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双穿:一个无名小子的爱国梦 > 第467章 视察全岛

第467章 视察全岛(2/2)

目录

穿着醒目反光背心的工人们,在工地上忙碌穿梭,隐约可闻的指挥哨声和机器轰鸣交织成建设的交响。

“四大分区之间的骨干路网,国道、省道、快速路,托了岛内地形平整和模块化施工的福,进度比咱们当初想的还快。”

周青云调出电子地图,放大到一条正在铺设最后一段黝黑沥青的宽阔大道,“您看,连接西北文晖市和东北华兴市的‘创能大道’,双向六车道,全长85公里,下周就能全线贯通!现在全岛的低等级公路网完成度已经达到87.3%,下季度末,保证全域联通,无缝衔接!”

他顿了顿,补充道:“水电气管网、通讯光缆这些‘血管神经’,全都跟着道路一起埋下去了,用的是共同管沟技术,挖一次,全搞定。覆盖保证无死角,能源信息双通道,绝对畅通。”

“同步施工这个法子好,省时省力,少折腾。不像在国内街道上的管道,挖了又埋,埋了又挖,纯粹是为了官员们的政绩,浪费人力物力金钱。”陆羽的目光追随着那些如同血管般不断延伸的道路,“路通了,脉络就活了。”

“董事长,看西边。”梦晴的声音将视线引向岛屿西侧海岸。

两条平行延展的灰白色跑道如同巨人用尺子画出的笔直线条,气势磅礴地刺向蔚蓝的海岸线。

正是风沙国际机场。此时,一架大型宽体客机正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在跑道上不断加速,机头昂起,最终挣脱地心引力,冲上云霄。

跑道旁,数架不同涂装的客机安静停泊,地勤车辆穿梭其间进行保障。

其中,云顶集团那架线条流畅优雅的银灰色庞巴迪环球8000公务机,在机群中显得格外醒目。

“咱们的风沙国际机场,双跑道系统,4F级,顶格配置。”

梦晴汇报,语速平稳有力,“跑道长度、道面强度、助航灯光,全按能伺候最大号空天运输器的标准建的。上月刚做完全压力测试和极端天气模拟演练,硬指标全部达标。

现在平均一天起降120班左右,区域枢纽的架子,算是初步搭起来了。”

“这么快就日均120班了?”陆羽语气带着点惊讶,随即露出满意的神色,“看来航线申请和市场响应都挺积极。”

“目前容量利用率大概在65%左右,”梦晴立刻补充道,显然对数据烂熟于心,“增长空间还大得很,潜力十足。”

直升机微微调整姿态,飞向内陆腹地。

下方,两条闪烁着金属冷冽光泽的高架轨道,在岛屿地理中心精确地交汇成一个巨大的“十”字,气势非凡。就在此刻,一列流线型的银白色高速列车,如同利箭,带着呼啸声,从东向西疾驰而过,瞬间消失在远方。

片刻之后,另一列同样造型的列车由南向北,平稳地滑入枢纽的巨大站台,精准停靠。

“这就是咱们的十字交叉型高铁枢纽,”周青云的声音带着技术专家的自豪,“东西向主线长142公里,南北向118公里。设计最高时速380公里。现在试运行阶段,每天固定开行32对班次,把全岛四大分区所有核心功能区、主要城镇都串起来了。准点率嘛,”他特意加重了语气,带着点小得意,“稳稳地保持在99.8%。全靠那套智能调度系统撑着,效率和安全都上了个大台阶。”

“99.8%…这数字看着就让人放心。”

陆羽的目光追随着又一列从站台驶出、加速远去的列车,微微颔首,“高铁这玩意儿,运行稳当是根本,晚一分钟都可能打乱一片。”

“您放心,冗余设计我们做得非常充分,智能系统就是保障这条生命线的。”周青云语气笃定地保证道。

机身开始倾斜,沿着岛屿蜿蜒曲折的海岸线飞行。一条极其宽阔的灰色缎带,紧紧依偎着湛蓝的海岸线延伸开去,正是环岛高速公路。

“环岛高速,咱们的交通大动脉,全长800公里。”梦晴指向下方。双向八车道的路面开阔得近乎奢侈,全封闭、全立交的设计确保了高速通行的绝对效率和安全性。车流在崭新的路面上平稳移动,如同一条条流动的钢铁溪流。

可以看到,一些路段旁,工程人员正在进行智能监控设备的最后安装和调试。

“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工通车了。”梦晴继续介绍,“路面用的是最新一代纳米复合强化材料,设计基准期120年,扛得住岁月。智能交通系统是全线标配,实时车流监控、事故自动报警、可变信息诱导屏、无人机应急响应小队…目标是:路上出点什么事,系统100%主动发现,响应队伍90秒内一定赶到现场。”

陆羽看着下方平整如镜的路面:“路面维护是长期活,预案得跟上。”

“纳米材料本身就很耐用,再配合我们部署的智能路面健康监测传感器,”梦晴显然早有准备,“再加上刚上线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从建设到养护,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确保这条路一直‘健健康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