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小马珍珠(2/2)
这学期要学骑马,学校会提供小马驹,但是也可以自备小马。
大多数家长都选择了自备良驹,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
姑父李十民早有准备,送了两匹温顺的阿拉伯小马驹过来,说是有证的,贵得很。
学校里有现代马厩和专业饲养员,如果不放心的,也可以自己请饲养员去帮忙照顾。
开始上骑术课前,佩弦已经和自己的小马珍珠培养好感情了。
这名字是被衣蘅坑了,骗他说“珍珠”好听,傻孩子佩弦就听了。
源怀人知道儿子给马驹起名叫珍珠后差点没笑喷,但是为了不影响孩子,还是努力忍住了。
衣蘅起名比较简单,给自己的小马驹起名“蹑景”,和《古今注》中所说秦始皇的名马同名。
景,通“影”,意思是追逐日影,速度极快。
比起小马珍珠,再想到小马珍珠的故事,简直是文化人和“丈育”的强烈对比。
不过第一节课却没能如佩弦的愿,直接学习骑马,而是在教室里学习人类驯马养马的历史。
从如何驯服,到拉车、骑乘,再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乃至于魏晋时期马镫的逐渐出现,近代骑警的作用、以及骑马是如何在大部分地区被淘汰的。
“生活在道路通畅的今天,我们当然不需要再骑马出行,但作为传承,君子六艺却值得我们学习。
“各位都不是普通家庭,有这个条件学习。
“所以本校从建校伊始便设立骑术课,希望能培养一批在现代社会中,还能掌握优秀骑术的人。”
其实在青藏高原地区,有很多地方因为汽车难以通行,骑马仍然是更好的选择。
很多地区因此还保留着骑警。
比如茶卡盐湖景区那边,浙江赠送的那辆科幻感十足的巡逻车已经成了巡逻警员的歇脚点。
但理论课程还没有结束,老师又开始用PPT讲解马的种类、习性、如何和坐骑培养感情。
然后讲马术装备、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最后则是安全原则,比如,不得大声吵闹、故意惊扰其他同学的马匹、和其他同学故意碰撞等等。
之后则是二十几名马术教练进入教室,通过抽签的方式,给每个孩子都配备一名马术教练,负责把理论知识转化成娴熟的骑术,一对一教学。
下午,衣蘅和佩弦终于如愿以偿地骑上小马,开始学习如何驾驭马匹。
家长们可以来围观课程。
因为看过《乱世佳人》电影,所以源怀人和裴柱现相当担心孩子们的安全,在旁边围观时也紧张地注视着自己的孩子。
不过有专业教练在,而且也没有跨栏这种危险动作,安全十分有保障,他们的担心很多余。
进展最快的就是佩弦,他能够理解马匹动作、鼻响的意思,用或是鼓励,或是安抚的行为沟通。
于是珍珠也回馈佩弦,很快理解了佩弦的每一个命令。
甚至今天的骑术课快要结束时,佩弦已经能做到不用嘴发号施令,通过双腿夹马匹的力道,以及缰绳的轻微控制,就能如臂使指地操纵珍珠。
几乎可以和熟手媲美了。
反倒是一向聪明的衣蘅进展一般,只是班级里的平均水平。
她感觉蹑景不太听话,不能完全按照她的意思行动,让它往东它就梗着脖子往西。
源怀人和裴柱现为儿子的进展而高兴,因为儿子总算有一些领域能超过姐姐了。
因为衣蘅过于优秀的缘故,夫妻俩甚至担心儿子会因为姐姐的优秀而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