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真相(二)(2/2)
姜峰知道,这是在向他解释,为什么有些话不能在外面讲。
或许今日在悬镜殿的争执,那位大景天子也始终看在眼里。
“江州之事,我事先并不知晓,当初之所以会派宋明远去江州,完全是因为另一件事。”上官青霜一边带着姜峰往上走,一边缓缓说道。
她知道姜峰之所以怀疑她事先知晓,恰恰是因为宋明远。
因此,为了打消姜峰的顾虑,也为了让他相信自己,她不得不选择在这个时候,暴露身份。
“还有,你以为陛下想将国运从魔尊封印中撤走的这个计划,是从江州大劫之后才开始的吗?”
“早在数百年前,那时候的景国天子,就已经在谋划此事了。”
“而这个计划被提出来以后,真正开始付诸行动的帝王,正是当年的景文帝。”
姜峰抬头望着上官青霜的背影,表情瞬间有些呆滞:“您的意思是说,文帝当年提出重文轻武的国策,大力培养儒家文士,也是为了这个计划?”
上官青霜点头道:“气运虚无缥缈,但大至一国一宗,小至一族一人,其实皆有气运。”
“大景养儒两百年,便是为了开启新儒道。而儒道的出现,有两个作用。”
“其一是以儒家的浩然正气抵御魔气,使朝廷百官能够坚守本心。”
“其二便在于聚拢儒家气运,这一点尤为重要。”
“大景雄踞东土千年,国运何等强盛?想要以另一种气运来取代国运,除非换一个大国来维持这个封印。”
“可长安建立之初,便是围绕这个封印而建,景国的龙脉也在此处,让出长安,无异于将整个景国割让给他国。”
“因此,想要实施这个计划,必须寻找到其他强盛的气运,比如古老的显学宗派。”
“在百家争鸣,诸圣传道的时代,以儒、释、道、兵、法、墨,此六家显学为最强,文帝当年得到了蕴含儒家传承的圣碑碎片,又从碎片空间里的古圣口中得到线索,继而寻到了儒家秘境,故而才有了后面培养儒士的计划。”
“此后景国的历代帝王,也都在延续文帝当年的谋划,如此整整持续了两百多年,可儒家开道之事,始终遥遥无望。”
“于是,先帝贞元,转而开始扶持释家,若释家也能开道,其作用与儒家亦是相同。”
上官青霜回忆当年,语气之中不由得夹带一丝复杂:“先帝当年其实想要放弃儒家,因为景国大力扶持文人的两百年,出现了太多的问题。”
“当今时代,以武为尊。”
“一个国家若是出现文强武弱的情况,只怕也就离亡国不远了。”
姜峰点了点头,原来先帝当年扶持安国寺,背后竟也有这样的原因。
他忽然想到了什么,继而问道:“所以景国选择与圣殿赌斗,是因为圣殿手中掌握了兵家秘境?”
上官青霜说道:“可以这么说。在百家传承几乎断绝的时代,兵家却因武道而大兴,也一跃成为当世最强的显学。”
“兵家之道,在于军阵。而齐遇手上的兵家秘境,可以极大程度的发挥军阵的作用。”
“若有这个秘境的支撑,景国在将国运抽离封印的时候,可以事半功倍。”
姜峰恍然,可紧接着,他又忽然皱起了眉头。
齐遇?
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他略微沉思,当即便回想起来。
“那个白衣学子,竟然就是圣殿之主?”
上官青霜淡然道:“景国与齐遇的对赌,便是由儒家是否能够开道而始。”
“儒家若能顺利开道,以显学宗派的气运替换国运的谋划,才有可能成功。”
姜峰皱紧眉头:“那为什么又会有这场比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