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房地产也是个好机会(2/2)
不管是搞楼盘来卖,还是规划一下做个CBD、商业中心,现在地价都算是便宜的,比如他们学校附近,楼板价也就4000到5000左右一平。
大概七八年后,这边就能卖4万起一平,可以翻到10倍的价格。
当然了,很少有人会把地或者楼房给囤到高位才卖出去,不过现在地皮便宜,搞起来盖房子卖,翻倍也还是很容易的。
囤地囤到发财的也就只有香港那位首富了,人家资金多,买了地就放着,还扛得住资金压力和政府的压力。
要说房地产带来的繁荣,咱们国内的首富排名,有很多次都是被做地产起家的老板夺得的。
江深记得前世他上班的一家互联网公司,老板就是搞房地产赚钱太多了,后来被忽悠来搞互联网了,不到两年烧了老板10个亿,还干倒闭了,扎心得稀里哗啦,但这并不影响老板自己的主业,可能在房地产那还是资金充裕的。
要不要去找个人,忽悠起来一起干房地产?
房地产最好的黄金时间肯定就是这几年,等到十年后差不多就到了顶峰,那时候就可以脱离出来了,估计搞个几十亿还是有希望的。
这个念头,说真的,江深还真的动心过,认真的想过。
只是一来他没有这个人脉,二来他没有资金能够支撑在海州这样的地方搞房地产。
在几个一线城市搞房地产,那就得有雄厚一点的资本,至少也是5个亿起步,才能搞得起一个好点的楼盘,按他的估计新的房产公司不会一来就能贷到款,这银行门在哪开都不知道,前期基本都得靠自己的投资去攒这个公司的口碑。
而去小地方搞房地产,似乎又不太划算,那边的房价起不来,即使地皮再便宜,这购买力不一定能跟得上,只怕还要扯皮上各种环节的问题。
算了算了,有机会再说吧,房产竞争也是不小的,现在千科、万通、大恒等等,谁不都在抢着买地搞。
还是互联网和金融来钱快,财务自由指日可待,还可以拉融资烧别人的钱玩。
因为科技园是学校的资产,是不能卖的,不然买一栋楼好像也是可以的,建不起可以买得起。
公司有点多,以后就可以叫什么什么集团了。
想想要是有一天公司员工几十万的样子,江深就觉得头皮发麻,太难管了。
至于最近面试新人什么的,江深现在只对接管理人员以上,现在公司很多人他已经叫不出名字,这就是半年下来扩张的结果。
其他的事务,还是要慢慢找人扛起来大旗,什么事都干的话,早晚就得累死在这办公室里,那就太不值当了。
当年马雨他们不都是有什么十八罗汉,大家都会有一个最初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