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和老领导的对话(1/2)
“不错啦,这屋里连暖气都有,冬天冻不着,夏天热不死,已经算顶好的了。当然,我不能和你比,你家里的物件儿一应俱全,那是应该的。”老领导自嘲的笑了笑说道。
“早知道,我就申请搬您隔壁来住了,可惜啊,住在这里的人都要通过政审,就我这身份,还住不进来。领导,要不您搬我隔壁去住吧,那边条件好些,而且您也知道,我是个好嘴的,吃的东西肯定比一般人要好。更关键的,我要是遇到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向您请教。”
李旭东前面说的话都是铺垫,只有最后一句才是重点。
“听说最近没什么人上你家了,那你最近在干什么呢?班不上班,还想辞职,真想不干工作啦?”领导问道。
“外交工作谁干都行,又不缺我一个,再说您还不知道我?就我这受不得委屈的性子,除非当一把手,否则就要用道理把我说服,想用命令的方式,我接受不了。”李旭东说的句句都是大实话。
“你家里还好吧?缅甸那边都处理完了?”
“劳您挂念,家里一切都好。至于缅甸那边,好像还行,长河基本上站稳了,下一步就是引进一些机器设备,让治下的人民吃得饱穿得暖,做到兜里有钱心不慌。”李旭东说道。
“你小子是个能折腾的,可惜生晚了一个时代。最近别乱跑,而且你的工作还是要做的,安安心心的上班,平平安安的下班。上次你给我们引进了一条钢材的生产线,这就很不错嘛。我们想要提高生产力,就必须要引进国外优秀的设备。”
“嗯,您说的是。这次布什,就是那个美驻华的联络官,他又找上我了,说是老美那边要清理一批高能耗低价值的纺织器材,我让他回国联系好之后再来找我。如果这批设备能够引进来,应该可以安置数万名职工工作。”李旭东平静的说道,丝毫没有表功的意思。
“哦?你为什么不把这批业务交到你儿子手上呢?缅甸初定,不是更需要工作岗位么?”领导问道。
“一个原材料都不足的国家,拿着这批设备有啥用?再说我是华夏的公民,自然要为华夏考虑。咱华夏地大物博,棉、麻、丝都能大量出产,原材料足足的,没必要便宜了国外那些人。领导,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和美方谈妥之后,国家可以召回来一批当年主动下乡的知青。”李旭东提议道。
“你说的这个我理解,你同情那些年轻的知青同志,可知青下乡是既定国策,你跟我说不着,难道你最近在报纸上见到过我?”领导也有耍赖的时候。
“哼,以现在的人口来计算未来的三十年,如果咱们不实行计划生育的话,咱们的粮食不仅年年要进口,而且适合耕种的土地也会越来越少。领导,不是我危言耸听,咱们国家的历史悠远漫长,耕种文明早已深入了人民群众的骨髓。可是我们的很多土地早已经耕种了千年,土地的有机质早已经消耗殆尽,我们迫切的需要养地,这意味着土地不能继续耕种,否则,到了我们子孙的手里,他们将无地可用。”
“不是说化肥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地的肥力吗?咱们相信科学,这总错不了吧。”领导将信将疑的说道。
“您别把化肥看得太高了。化肥是什么,是化学合成材料,即使能提供庄稼所需要的氮氨磷钾等元素,但其本身自带的那些化学元素,植物根本消化不了,过多的使用,只会使土地板结。咱们的社科院顶着个社科院的名头,一天到晚正事不做,整日里不是研究哲学,就是研究历史,怎么就不好好研究科学呢?”
“你说化肥不能长期使用,有什么科学依据吗?”领导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想要驳斥他人,就必须拿出证据来。
“领导,您这话可就问住我了,我家才研究农药化肥不久,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数据,但是已经有成果证明了长期过度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的结构遭到破坏,长期依赖化肥易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元素失衡,其他微量元素(如锌、铁)因无法被及时补充而缺乏。而且化肥会导致土地里的重金属超标,还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李旭东这话没毛病,这年月,大夏天集体灭蚊,不管是单位还是街道,家家户户都统一领取浸泡过敌敌畏的油纸,而且统一时间,当听见空袭警报的时候,千家万户集体点燃油纸熏蚊子。中不中毒?没那概念,只怕熏不死蚊子。
至于土地需要休养生息,那就更不可能了。化肥都还没有普及,好些农民朋友还不知道化肥是干什么用的,只要土地有所产出,哪里管得了那么多。
“小李啊,当初你毅然决然的选择留在内地,不是去香江、阿美莉卡生活,我就知道你是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我知道,凭你的才干,无论在哪里,你都可以生活得很滋润,但你没有选择享受,而是陪着我们这些老家伙一起改变华夏的环境,所以我今天郑重的向你说句‘谢谢你’。”
老领导没有继续按照之前的话题说下去,而是转换了话题继续说道:“这些年你走南闯北,远赴重洋,想必内心对华夏的建设现状相当的失望吧?你也看见了,内地现在就是这个样子,一切以政治挂帅。上面领导不放权,我们也很难有所作为。”
“领导,我可没有向您抱怨什么啊,咱们国家虽说一穷二白,但好在人心比较齐,只要引导的好,大事没有,小事不断倒是真的。这些天我一直在研究咱们国家的国情,得到了几个结论,赶明儿我拿给您看看我写的论文,不敢说能解决大部分矛盾,但至少能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您要是有空,就帮我指点指点。你是知道我的,文不成,武不就,做事就凭大胆二字。”
李旭东笑嘻嘻的看着老领导,谁都明白,现在已是多事之秋,有些事情该未雨绸缪了。
“小李,回去吧,你安心写你的论文,写好了再交给我。在我没通知你之前,你什么事都不要管。好些事情你还不了解,内地也不是国外,我们要稳定,要团结,更要活泼健康。”领导的话语重心长。
“嘿嘿,好的,我知道了。在您这里混一顿饭,您不会赶我走吧?我可是带着礼物来的。”李旭东扬了扬手中的鎏金象鼻说道。
“滚蛋,我这里没你的饭食儿,小子啊,戒骄戒躁,你该回家回家,记得少出来显摆,有用得着你的时候。”领导可不管李旭东手里拿着什么东西,照样不近人情的挥了挥手。
“领导,这玩意儿我要拿到国外去,少说能换五十万美元,您真要赶我走?”李旭东不死心的说道。
“去吧,你的表现我们都看在眼里了,你为国为民做出的努力我们都知道。没什么事的话,你就回去吧。”老领导依旧不松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