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麦国人的支援,资源的争夺(2/2)
鬼子还是靠着龙汉铁路走私才勉强解决了一部分。
至少能够维持与麦国人的均势。
而大量石油靠潜艇远程运输,简直是不可能的。
因为消耗掉的油料,比起它运输的吨位,是相差不多的。
运输油料,必须依靠水面油轮。
而汉斯人没有海上优势,是不可能远程运油的。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汉斯的战略目标就不够清晰。
他们一开始就该将目标集中在猫熊南部油田上。
只不过他们是想着靠着自己的储备,煤炭炼油,加上盟友油田,能够维持到击败猫熊的地步。
结果却被猫熊拖入了僵持,导致石油消耗迅速增加,进而严重不足。……、
此时此刻。
大面的海滩工事前。
嘤国人与汉斯人彼此开火。
一方用装甲穿插,一方用壕沟和工事阻拦,再加上舰炮拦截。
汉斯人又用轻步兵突击,又被嘤国人拦截下来。
这一次,嘤国指挥官做了一个明智的选择。
背靠大海,方便后勤补给,也方便运输援兵。
更加方便监督崩溃的逃兵们。
背后就是大海,无处可逃。
而且逃过来,直接就面对巡逻快艇的督战队。
这就迫使殖民军不得不勇敢一点,与汉斯人作战。
毕竟逃无可逃。
而麦国人此时看到嘤国人还是能打的,比较欣慰,于是也派来不少的援助物资。
都是不用花钱的那种。
这个时候,汉斯人一时间进攻不动了。
打有后勤,有补充,还有海上支援,有工事的阵地,就是艰难。
他们也选择后退,避开嘤国人的海上炮火。
他们留下五个师,监视住嘤国人。
其他皲队则是撤退,继续去攻击猫熊人。
而嘤国人也没有继续进攻。
双方又上演了一场壕沟对峙战。
这种对峙战,会持续很久。
互相突破不了防线,就会出现这种情形。
哪一方都没有绝对优势,难以攻破对方防线,占据优势。
就只能死拼下去,就看谁熬不过。
说到底,还是嘤国人殖民军实力不够,一旦深入内陆,远离军舰掩护,以步兵炮火密度和空军支援,也不够突破汉斯人的工事。
他们难以碾压汉斯人的防线。
汉斯人也推不动他们。
毕竟嘤国人的海军还是强的。
随即,汉斯人又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将两个集团军群合并成一个。
他们选择了北守南攻的战术。
集中优势兵力,一路横冲直撞,以装甲兵,空军为引导,向着猫熊南方油田攻击而去。
另外一个时空中,他们只差30公里。
而这一次,他们终于成功了。
他们赶在猫熊的支援到来之前,就占据了油田。
不过,猫熊也不是傻子。
他们防守不住,但是破坏的勇气和组织力还是有的。
他们同样在汉斯人占领之前,就破坏了几乎所有的油田设备,还点燃起了大火。
这导致汉斯的皲队难以追击,只能先去救火救设备。
毕竟打败猫熊已经不是目的了。
……
而猫熊也迅速集结兵力,发起反攻。
至于油料怎么办?
很简单,向麦国人要。
麦国人和嘤国人仍然掌握着制海权。
唯一的威胁,就是汉斯人潜艇。
大西洋的黑暗海沟,可不是说说玩的。
每个月都有上百万吨排水量的舰船,被击沉。
即便如此,仍然要运输过去。
一时之间,炮火连天。
猫熊人的炮兵,向着油田附近防守的汉斯人,就连连开炮。
炮声隆隆,向着敌人阵地倾泻而去。
齐辉正通过战魂勇士的视野,远远看着。
猫熊这次集结了上百万的大军。
即便是齐辉,都对猫熊的动员力,感到惊讶。
不亲身来这里,是难以体会到这种难度的。
动辄几十万,上百万,难怪汉斯人在另外一个时空中打到崩溃。
歼灭了几十万,又来几十万。
虽然明知道猫熊人的后备兵也应该是有限的,却总是打不完。
在齐辉看来,打猫熊就像面对一个血条不停补充的boSS一样,尽管这boSS很菜,却也不是通常高手能解决的。
而汉斯人打着打着终于自己扛不住了。
虽然他们自己只损失几万,十几万,最多也不过损失三十多万。
可还是血条先达到了极限,不得不撤退。
而现在,就是这样。
猫熊的上百万大军,分成三个方向,向着汉斯人扑来。
即便不能夺回油田,也不能让汉斯人重新利用。
这就是猫熊人的战略目标。
而这确实是比较难办。
一个处于战火中的油田区,怎么可能安心生产了?
燃油可是最容易点燃的工业产品之一。
就是和平之时,都有很大危险。
何况是以猫熊的实力,完全能做到每天飞机偷袭轰炸,炮兵偷袭炮击。
目前的炮火密度,猫熊已经占有一定优势了。
在巨量炮火之下,汉斯人占了个寂寞。
顶多是让猫熊也没有足够的燃油使用。
不过猫熊毕竟是地盘广,矿产多,在后面还有其他油田。
猫熊的油田储备量可是在世界前几名的。
另外一个时空,猫熊也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地。
而现在,汉斯人尽管能够打退猫熊人的进攻,却因为炮击和空袭的存在,导致他们占了个寂寞。
双方现在是一炮接着一炮,互相拼命。
猫熊付出了艰苦的代价,终于迫使汉斯人不得不选择放弃油田的生产,而是首先与他们进行作战。
猫熊人狠狠穿插过去,他们将汉斯人的皲队生生分割成两半。
一部分是守备油田,清理火焰,恢复生产的队伍。
另外一部分则是外线防守,阻止骚扰的皲队。
两支队伍距离开始拉开。
而猫熊人就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们一边派军牵制外线,一边派出机动装甲兵,突击内线。
总之是不能让汉斯人安心恢复生产。
光靠飞机和炮击还是不行,给到的压力不够大。
还得靠坦克装甲兵的近距离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