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故都的秋(1/2)
重阳已过,风华依旧。长天飞雁,秋水悠悠。宫墙巷陌,亭台层楼。
盛朝皇气,早已化作墙角绿苔,却仍有说不尽的——将相王侯!
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同时也是燕京城风波涌动的关头,龙湾老地主,进京了。
此时,他正低调地站在燕京城的朝阳门外,抬头看着巍峨高大的箭楼,雄伟壮丽的城墙。
要是有机会回现代,那他绝对可以吹一句:我亲眼见过燕京城墙,你们见过吗?
这没法反驳,主要是有郭汾阳与吴起这两员浑身充满干劲的大将,何愁攻城拔寨?
……
该说不说的,这座六朝古都,端的是气象非凡,就连拉车的车夫、送水的水三,精气神似乎都不一般。
能把小摊上的卤煮,吃出米其林三星的感觉。
而且京城人都不走大街,那叫一个地道!
老北京人爱死了这地界,比如姓老的那个大作家写过:“天堂是什么样子,不晓得。但从生活经验去判断,燕京之秋便是天堂。”
然而这京师给韩老实的感觉,却不十分美观——尽管现在就是秋天。
主要是街道浮土太多,没走多远,马靴的脚面上就已经落了一层灰。这还是幸亏没下过雨,否则直接一身泥。
在环境卫生方面,照天津差了十八条街,也怪不得军政高官下野之后,都扎着堆往天津卫跑呢。
当然了,街道卫生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出燕京城十分庞大的车夫群体,据说拉车的能有两三万人,高峰期甚至达到十余万人。
稍有些身份的出门,必是招手拦车。这玩意不坐真不行,要是走路的话,到地方之后得先用鸡毛掸子打扫脚面和裤腿子上的土。
身份再高一些,家里会专门有拉包月的车夫。
再再高一些,就有小汽车了,这属于土豪阶层。比如张恨水,后来在京城不但住豪宅,还有一辆福特汽车。只因张恨水天赋异禀,可以同时写三本小说。
甚至左手打麻将,右手码字,活该人家能吃到排骨。
咳咳,书归正传,韩老实站在朝阳门前看着一道横幅发呆,那上面写着“车马该靠右行”。
虽然京师与天津一样,大街上一个骑马的都没看到,但是马车并不鲜见,所以骑马应该也没问题。只不过韩老实为了低调起见,事先把青海骢寄养在了五里屯的车马行。
“这位先生,要车吗?”
韩老实正愣神的工夫,转头一看,却发现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正满脸堆笑的跟他说话。
这青年身子骨壮实,个子应该是挺高,却因为腰和膝盖都发弯的缘故,反过来还要矮人半头。
穿的是灰布大襟褂,阴丹士林蓝的夹裤用白袜子扎着腿,头戴一顶半新不旧的毡帽,脚踩一双黑色圆口布鞋,上身套一件坎肩,用漆笔写着“刘记车行”四个字。
显然,这是一个拉洋车的车夫。
韩老实打量车夫两眼,不置可否。
“先生,您请看我的车,九成新,干净又体面,坐上去绝对错不了!”车夫说着,用手指了指旁边不远处停放在空地上的一辆洋车。
其实空地上还停着三四辆半新不旧的洋车,只不过车夫们都斜靠在厢座里,把毡帽扣脸上,一边晒太阳,一边打瞌睡。
而这个青年车夫的洋车却是崭新的,车身涂的是黑黄两色油漆,黑得黑亮,黄得澄黄,而轮子上的钢条、瓦圈也擦得锃明瓦亮。
韩老实的脑袋有些抽风,说道:“你是骆驼祥子吗?”
车夫有些惊诧的摇了摇头,“先生,我没拉过骆驼,也不叫祥子。”
随后又嘿嘿一笑,道:“不过,您要是坐我的车,我也可以是骆驼祥子——嗐,毛驴祥子、骡马祥子也都行!”
韩老实也笑了,“那你应该也不是文三、克五了,”然后大踏步走向洋车,“行吧,那就坐一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