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军工矩阵(2/2)
南湾市,云顶生物科技园区。
经过三道严密的生物识别和物理安检,陆羽和吴林进入核心区域。园区负责人罗振宇早已等候。
“陆总!吴总!欢迎视察!”罗振宇迎上来,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干练。
“罗总,介绍一下情况。”陆羽边走边说。
罗振宇指向左侧的透明灌装车间:“这边是癌克灵生产线,产能完全覆盖国内需求并建立战略储备。”他又指向右侧,“这边是糖尿病新药‘糖平’生产线,同样满负荷运转。”
他们走过一条明亮的走廊,两侧是更多独立车间。“这边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新型神经修复药物‘忆清素’的中试车间,下个月可以正式投产。”
罗振宇介绍道,“隔壁是治疗帕金森病的靶向基因药物‘帕清’的研发线,动物实验效果显着,预计年底进入临床一期。”
陆羽在一扇标识着“心脑血管项目”的门前停下。
“这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和心肌梗塞的‘心脉通’纳米机器人制剂车间。”
罗振宇立刻解释,“纳米机器人能在血管内快速清除血栓并修复受损心肌细胞,已经完成三期临床,审批流程走完后即可量产。”
他们走到走廊尽头一扇没有任何标识的合金大门前。
罗振宇上前,进行了虹膜、掌纹和声纹三重验证,大门无声滑开。里面是一个小型中央控制室,正面是巨大的观察窗,可以看到下方一个被高强度透明材料完全封闭的篮球场大小的试验场。场内有简单的模拟生活设施。
“一级基因药剂解析完成。”罗振宇的声音压低,“我们利用岛上的尖端设备,成功合成了第一批试验原液,纯度达到理论值99.8%。”
“试验体?”陆羽看着空荡荡的试验场。
“首批六名志愿者完成筛选和基础监测,全部签署了最高密级的知情同意书和保密协议。他们将在完全物理隔离状态下进入试验场,明天上午八点开始第一阶段注射和观察。”罗振宇调出志愿者的基础资料在中央屏幕上,隐去了所有身份信息。
“风险预案?”陆羽问道。
“试验场具备最高级别的生物隔离和生命维持系统。紧急中止程序包括瞬时深度冷冻和……最终处置方案。所有生理、基因表达、行为数据24小时无死角本地记录,多重加密。”罗振宇回答。
“所有数据,加密直连我的专用终端。任何异常,你直接向我报告。这个项目立威sss级机密”陆羽看着罗振宇。
在风沙岛云顶集团,SSS级机密就代表着这个项目,不得向任何人,任何机构任何单位泄露,包括国家层面。这个项目只能向陆羽和梦晴报告。
所有的3s级机密项目的安保人员全部是陆羽从巨石星球带回来的战斗机器人负责,其中一些科研人员甚至都是陆羽从巨石星球带回来的科研机器人。
这些仿生机器人的中心处置电脑与陆羽的智脑是相连的,任何一举一动都在陆羽的掌控范围内。
“明白,陆总。绝对保密。”罗振宇郑重回答。
离开云顶生物科技园区,通勤车驶向风沙岛东侧临海的一片新规划区。巨大的厂房地基已经浇筑完成,重型机械轰鸣作业。
陆羽和吴林站在高地,俯瞰工地。
“这里就是‘星港’,空天战舰研发总装基地一期。”吴林展开电子规划图,“核心研发中心和大型结构件制造车间主体下月封顶。”
“核心团队?”陆羽问。
“秘密招募的顶尖专家,第一批七人已到位。包括反重力专家赵海教授、高能粒子推进器权威刘薇博士、巨型结构材料专家王振声院士。”吴林汇报,“还有十五位关键专家在处理保密流程,一个月内到位。”
“反重力引擎瓶颈。赵海教授的结论?”
“赵教授认为,基于现有理论和天穹之盾的超导技术,实现局部反重力场可行。但为千吨级以上舰体提供持续升力,需要理论突破和极端测试。他提出了‘磁流体-超导涡环’复合构型设想,需要海量计算和极端环境材料测试。”吴林调出概念草图。
“需要什么?”
“首要超算资源。我们现有‘伏羲’算力饱和。需要岛南岩层深处的大型综合测试场加速建造,预计还需三个月。另外是这些特殊材料。”吴林将一份加密材料清单传输到陆羽终端。
陆羽快速浏览清单:“清单上的东西,我们自己能解决多少?”
“不到三分之一。尤其是那几种同位素和零重力合成的特种晶体,被严格管控,市场几乎绝迹。”吴林面露难色。
“研发不能停。让赵教授他们先做理论模型和小型原理样机验证。测试场建设加快。这些清单上采购不到的元器件,由我负责提供。”陆羽收起终端。
这些东西在巨石星球上肯定是可以采购得到的,只是付出一点粮食和饮用水的问题。
“是,陆总。三班倒,全力赶工,保证如期完成任务。”吴林应道。
海风吹过,带着尘土气息。重型打桩机的轰鸣有节奏地传来。
“吴林,”陆羽看着下方繁忙的工地,“星港,不容有失。”
“明白,陆总。”吴林肃然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