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你要做风清扬,还是岳不群?(1/2)
第553章你要做风清扬,还是岳不群
按照以往的问界项目,断不会在剧本第一版还没有出来,就开始这么大场面、大规模的营销、造势。
但这部名为电视剧,实为“文化资源平台”的项目投资之大、战略意义之重,都叫参与各方不得不打起精神来,从立项就开始造势和宣传。
拍摄周期不会短,那营销周期也要相应延长,在今天立项发布会的一鸣惊人之后,会不断放出选角、剧情、人设、服装、絮等等令观众瞩目的细节。
从7号开始,微博出现新话题组、智界视频也在首页开辟了单独页面专区,专门用于《太平书》的宣传。
专区上传了第一条视频,也是前几天在拍摄定妆照时简单制作的女剑客第一弹,主要内容是利用顶流女演员刘伊妃“打窝”制造宣传噱头,然后逐渐为观众解开剧集的神秘面纱。
《顾楠的剑锋划破两千年,你们想先听哪个朝代的故事》
视频中,刘伊妃身穿红色传统中式长袍,袍身带有精致的暗纹装饰,领口处露出白色里衣,整体剪裁端庄大气。
她手持一柄长剑,剑柄为红褐色并配有红色流苏,剑身表面可见金色文字装饰。
整体画面为红黑配色,凸显其英气飒爽的气质,妆容也极淡、略微偏中性,似乎是为了接下来揭示的女主角身世问题。
男魂女身是全剧比较核心的设定,也相当于给这个长生之人上了一个“基因锁”,从客观上保证了孤独经过漫长历史这个命题。
视频后是一段介绍访谈,柳妍和刘伊妃干脆在路老板的办公室沙发上拍了段访谈。
旅游卫视的美女主持先开场介绍:“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太平书》的幕后沙龙,从今天开始,我们会定期在问界视频的首页专区、心浪门户、微博话题发布10-20分钟的剧集相关视频。”
“视频会邀请我们的主演、导演、历史学家、编剧等所有和这部剧集有关的主创和工作者们,请他们一同来分享《太平书》创作的幕后故事。”
“好,今天是第一期,我们邀请到本剧暂定的第一位演员,扮演女剑客顾楠的伊妃。”
小刘出现在视频中,弹幕开始疯涨。
“伊妃,昨天你的几张定妆照已经走红了哈,有很多有趣的表情包和二创,发布会时间有限,和我们再聊一聊这个女主角吧。”
“朋友们好!”刘伊妃对着视频抓了抓手算打过招呼,在视频中介绍道:“我的角色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用英文讲应该说是一位outsider,有一种既在其中,又在其外的视角。”
字幕配上了中英文双语,会在推特、ytube和韩日的网络同步传输。
“这个outsider有双重的含义,第一重是从现代穿越到古代,本身就是一个时空的外来者。”
“第二重是男魂女身,在那个时代,这又是一种性别身份的外来者,在表演上的难度也会非常大,我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这种性格和性别上的细节。”
柳妍点头:“听说伊妃和路导还会有一段对手戏。”
“可以说是对手戏,但其实我们扮演的是一个人。”小刘笑道:“他会扮演我的男子前身,有极短的戏份,穿越后他的灵魂……”
“穿越后我们在这具身体中融合了,他就是我,我就是他。”
刘伊妃被洗衣机在家讲荤段子讲习惯了,本想说“他的灵魂进入我的身体”,幸好及时止住话头,不然“顶流女明星节目中开黄腔”就要抢了这部剧的风头了。
柳妍惊奇道:“这个说法挺有意思,有点像一首元曲里写的——”
“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是吧”
小刘捂嘴笑道:“感觉柳妍在骗弹幕,这是不是跟你的kpi挂钩”
视频并非直播,但这句话之后智界视频上的“杀路狗”已经开始刷屏了。
今天这一期主要就是接受女主角的这个最大特色,刘伊妃继续解释道:“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设定,顾楠这个角色才会无论身处何处、何时,都像一个异客,包括性别身份的转变,使得她与每个时代都产生了一种根本性的隔阂。”
“这种无法完全融入的困境,放大了长生所带来的永恒寂寞与悲剧色彩,使情感冲击力更强,也是我喜欢这个角色的原因。”
柳妍点头:“我们都知道南美魔幻现实主义的《百年孤独》,看来你的角色要去阐述千年孤独,确实比较有挑战性,要在不同时代层地递进地展现人物心理的变化。”
聊完核心设定,美女主持继续引导话题去揭开《太平书》的神秘面纱:
“目前我们获得的消息,这部剧中有头有脸的历史角色估计得有一百多位,很多都是你在人艺的演员同事,以及国话、空政、总政等话剧团的资深演员。”
“你这个女剑客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会跟他们有很多对手戏,和这么多资深的老师们飙戏,伊妃现在是一种什么心情”
“兴奋,紧张!”刘伊妃笑道:“这样的机会对于我这种还在学习中的青年女演员来讲,简直是最幸福的事情了,是个非常难得的学习、进步的机会。”
“之前几部电影里我跟李雪建、梁佳辉、冯远争等几位老师都有过业务交流和对手戏,老一辈演员的敬业和专业令人赞叹,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但还是蛮期待的。”
小刘想了想道:“可以给大家爆个料,目前身体康复的雪建老师已经确定出演,会演我的师傅,而且对顾楠这个角色的理想、理念影响非常大,具体角色暂时就不剧透了,大家敬请期待吧!”
柳妍笑道:“谈到这里又要提到2003年在拍摄《异域》时,当时流传的一段絮了,莱昂纳多在采访中提到,剧组每天早晨都会有一个老先生带着个小女孩出晨功,是你们吧”(204、205章)
视频中出现一段古早的模糊视频,当时应该是刘晓丽用dv拍摄的素材。
那时候的刘伊妃还一脸稚气,屁颠屁颠地跟着背着手的50岁“老头”李雪建,这在当时的莱昂纳多看来很新奇。
“是的,是我跟雪建老师。”小刘看得乐不可支:“当时他在美国治病,在剧组做顾问,我妈妈就请他带一带、教一教我。”
“那会儿我应该刚刚16岁,临时做了《异域》的女主角,压力很大,特别是和莱昂纳多这样的国际巨星演对手戏,刚开始的表现很差。”
柳妍点头道:“这个故事我倒是听过的,莱昂纳多来中国路演的时候提过,说路导和雪建老师为了给你增强信心,骗他做了一个什么动作来着。”
“是雪建老师90年拍《渴望》时的一个追赶骤停、转身回望的动作链接,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做出来非常难,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不足甚至会拉伤胫前肌。”
刘伊妃笑着爆料:“莱昂纳多演技很出色,但因为我当时已经练了很久的形体和肌肉控制,这个动作做起来不难,就凭这一手把他惊住了,其实是占了便宜的。”
“他们俩就故意骗莱昂纳多,用这个小插曲来给我建立信心,后来才慢慢把这种面对国际巨星的胆怯消除掉,能够正常发挥。”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雪建老师等于在现实和剧中都做我的师父,也是很有趣的巧合了。”
第一期视频只有短短二十分钟,柳妍和小刘跟观众道别,前者也顺势进行了下期预告:
“下一期我们将邀请给本剧作曲的几位老师,分别是给老版三国作曲和作词的谷建芬老师、王建老师,大家耳熟能详的《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拜》等都是他们的作品。”
“还有在《历史的天空》中配乐的坂本龙一先生等人一起,为大家介绍从他们的视角是怎么看待这部历史剧作的。”
“朋友们,再见!”
这期节目主要就是把刘伊妃饰演的女主角的核心形象先抛出来,给观众们留下了后续的遐想空间,也是借此解释男魂女身融合这个设定的原因,提高观众的接受度。
对于小刘粉丝而言,算是稍稍缓解了“菲瘾”,毕竟她这一年多确实有些一去不复返的意思,别真的被洗衣机金屋藏娇以后再也不露面了。
首富家200多亿美元呢!几辈子都不完,搁谁都有可能直接原地退休。
只是小刘事后兴致勃勃地打开自己的微博回复和视频弹幕,本想看看有没有比较抵触的意见,她这个女主角可以互动解释一二。
结果全是“比萨斜塔”,回复都踏马歪了楼。
“根据我的计算,天仙从《山楂树》杀青开始,到暂定的明年初开始《太平书》的拍摄,要足足在家抠脚400多天,你脚气都要抠出来了吧”
“本来不怎么感兴趣,一听说是洗衣机的魂进入天仙的身体,瞬间……代入了。”
“什么时候能像现在的起点小说一样,拍一个真的洗衣机魂穿刘伊妃就好了,我想看天仙玩兵兵、大甜甜、大蜜蜜什么的,豆腐磨起来!”
女粉狂欢:“好啊!天仙攻好啊!姐姐莪!大力!”
“霸王别姬dna动了,天仙:‘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
“其实也能理解,没有这个设定,无论是主角是男是女,都要进入无止境的猎艳和俗套的狗血爱情中去,挺想看这种无cp的历史剧。”
……
关于《太平书》的新闻急剧发酵,无论是官媒还是行业媒体、以及公关过的日韩媒体,几乎都不吝溢美之词,即便是《楠方》等媒体,也很难在这两天睁眼说瞎话,还得等着再挑一挑错漏。
《人报》文化版首先定调:
《太平书》项目的启动,是国产电视剧向历史纵深与哲学维度的一次重要探索。它以独特的长生者视角,将中华文明两千年的波澜壮阔有机串联,展现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文明韧性与“天下太平”的永恒追求。
该剧立意高远,其核心精神与我们当前倡导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主题高度契合。我们期待制作方问界能以严谨的创作态度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功打造出一部能够承载文明记忆、凝聚民族精神的史诗之作,为重大历史题材创作树立新标杆。
《环球时报》英文版:
女演员刘伊妃提出的外文版剧名“时间的女儿”精准捕捉了主角顾楠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角色定位。这位兼具东方古典美与现代气质的演员,将以其国际化的表演风格,向世界展示非西方视角的历史观。
《太平书》集结中日韩顶尖创作力量,刘伊妃的参演更使其成为亚洲文化共同体的代表性作品,有望打破好莱坞对史诗题材的垄断。“
《中国青年报》:
《太平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将历史考据与艺术想象完美结合,参考《历史的天空》的精益求精,创作团队对战国至近代的服饰、礼仪、器物等细节的还原应该会是教科书级别。
刘伊妃饰演的顾楠,以其“男魂女身”的设定,打破了传统历史叙事的性别窠臼,为观众提供了审视历史的全新视角。这部剧不仅是影视创作的突破,更是一次对中华文明内核的深度挖掘,值得学术界与大众共同关注。
《经济日报》:
从产业发展角度分析,《太平书》的问界模式为文化产业和平台构建提供了全新思路。
以影视ip为核心,整合人艺、泛亚电影学院等优质资源,形成文化和商业的生态闭环。双11购物节与《太平书》的联动,更展现了问界打造“文化消费”标杆的野心。
该项目未来的成功不仅在于艺术价值,更在于其探索了一条可持续的文化产业升级路径,为中国文化经济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
大多数媒体和网友都在称赞项目的恢弘优秀,但第一期幕后沙龙视频出炉后,在家抠脚400多天的刘伊妃再一次荣登顶流,成为了微博热搜、各门户网站、白度抖索指数榜的“常驻流量皇后”。
还是乐视文化钱压都压不住的那种,前者也只能和白度py一番,把《爱的供养》的热度往上提一提。
单就市场价值而言,最低位的演员是纯演技派,在日益市场化的当下“最没市场”;
其次是流量演员,虽然作为一个真正的演员来说很悲哀,就像现在已经在炒作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再也不复往日灵性的大蜜蜜,但剧组还是会优先考虑的。
但如果一个优秀演员附带流量,还是刘伊妃这种顶级的“红流”、一点儿黑不掺的那种,那真的是大熊猫中的七仔了。
特别在后世封杀劣迹艺人的政策出台后,一个二十多年不塌的自带流量的女星也是很稀缺的资源。
《影视周刊》:
路透照中,刘伊妃在《太平书》中的女剑客眉目清冷如画,手持利剑却似谪仙,从赵灵儿到小龙女,从陆雪琪到顾楠,这一次的角色不再单单是古装美人,而是带着复杂魂魄的历史见证者。
这种孤独和慈悲,内地只有刘伊妃的古典美与现代英气的特质完美契合角色“时空异客”的疏离感,她的国际化表演经历也更能赋予角色跨越文化的叙事张力,让我们期待她的演绎。
《电视剧报》:
在看到刘伊妃的几张女剑客定妆照、以及她对这个角色的访谈时,笔者眼前闪过一句话——
她抬眼时像看透千年,垂眸时又像从未活过。
即便是偏中性的妆造也挡不住女演员绝佳的骨相,如果我们的古典文化推广要找一位天选古人的话,我想不到谁能比这位22岁的女演员更合适。
……
从6号的发布会,到7号第一期的幕后沙龙,加上现场一百多名记者的第一时间播报,无论后者的立场褒贬如何,算是从内娱到整个港台的大中华区,把这部电视剧的名声先打了出去。
如果是一部普通的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热度也就在小圈子里发酵一下完事儿,但这样一个官方也明确为“文化项目”的作品,还是最大程度地破圈了。
不仅是众多业内人士,很多其他行业的文化学者们也参与其中,有真心褒奖赞赏的,当然也有说酸话、泼冷水的。
后者大多属于被这股滚滚洪流吓住的遗老遗少,和已经把《宫》和大蜜蜜作为主要作品的乐视文化,以及楠方和公智们。
豫省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欢欣鼓舞,在最近一期的《读史记》节目中谈到《太平书》的话题时候评论道:
“我现在是很期待看到这部电视剧的,如果剧组有需要我我可以免费做顾问。”
“要叫我来说,这部电视剧最精彩的就是主角顾楠的身份设置,以及她的这一剑!”
老头慷慨激昂:“这一剑,刺破了那些胭脂水粉堆砌的伪历史,刺穿了跪着看皇权的奴才视角!两千年长生者用自己的眼界去丈量文明兴衰,其实也是带着观众们领略历史的浩瀚。”
“这叫什么”
“这叫令战国剑器与盛唐诗歌在同一个灵魂里碰撞,让宋明理学和江湖侠气在同一具身体里对话,这是给五千年文明做的一场精密解剖!”
“极好!”
王立群在09年的人气很高,刚刚获得教育部颁发的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也通过《百家讲坛》积累了大量观众缘。
刘伊妃和问界粉丝们如约而至,跟老教授互相应和,但有一位湾省的文化学者提出了一点“小意见”。
龙映台。
她在03年卸任了某文化局局长的职务,专注写作和演员。
立场方面是标准的骑墙派,后世名言“不在乎大国崛起,只在乎小民尊严”,属于标准的谬论和诡辩,受到了广泛批评。
龙作家在推特上评价道:
我上个月倒是看过路宽导演对建丰先生(小蒋)的演绎,说实话是很不错的,但除此之外,对于路宽导演对金马和湾省文化的评价,以及这一部恐怕耗资要过1亿美元的项目,有些小小的意见想要表达,万望勿怪。
我最大的疑惑,是在这两千年的宏大叙事之下,那个具体的“人”在哪里
你试图用长生者的视角贯穿历史,但很遗憾,它最终仍落入了歌颂帝王将相、渲染暴力征伐的旧式史观窠臼。
我们看到了无数场波澜壮阔的战争,听到了关于‘天下’、‘太平’的豪言壮语,但我几乎看不到战争背后每一个被碾碎的个体生命的痛楚与呼喊,这种叙事,本质上是一种对历史的再度麻醉。
我尤其担忧的是,这种以国家和历史为名的宏大叙事,正在消解对个体价值的尊重。当主角高呼为“天下太平”而战时,可曾想过这太平是由谁的尸骨垒成
这种作品,或许能出口海外,满足异域对东方奇观的想象,但它能否真正触动人心,引发对生命本身的普世关怀我表示怀疑。
希望路宽导演作为制片人,能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不仅要看一个关于“中国”的故事,更要看一个关于“中国人”的故事。
龙作家的论调在这个时期其实是非常有市场的,当前东大出台了以4万亿投资计划为代表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虽然成功拉动了经济快速复苏,但也带来了房价快速上涨等问题。
社会上开始出现一种反思浪潮: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发展的成果能否真正惠及每个普通人
龙作家关于“大国小民”的表述,尽管将两者对立显得偏颇,却精准地捕捉到了部分公众在面对房价高企、生活成本增加时的无力和焦虑感,替他们发出了另一种声音。
与此同时,她这番话术的巧妙之处也在于现在《太平书》没有一个成熟完整的剧本,就算有也不能因为她这样的质疑就全盘托出,那不是剧透吗
这番言辞并不如何激烈,但确实能带动和影响一大批蒙昧的网民。
她先在推特上发文,引起蛙声一片,尔后又截图转载到了内地的微博,深究起来其实是对整部剧本核心主旨的颠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