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养鸡养鸭(2/2)
所以,他们才大老远的挑着鸡崽、鸭崽来卖,希望能卖上个好价钱。
事实也如同这父子俩猜想的一样,他们刚刚将装鸡崽、鸭崽的筐子放下,就被村里的妇人们围住了,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
蒙小华也好奇的走了过去。
走近以后,她才发现,这父子俩不仅带了鸡崽、鸭崽来卖,筐子上还牵着两头小牛犊子。
见到蒙小华到来,冯婶儿在人群中冲她招手,开心的喊道:"华儿,快来,他家的鸡崽、鸭崽看起来都不错,你要是想买,我帮你挑。"
以前家里日子不好过,全指望着养的家禽补贴家用,冯婶儿也就被逼出了一双火眼金睛,挑得小崽子特别好养活,不仅没什么生病的,而且长得又肥又大,让村里人羡慕得不行。
冯婶子本来就和蒙小华关系好,又在工坊里做工,当然要主动帮助蒙小华一点。
蒙小华也不拒绝,来到冯婶儿身边笑着道:"好啊,待会儿就麻烦婶子帮我挑些鸡崽子和鸭崽子,我家的的鱼塘正好能养鸭子。"
比起村里这些妇人来,来自后世的蒙小华在挑鸡苗和鸭苗这件事上,确实不如村里这些的老嫂子们。
从小石村流过的小溪,前些日子被村里人将溪边的芋头挖了个干净,如今又恢复了平静,正适合用来养些鸭子。
因此,看到有鸭崽子,许多妇人都有些心动。
鸭子长得快,长大后不管去镇上换钱,还是养着下蛋,对家里来说多少是个进项。
卖鸡崽的父子中老的五十出头,一脸精明相,见众人凑在一起,大声喊道:"诸位放心,我长年做这生意,带来的鸡崽、鸭崽都是上等的货色,特别好养活,你们只管挑,绝对没毛病。"
话落,他就揭开了竹筐上的盖子。
村里的妇人们纷纷探出手去,在竹筐里挑拣起来。
冯婶儿倒是不着急,看向蒙小华问道:"华儿,你打算买多少苗子?"
蒙小华想了想道:"小鸡有二三十只就够了,我家的鱼塘大,小鸭要五十只,我还想把这两头牛犊子买下来。"
如今家里人口多,对肉类的消耗比较大,虽然她能从商城中兑换,但还是有必要自己养一些用来掩人耳目。
而且,说实话,蒙小华猜测商城里的各种肉类应该都是如前世超市里供应的肉类一般,被集中养殖出来的,吃起来确实没有原生态的肉香。
所以,蒙小华打算多养些跑山鸡、走地鸭,专门给自家人吃。
而买牛犊子,则是家里的地实在太多了。
如今到了农忙时节,家里养的一头牛根本忙不过来。
本来她都打算去县城里看看能不能再买一头牛回来,不曾想今天遇到了卖牛犊子的,干脆就买下来算了。
"好,鸡崽、鸭崽我帮你挑,只是这牛犊子,你就要找人来帮忙看看了,这个我没办法帮你。"
蒙小华点点头表示明白,打算待会儿让老爹带家里的几个老人来瞧瞧牛犊子。
冯婶儿说完,就蹲下在筐子里开始挑鸡崽、鸭崽,没一会就挑了三十只小鸡崽子出来。
蒙小华看着冯婶儿挑出来的鸡崽个个格外精神,只觉得满意。
冯婶儿正要换个地方,继续帮蒙小华挑鸭崽子的时候,挤在人群里挑鸡崽子的钱桂芬却不乐意了。
转头对冯婶儿阴阳怪气的道:"姓冯的,你自己不买,在这里给人当狗腿子干什么,显得你会挑似的,这里的鸡崽、鸭崽哪只不好,用得着你挑?"
在钱桂芬眼里,筐子里的鸡崽、鸭崽长的都一样,哪里用得着挑。
而且,冯婶儿明显是帮着蒙小华,让钱桂芬心里十分不爽快。
其他人虽然没说话,但是心里也多多少少有些不乐意。
村里人都知道冯婶儿会挑鸡崽子、鸭崽子,她把好的挑走了,剩下的不就是容易生病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