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上班路上约惊喜(2/2)
“请问我们公司的申请转户,哪天可以办好?”于永斌关心的询问道。
“于同志,你这属于同行同城转户,审批会相对很快,最多三个工作日完成。完成后会电话通知您你那边网点开户留印鉴。”工作人员礼貌地说。
于永斌连连道谢:“太好了,谢谢!”
出了银行,于永斌看了看手表:“现在还早,我们去曙光照相馆吧,我知道那里冲洗照片又快又好。”
江春生点头同意。二人驱车来到城中最大的国营曙光照相馆。国营曙光照相馆位于临江市中心,是一座颇有年代感的老建筑。橱窗里展示着各种风格的照片,从黑白到彩色,从肖像到风景,从证件照到艺术照一应俱全。
走进照相馆,接待柜台后坐着一位老师傅,戴着眼镜,正在仔细地整理一叠照片。
“师傅,您好。我想加急冲洗一个胶卷。”江春生说着,从包里取出昨天用的胶卷。
工作人员接过江春生的胶卷,检查后说:“正常冲洗要三天,加急的话明天下午能取,但要收加急费。”
江春生考虑到照片必须要让队领导在审批劳务合同时看到,这样才能更直观地看到拟合作的劳务队伍在道路施工工地施工的情况,便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没问题,就加急吧。”
江春生付完款,拿到取照片的凭证和票据后,两人离开了照相馆。
回到“楚天科贸”,孙琪已经打印好合同回来了。她自豪地将六份合同文本,整齐的放在桌上:“于总,我检查了三遍,保证一个错字都没有!”
江春生拿起一份仔细阅读,果然打印的格式正确,条款清晰,与他手写的草案完全一致,他满意地点点头。
“打印得很完美,连标点符号都没错。”江春生称赞道。
孙琪听到这话,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我核对了好几遍呢!”
江春生将四份合同收进提包,多余的两份留给了于永斌。这时,墙上的时钟指向了十二点。
“走吧,老弟,我请你去对面上次那家小店吃个便餐。”于永斌拍拍江春生的肩膀。
“这样吧!老哥,我也不跟你客气,我们两人单纯就是吃一碗面条解决问题。”江春生直率的要求,“我要快点赶回项目部。”
“听你的!”于永斌爽快的答应。
饭后,江春生与于永斌告别:“老哥,我就先回项目部了,在红星竹器厂等你们。下午等签完合同,我还得连夜把合同送到金队长家,尽快安排盖章生效。”
于永斌表示理解:“放心吧,我们最晚四点左右到。”
回项目部的路上,在经过项目工地时,江春生特意放慢车速。
早上来“楚天科贸”经过襄松桥时,他看见周永昌的一帮人员,正在景康义的指挥下绑扎桥面铺装的钢筋网。因为着急办事,他没有减速就快速的骑过去了。
现在,他注意到上午还在施工的工人们,此时都没有来,应该还是午饭和片刻的休息时间。
然而,在南端桥头老桥和新桥的结合处,一个熟悉的身影蹲在那里忙碌着。
江春生停下自行车,推车走近:“牟师傅,怎么你一个人还在忙啊?中午也不休息?”
牟进忠抬起头,露出惊喜的表情:“江春生!你怎么这时候来了?”他手里拿着电工工具,身旁地下放着一个更加陈旧的白色帆布工具包。
“我刚好从这里路过,要去城东。”江春生解释道,看着牟建忠手上的活计,“怎么,电路有问题?”
牟进忠用袖子擦擦额角的汗:“老毛病了,配电箱继电器接触不良。我趁他们休息,换个触点。”
“牟师傅,这边快要结束了吧?”江春生想起前几天听钱队长说,四月底前,襄松桥加宽工程必须竣工。
“刘队长说这项目月底就竣工,大家现在都在赶呢。”牟进忠一边拧着螺丝一边道。
二人寒暄了几句近况后。江春生告别牟进忠,骑上车继续赶路。
春风拂面,带来道路两旁的鱼塘的湿润气息。他心中盘算着项目部的人员安排,心想,这牟进忠可是一个任劳任怨、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好人,去向金队长建议,趁襄松桥项目结束,把牟进忠要过来。
江春生默默的蹬着自行车,在不知不觉中,回到红星竹器厂。
项目部的一排办公室静悄悄的,八个门都紧闭着,王万箐还没回来。江春生将自行车停靠在走廊边,打开了自己的办公室门。
前面的207国道上,不时有车辆驶过,传来阵阵发动机轰鸣和喇叭声。
江春生给自己泡了一杯茶,茶叶是王万箐从她自己家里拿来的,碧绿碧绿的挺不错。他从提包里拿出电大教材,静静学习起来。偶尔有麻雀落在南边的窗台上,啾啾几声又飞走,为午后的宁静添了几分生机。
两点刚过,走廊上传来了脚步声。王万箐兴高采烈地走进办公室,一股雪花膏的香气随之飘来。
“江春生,你看姐给你带什么来了?”她将一个蓝色扁盒放在桌上,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
江春生看见盒子上的计算器图案,顿时眼前一亮。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装,取出那个用透明塑料膜密封的黑色计算器。键盘上的标识显示它不仅有基本计算功能,还有三角函数、指数对数等高级运算功能。
“王姐,这太贵重了……”江春生有些过意不去。
王万箐摆摆手:“答应你的事就得办到。这计算器功能强,对你工作和学习都有帮助呢。”
江春生抚摸着计算器光滑的表面,心中想的却是终于可以回赠朱文沁一个更好的计算器了。她可是把她自己父亲送的礼物都转赠给他,这份深情厚谊他不仅一直记在心上,而且还耿耿于怀。
“谢谢王姐,真是太感谢了!”江春生连声道谢。
王万箐见他正在学习电大课程,不便多打扰,忍不住调侃一句:“你太刻苦了,这么拼命进步,还让不让其他人活了?”说罢,便呵呵笑着转身走出了办公室,一股雪花膏的清香,依然在江春生的鼻尖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