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穿越成了乞丐,但是武力值很高 > 第604章 污染

第604章 污染(1/2)

目录

“吸附同化……养料……”诸葛亮重复了一遍这两个词,羽扇摇动的节奏彻底慢了下来,眼神变得无比凝重,像是在思考什么极危险的事,“这么说的话,它的污染方式比我们一开始想的更隐蔽、更广泛。任何长期接触‘故纸堆’、古物,甚至只是待在特定历史事件发生地的人,如果精神意志不够坚定,都可能成为它潜在的‘培养皿’?”

“理论上存在这种风险。”夕桐的手指在屏幕上点了点,调出一组未完成的数据,“不过具体的感染阈值和传播效率,还需要更多样本数据支撑,现在下结论太早。”

石桌旁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夜风穿过院外的梧桐树,叶子摩擦着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有人在低声絮语。厨房里,邹善把燃气灶的火苗调得更小了,砂锅里的冒泡声也变轻了,粥香却变得更加醇厚,浓得化不开。他从橱柜里拿出两个白瓷碗,又找了个小碟子,盛上自己腌的酱黄瓜——脆生生的,还带着点蒜香,正好解粥的甜腻。

端着托盘走出来时,邹善的脚步放得很轻,青石板路没发出一点声响。他先把一碗粥放在林夜房门口的小几上,碗底垫了块布,怕烫着桌子,然后轻轻敲了敲门,声音温和:“小夜,粥好了,放门口了。”另一碗则端给了诸葛亮,递过去的时候还特意提醒了一句,“小心烫。”

诸葛亮接过粥碗,指尖碰到碗壁时明显顿了一下——温度刚好,不烫嘴,也不会凉。他抬头冲邹善道了声谢,目光扫过邹善的右手。那只手曾经在一次任务中受了重伤,神经受损严重,连握笔都费劲,后来养了大半年才慢慢恢复。此刻这只手正稳稳地托着托盘,指节放松,看不出半点曾经受伤的痕迹,只是邹善的眼神深处,藏着化不开的担忧和警惕——源头还没找到,污染方式又这么诡异,敌人就像躲在阴影里的毒蛇,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窜出来咬一口,而他的两个孩子,刚刚才经历了一场透支。

就在这时,林夜的房门“吱呀”一声开了。他走了出来,身上换了件宽松的棉质睡衣,脸色依旧比平时苍白些,但眼神清亮了不少,那股沉沉的疲惫感被恢复剂和半个多小时的调息驱散了大半。法力大概恢复了一成,离充盈还远得很,但至少走路、说话都没问题了,不用再像刚才那样僵坐着。他走到小几旁,端起那碗温热的粥,指尖碰到碗壁时,还能感受到从瓷碗里透出来的暖意。

“感觉如何?”诸葛亮抬眼看他,语气很温和,没提任何关于任务的事。

“好多了。”林夜舀起一勺粥,米油浓稠得能挂在勺子上,红枣炖得软烂,一抿就化在嘴里,温热的食物顺着喉咙滑下去,像是给空荡荡的胃袋填了团暖棉花,带来一种真实的慰藉,“法力在慢慢恢复,就是有点慢。”

“慢才好,慢了根基稳。”诸葛亮点点头,没追问他在车厢里到底经历了什么,也没提夏侯和翼德去查档案馆的事,只是把夕桐刚才关于“旧影”污染特性的发现,用更平实的语言转述给了林夜,连那些专业术语都换成了通俗易懂的说法。

林夜安静地听着,小口喝着粥,碗里的红枣被他挑出来放在一边——他不爱吃太甜的,但邹善每次炖粥都要放,说补血。当听到“信息吸附”和“培养皿”这两个词时,他舀粥的动作微微一顿,勺子在碗里晃了一下,溅出几滴粥汁。他想起了昨夜在d7栋旧档案库拿的那片梧桐叶——那片叶子上附着着他对“家”的所有温暖记忆,正是用它做“诱饵”,才精准引爆了“旧影”的核心。原来这污染源,对特定的精神印记这么敏感,这么贪婪……

“第三档案馆……”林夜放下勺子,碗底发出轻微的碰撞声,他看向诸葛亮,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需要我去看看吗?”他的精神力感知比常人强上数倍,尤其是对这种带着情绪印记的东西,或许能发现仪器检测不到的线索。

诸葛亮沉吟了片刻,羽扇在手里转了个圈,才缓缓开口:“不急。你和小昼先彻底恢复,身体是根本。夏侯和翼德在那边盯着,夕桐也在远程监控档案馆的能量场,目前没发现异常高能反应。要是真有‘污染载体’,它现在肯定处于深度蛰伏状态,咱们贸然探查,反而可能打草惊蛇。”他顿了顿,语气里多了几分关切,“况且,你现在状态还没恢复,不宜再冒险。”

林夜点了点头,没再坚持。他明白诸葛亮的意思,现在不是逞强的时候,恢复体力才是首要任务。他重新端起粥碗,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院角的兵器架——那柄他用了三年的长剑靠在架子上,剑鞘是深黑色的,在夜色里几乎与阴影融为一体,沉默得像个守护者。口袋里的梧桐叶还贴着皮肤,那股温热的触感依旧清晰,像是在提醒他昨夜的凶险。

邹善走了过来,伸手拿起他手里的空碗,碗底还沾着点粥沫:“锅里还有不少,再去盛点?”

“嗯。”林夜应了一声,跟着邹善往厨房走。邹善的脚步不快,正好能让他跟上,两人并肩走着,谁都没说话,却莫名让人觉得安心。

小院里,诸葛亮、赵云和夕桐又凑到了一起,压低声音讨论着后续的调查方向——夏侯那边一旦有消息该怎么应对,要是真找到污染载体该用哪种净化方案,还有针对可能出现的“培养皿”人群该怎么排查。厨房里,温暖的灯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邹善拿起砂锅,小心地往碗里盛粥,还特意多舀了两勺米油;林夜站在旁边看着,看着炉灶里跳动的火苗,听着砂锅里咕嘟的声响,忽然觉得心里很踏实。

疲惫还在,法力也没恢复多少,那些隐藏在暗处的阴影更是没散。但手里的粥很暖,院里的夜很静,身边的人都在,这个小小的院落,就是他最坚实的后盾。林夜捧着新盛的粥,小口喝着,知道这短暂的休憩不是结束,而是为了迎接下一场可能到来的风暴。他需要好好恢复,积蓄力量,等天亮了,再去找出那些藏在阴影里的东西,护好这个家。

夜色渐深,小院的灯火却依旧温暖。林夜喝完第二碗粥,胃里踏实了许多,那股源自法力核心的虚弱感被食物和药效共同安抚,虽然距离充盈依旧遥远,但至少不再是摇摇欲坠的空乏。他帮着邹善收拾了碗筷,动作间能感觉到经脉中法力如细流般缓慢汇聚,带着一种酸胀的充实感。

诸葛亮、赵云和夕桐的低声讨论还在继续,但音量更低了,几乎融入了夜风与虫鸣之中。林夜没有再去打扰他们,他知道自己此刻最重要的任务是恢复。他回到自己房间,重新盘膝坐下,这一次,他引导着那恢复了一丝的法力,更专注地进行周天循环。

意识沉入体内,他能“看”到那淡蓝色的风旋依旧缓慢,但旋转的滞涩感减轻了些许。每一次呼吸,都如同一个小小的潮汐,将天地间游离的、稀薄的能量粒子吸纳进来,经过经脉的炼化,汇入那小小的风旋之中。这个过程缓慢而枯燥,却能最扎实地夯实根基。视野边缘那点微暗感,随着精神力的缓慢恢复,也正一点点褪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