光明顶行封禪大典!”

“喏!”

天启帝:“来人!”

“官家。”

天启帝:“传旨给户部尚书周铭、兵部尚书蒋义,速议西北战事,筹措粮餉、振奋军心!”

“喏!”

天启帝:“来人!”

“官家。”

“传朕口諭给右丞余深,明日朝会提议淮南江南免赋降恩、抚慰百姓……”

天启帝有条不紊的逐一颁布诸多政令,在心头低低的呢喃道:『太师,朕不会让你失望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