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双穿:一个无名小子的爱国梦 > 第481章 玄甲问世

第481章 玄甲问世(1/2)

目录

一个月以后,风沙岛。

泰坦动力总部。

风沙岛地下三层的“泰坦之巢”实验场,空气里弥漫着臭氧和液压油的刺鼻气味。

厚重的合金闸门缓缓升起,露出场地中央两个截然不同的钢铁造物。

陆羽和彭青山并肩而立,身后跟着吴林和泰坦动力的总工程师陈华清。

这一向,彭总长可以说是常驻风沙岛,紧盯着这里的进度。

“报告陆总,彭总长。”陈华清的声音带着金属摩擦般的沙哑,指着左侧那个三米高、线条粗粝、如同钢铁巨猿般的黑色机甲,“‘玄甲-w1’型,无人遥控战斗平台,w是无人驾驶的意思,定型完成,等待最终测试指令。”

他又指向右侧那个更接近人形、高度约两米五、通体覆盖着暗金色哑光装甲、关节处流转着幽蓝能量纹路的机甲:“‘玄甲-L2’型,人形穿戴式战斗机甲,L代表是陆战型原型机,是有人战斗机甲,驾驶员适配调试完毕。”

彭青山的目光如同探照灯,扫过两台机甲:“说说看,陈工。这两块铁疙瘩,凭什么能取代我们的战士?”

“防护层面…”陈华清走到“玄甲-w1”旁边,用力敲了敲它覆盖着特殊K金复合装甲的胸膛,发出沉闷的“铛铛”声,如同敲击巨钟。

“超级K金复合层,主装甲等效物理厚度超过1000毫米轧制均质合金钢。实验室实测:正面硬扛w105毫米破甲弹直射,未击穿。防御w1L12.7毫米穿甲燃烧弹覆盖射击,无结构性损伤。迫击炮弹破片?等于是挠痒痒。”

他走到“玄甲-L2”旁边,同样敲了敲那暗金色的胸甲,声音更清脆一些。“‘玄甲-L2’采用同源K金复合装甲,厚度略减,但机动性大幅提升。等效防护力足以抵御单兵火箭筒、迫击炮、破甲弹和重机枪中近距离直射。”

“火力呢?”陆羽问,目光落在“玄甲-w1”肩部两个凸起的方形炮塔和它手中那支尺寸惊人的多管转轮武器上。

“‘玄甲-w1’,标准无人遥控型,高原、极地、核生化污染区专用。”陈华清语速加快,指向机甲肩部,“左右肩各一门‘蜂刺’激光点防御系统,功率可调,用于拦截火箭弹、无人机、精确清除小型目标。”

他指向机甲右手紧握的武器:“‘雷暴’30毫米六管转轮突击炮,射速每分钟3000发,发射特种穿甲弹或高爆弹,有效压制轻型装甲和集群步兵。”他又点了点机甲背后斜插着的一柄长度接近机甲身高的巨型合金斩刀:“‘断钢’,超硬合金打造,必要时执行格斗或破障任务。内置高能电池模组,可短暂过载输出,辅助动力或为武器系统紧急供能。”

彭青山的目光转向更精悍的“玄甲-L2”。这台人形机甲双臂搭载着造型复杂的集成武器平台,背后同样插着一柄稍短但更显凌厉的合金战刀。

“人形机,‘玄甲-L2’,正面突击核心。”陈华清走到它身边,“左臂集成‘龙息’脉冲激光炮,可切换点射烧灼或短时高能爆发,对付装甲目标或工事。右臂是‘钉锤’40毫米智能榴弹发射器,可编程空爆、穿甲、温压弹种。”他拍了拍机甲背部刀鞘,“‘裂风’高频粒子振动战刀,切割目前已知任何装甲材料。另外,标准配备背部磁吸挂点,可挂载单兵反坦克导弹或防空导弹发射筒。动力核心是小型化聚变电池,持久高功率输出。”

“怎么控制?”彭青山指了指笨重的“玄甲-w1”。

陈华清指向实验场上方悬空的透明控制室。里面坐着两名穿着作训服的技术员,面前是复杂的多屏幕控制台,手里握着的正是类似游戏手柄但布满按键和摇杆的控制器。

“双人协同遥控。一人负责主武器系统、机动和战场态势感知。另一人负责肩部点防御激光、索敌和战术决策辅助。控制信号通过‘南天门’天基中继,延时低于w10毫秒。复杂战场环境有备用抗干扰数据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