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你知不知道这份东西,意味着什么?(1/2)
想到了这里,白杨心中那股因为接收庞大信息流而带来的疲惫感,仿佛都被这股澎湃的成就感冲刷得一干二净。
他深吸一口气,将纷乱的思绪重新收拢,目光再次落在了面前那张空白的稿纸上。
计划已经有了雏形,接下来,就是将脑海中那座巍峨的技术大厦,一砖一瓦地,用这个时代能够理解的语言和图纸,完整地复刻出来。
这绝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
系统灌输给他的,是完整、成熟、且经过了后世几十年迭代优化的最终成果。
而他现在要做的,不仅仅是简单的“默写”,更是一次“翻译”和“降维”的过程。
他需要将那些基于未来几十年后材料学、计算机科学和空气动力学成果的设计,转化为以当前国内工业基础能够实现,或者说,踮起脚尖、努努力就能够得着的技术方案。
他需要将那些复杂的控制算法,用这个时代工程师能够看懂的逻辑语言重新梳理。
他需要将那些先进的复合材料配方,拆解成基础的化学元素和工艺步骤,让国内的化工厂能够按图索骥地进行试制。
这是一个浩瀚如烟海般的工程。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白杨几乎是将自己整个人都“锁”在了办公室里。
办公室的门很少被推开,除了林慧每天会定时进来送饭、换上新沏的热茶之外,再无人打扰。
整个研究所的人都知道,白所长一旦进入这种“闭关”状态,就意味着又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项目。
窗外的天色,从明亮到昏黄,再到深邃的墨蓝,周而复始。
办公室里的灯,却始终亮着。
稿纸在桌上堆起了一沓又一沓,废掉的图纸被揉成一团,扔满了脚边的垃圾桶。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墨水味和茶叶的清香。
白杨时而伏案疾书,钢笔的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蚕食桑叶般急促而绵密。
一行行工整的公式,一个个精密的参数,一个个复杂的结构示意图,就在他的笔下流淌而出。
时而,他又会停下笔,靠在椅背上,闭目沉思。
他的大脑,此刻就像一台超大功率的计算机,无数的数据在其中飞速地碰撞、计算、优化、重组。
他仿佛能“看”到那巨大的叶片在不同风速下的受力分布,能“听”到发电机内部轴承转动的细微声响,能“感知”到电流通过变频器时的每一次脉动。
这种将未来科技带到现实的感觉,让他沉醉其中。
林慧每次进来,看到的都是这样一幕。
白所长明明就坐在那里,身影被台灯的光晕笼罩,显得有些单薄,但她却总感觉,他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强大气场,仿佛他所在的这间小小的办公室,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她不敢出声打扰,只是轻手轻脚地将饭盒放下,又将凉透的茶水换掉,然后悄悄地退出去。
时间,就在这紧张而又专注的氛围中,悄然流逝。
终于,在第三天的下午,当夕阳的余晖将窗棂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射在办公室的地面上时,白杨落下了最后一笔。
他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那口气息悠长而浑浊,仿佛将这三天三夜积攒的所有疲惫,都一并吐了出去。
他靠在椅子上,揉了揉有些酸胀的太阳穴,又捏了捏因为长时间握笔而有些僵硬的手指。
连续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让他的脸色看起来有些苍白,眼中也布满了细密的红血丝。
但是,他的眼神,却亮得惊人。
在他的面前,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厚厚的一摞文件。
最上面的一份,是总报告——《关于我国发展兆瓦级大型风力发电产业的可行性分析及初步规划》。
《永磁直驱同步风力发电机设计原理及制造工艺详解》
《大尺寸变桨距柔性叶片空气动力学设计及复合材料应用》
《基于双PWM控制的变速恒频并网系统技术方案》
……
每一份,都厚重如砖。
这些,就是他这三天三夜的全部心血。
他没有立刻起身,而是静静地坐了片刻,让自己的精神从那种高度集中的状态中慢慢缓和下来。
他端起桌上已经有些温热的茶水,一口气喝了个精光,干涸的喉咙得到滋润,整个人才感觉又活了过来。
看看墙上的挂钟,指针已经指向了下午四点半,快要到下班的时间了。
白杨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拨通了林慧的办公室。
“林慧,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好的,白所。”电话那头传来林慧清脆干练的声音。
不到一分钟,办公室的门就被轻轻敲响,林慧推门走了进来。
“白所,您找我?”她看到白杨虽然面带倦容,但精神却异常亢奋,便知道,“闭关”应该是结束了。
“嗯,”白杨指了指桌上那高高的一摞资料,“这些,是我刚整理出来的东西,你拿去处理一下。”
林慧走上前,当她看清楚最上面那份文件的标题时,瞳孔不由得微微一缩。
“风力发电?”她有些惊讶地念出了声。
作为白杨的秘书,她对国内外的各种前沿科技动态,都有着相当的了解。
风力发电这个概念,她并不陌生,但印象中,那还停留在一些小型、实验性的阶段,发出来的电,也就够点亮几个灯泡,或者给偏远哨所的电台供供电,完全上不了台面。
可白所长这份报告的标题里,赫然写着“兆瓦级”、“大型”、“产业”这样的字眼。
这……这完全是另一个维度的东西了。
“对,风力发电。”白杨点了点头,语气平淡:“你把这些资料,全部拿去复印三份。注意,要用所里保密等级最高的复印室,全程你必须亲自盯着,不能让任何无关人员接触到。”
“复印好之后,一份按照最高机密等级,在我们所里的档案室存档。”
“一份,留给研究所技术委员会,让他们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先内部学习消化。”
“最后一份,也是原件,给我送到办公室来。”
白杨的安排条理清晰,滴水不漏。
“我明白了,白所!”林慧立刻意识到了这份资料的极端重要性,她的表情瞬间变得严肃起来,郑重地应道。
她小心翼翼地抱起那厚重的一摞文件,只觉得手臂一沉,这份物理上的重量,似乎远不及它所代表的技术份量。
“白所,那您先休息一下,我马上去办!”林慧说完,便抱着资料,转身快步离去。
办公室里,再次安静了下来。
白杨看着林慧离去的背影,满意地点了点头。
而这边,等林慧离开了办公室后,白杨拿起桌子上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熟练地拨出了一串烂熟于心的号码。
电话线的那头,是位于四九城核心区的第一机械工业部大楼。
“嘟……嘟……咔哒。”
电话只响了两声,就被接了起来,一个沉稳而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
“喂,我是周启明。”
正是第一机械工业部的周部长。
此刻的周部长,心情相当不错。
他刚刚处理完关于第四代战斗机专家组前往沈飞的一系列后续事宜,才接到下属从沈飞那边打来的汇报电话。
电话里说,研究所的专家团队,由李卫东带队,已经顺利抵达沈飞,并且在当天下午,就马不停蹄地和厂里的技术人员召开了第一次技术对接会。
李卫东他们那股子雷厉风行、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半用的拼命劲头,让沈飞方面大为震动,也大受鼓舞。
这个开局,堪称完美。
挂掉电话的周部长,正端着搪瓷缸子,惬意地喝着茶,心里盘算着,等项目正式走上正轨,一定要找个机会,好好地给白杨,给他们整个研究所,请一次功。
没想到,说曹操,曹操就到。
桌上的红色电话机,突兀地响了起来。
他一看那特殊的线路指示灯,就知道是保密线路,心里微微一动,接起了电话。
“周部长,是我,白杨。”
听到是白杨的声音,周部长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哈哈,白杨同志,我正念叨你呢,你的电话就打过来了。是不是想问问李卫东他们到沈飞的情况?”
“我跟你说,你派出的这支队伍,可真是虎狼之师啊!刚到地方,连口水都没顾上喝,就把沈飞的同志们拉着开会了,这股劲头,好!非常好!”
周部长以为白杨是打电话来询问前线战况的,正准备好好地夸奖一番。
然而,电话那头的白杨,却没有接这个话茬。
“周部长,李卫东同志他们的工作作风,我信得过。我这次打电话给您,是想汇报另一件事。”
“哦?”周部长闻言,微微有些意外,放下了茶杯,身体也不自觉地坐直了一些,“什么事?”
“我们研究所,最近出了点小成果。”白杨的语气依旧波澜不惊:“一项全新的技术,我觉得,可能对国家目前的能源战略,会有一些……补充作用。”
“新技术?”周部长精神一振。
从白杨嘴里说出来的“新技术”,分量绝对非同小可。
“涉及到哪个领域的?”周部长下意识地追问道。
“关于风力发电的技术。”白杨直接给出了答案。
“风力……发电?”
周部长听到这个名词,顿时一怔。
他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发电,他当然知道,这是工业的血液,是国家发展的命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