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这么快?(2/2)
俺答汗回答得干脆利落,眼神警惕,不明白对方为何突然谈起信仰。
通过翻译的往来,气氛逐渐缓和。
杨帆突然话锋一转,直视俺答汗双眼。
“大汗为何要多管闲事,帮助恶人对付本官?”
这直白的质问让俺答汗脸色微变。沉默片刻后,他沉声道。
“鞑靼的平民也渴望改变。本汗...面临内部压力。”
杨帆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捕捉到关键信息。
他意识到俺答汗的处境与嘉靖皇帝何其相似,都面临着民生问题的困扰,若不解决,统治势必倾覆。
“大汗此来,究竟为何?”
杨帆追问道。
俺答汗深吸一口气。
“为放马的人而来。二十年来,本汗每次到明朝,都是为了互市。”
风雪渐大,吹动两人的衣袍。
杨帆的声音穿透风雪。
“本官的变法,对种田和放马的人都有好处。但有人想阻止...”
他意味深长地停顿。
“希望大汗不是这样的人。”
俺答汗眉头紧锁。
“杨总督指的是?”
“严嵩、饶阳郡王、赵全...”
杨帆一字一顿地报出几个名字。
“这些人,大汗可熟悉?”
俺答汗有些诧异,随即恢复平静。
“杨总督想要什么?”
“他们的动向,他们的计划。”
杨帆声音冷峻。
“作为交换,和谈可以继续。”
俺答汗沉思良久,终于点头。
“本汗可以告诉你一些事。但需要保证互市重开,边境安宁。”
“成交。”
杨帆干脆地应道,随即高声下令。
“传令全军,后退百步休整!”
李文进按照约定,指挥明军全军后退一百里。
对面,辛爱也带着土默特军后退一百五十里。
麻禄回到左翼指挥退兵后,再次来到得胜堡,惊讶地发现杨帆和俺答汗已经相谈甚欢,甚至谈到了板升试验区的规划。
“大人,这...”
麻禄欲言又止。
杨帆招手让他近前。
“麻将军来得正好。大汗同意让他的孙子把汉那吉参与管理封贡州,学习农耕之术。”
俺答汗点头补充。
“本汗希望孙子能跟着杨总督学习几年。草原也需要改变。”
三人详谈三个多时辰,直到夕阳西沉,雪地染上金色。临别时,俺答汗从腰间解下一把精致的小金刀递给杨帆。
“草原男儿的友谊,如同这把刀,永不生锈。”
杨帆郑重接过,随即从亲兵手中取过一杆火铳回赠。
“愿此物见证我们的和平。当然,这只是样品。”
他意味深长地补充。
俺答汗接过火铳,眼中划过渴望与忌惮交织的复杂神色。
他翻身上马,在暮色中高声道。
“土默特人早晚也会拥有火铳!”
马蹄声渐远,一场可能血流成河的大战,就这样消弭于无形。
次日,杨帆正伏案疾书。天边刚泛起鱼肚白,他已经拟好了两份文书。
“来人!”
杨帆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
亲兵统领赵虎应声而入。
“大人有何吩咐?”
“这份火漆密封,派快马送往土默川,亲手交到俺答汗手中。”
杨帆将第一份文书递出,又指着桌上另一份。
“这份八百里加急,直送京师内阁,务必交到徐阁老手上。”
赵虎双手接过。
“属下这就去办!”
杨帆叫住他。
“且慢。告诉送信的人,若有人问起,就说是我军报捷文书。”
待赵虎离去,杨帆走到窗前,推开窗户。冷风夹着雪粒扑面而来,让他精神为之一振。
案上那封送往土默川的信中,详细写了三个封贡州分别对应蓟辽、宣大、三边,这是平息百年边患的第一步。
“大人,您一夜未眠?”
麻禄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杨帆转身,见麻禄端着热粥站在门口。
“进来吧。正好有事与你商议。”
麻禄将粥放在案上,瞥见桌上密密麻麻的笔记。
“大人这是在谋划什么?”
“你看这里。”
杨帆指向地图上三个标记点。
“我打算在这三处设立封贡州,作为缓冲。土默特人可以在此贸易定居,我们则派驻官员管理。”
麻禄皱眉。
“让鞑子住进大明疆土?朝中那些言官怕是要炸锅。”
“所以需要徐阁老在朝中周旋。”
杨帆啜了口热粥。
“我在奏折中暗示他可以利用杨博做文章。兵部出面,阻力会小些。”
“大人深谋远虑。”
麻禄叹服,随即压低声音。
“但下官担心,土默特人狼子野心,不会真心归附。”
杨帆放下粥碗,目光锐利如刀。
“所以他们需要这个。”
他从案下取出一杆火铳。
“没有新式火铳,局面随时可能逆转。封贡州是明面上的棋子,这才是真正的底牌。”
正说话间,李文进匆匆赶来。
“大人,京师来人了!徐阁老派了心腹送信。”
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被带了进来,从贴身处取出一封密信。
“阁老说,请杨公亲启。”
杨帆拆开火漆,快速浏览后,嘴角微扬。
“徐阁老已经说服皇上,同意赐俺答'顺义王'封号。”
“这么快?”
麻禄惊讶道。
“朝中有人好办事啊。”
杨帆将信纸凑近烛火,看着它化为灰烬。
“徐阶在信中说,严嵩称病不朝,他的党羽暂时偃旗息鼓。”
李文进若有所思。
“严党不会善罢甘休。”
“当然不会。”
杨帆冷笑。
“所以我们要趁热打铁。麻将军,你去准备封贡州驻军事宜;李大人,你负责拟定边民纠纷裁决章程。记住,所有文书必须滴水不漏,不能给严党留下把柄。”
二人领命而去。
杨帆走出衙门,发现大同街市已张灯结彩,百姓们自发庆祝边境大捷。
欢呼声传入耳中,他却无心分享这份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