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秦哀歌 > 第554章 石桌论六国

第554章 石桌论六国(2/2)

目录

他们是百余颗曾经闪耀的星辰中,最终留存、光芒最盛的几颗。

其底蕴之深厚,抵抗之顽固,足以让任何雄心勃勃的征服者付出难以想象的惨痛代价。

楚国,其强大,在于那近乎无解的“大”,在于它融入骨髓的民族韧性与对故土的执念。

其疆域辽阔,山川连绵,江河纵横,湖泊密布。

即便秦军铁蹄踏破郢都,那也不过是撕开了这头古老巨兽厚重表皮的一道血口。

楚人会毫不犹豫地退,退入云梦大泽那氤氲弥漫、瘴疠丛生的水网迷宫之中,退入连绵千里、层峦叠嶂的荆山深处。

那里,有无数天然的堡垒,有深植于血脉、近乎顽固的楚地认同。

屈、景、昭等大族,项氏等将门,其根基深扎于这片土地,振臂一呼,便能聚起燎原星火。

秦军的战线将被这可怕的纵深无限拉长,补给线义亦是如此,随时可能被潜伏于水泽山林间的楚地豪强、隐匿的义军,甚至是愤怒的百姓轻易斩断。

征服楚地,绝非一战可定,必将是漫长、血腥、反复拉锯的战争泥沼。

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遗泽,是何等可怕。

那深入骨髓的尚武之风,锻造出的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战争机器。

邯郸坚城,赵人彪悍,视死如归。

赵国的骑兵或许不如秦国锐士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但悍勇无畏,韧性惊人。

他们在平原上与秦军铁骑硬撼,或许会因为暂时的国力差距而败退,但每一次激烈的碰撞,都将让秦军的筋骨为之崩裂,血肉为之飞溅,每一场看似胜利的背后,都可能伴随着高昂到令人心颤的代价。

一旦赵地被逼到绝境,那种“哀兵必胜”一旦形成,其反扑之力足以撼动山河。

赵地,将是秦军东出路上最硬的一块骨头,每一寸土地的争夺,都将付出惨重的鲜血和时间。

还有那北方的燕国……

虽地处苦寒北疆,远离中原富庶,但民风之剽悍刚烈,尤甚于赵。

易水寒彻,壮士悲歌。

燕国最令人心悸的,并非其军力多寡,而是那种根植于绝望、随时可能爆发的刺客文化与同归于尽的决绝。

那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决绝之气,早已融入血脉。

逼急了,他们就是一群悍不畏死的狼群。

一旦国祚将倾,会催生出无数个视死如归的死士,他们可能出现在任何意想不到的地方,对准秦军的心脏、秦王的御驾,发动玉石俱焚的袭击。

一次成功的刺杀行动,足以撼动军心,甚至可能改变局部战局的走向。

对燕之战,不仅要攻城略地,更要时刻提防黑暗中刺来的毒匕,这种无形的威胁,将极大地考验着征服者的神经和耐力。

即使是被视为“疲敝”的魏、韩,其城防之坚固,其国虽小,其士大夫阶层在亡国危机下的最后挣扎,亦不可小觑。

而看似富庶骄矜的齐国,其临淄之富庶,其渔盐之利,其技击之士的精锐,若被逼入绝境,其战争潜力一旦彻底爆发,战斗力亦足以让秦军付出惨痛代价,“脱一层皮”绝非虚言。

史书虽早已为秦写好了那辉煌的结局:天下一统,万民俯首。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