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即刻升堂(2/2)
“据东厂查探,撰写《劝学篇》的魏良弼,是严世蕃特意请来的...”
“呵。”
嘉靖冷笑。
“严嵩那个老狐狸,以为躲在后面就没事了?”
他站起身,明黄色的龙袍在烛光下熠熠生辉。
“朕继位时就昭告天下,科举以程朱为本。四十年了,还没死心?”
吕芳不敢接话,只是更深地低下头。
嘉靖踱步到窗前,望着漫天飞雪。
“心学各派自己都争得不可开交,还想立为官学?笑话!”
他突然转身,眼中寒光乍现。
“这是要乱我大明的根基!”
吕芳感觉膝盖发软。
“主子明鉴...”
“去告诉内阁。”
嘉靖一字一顿地说。
“此事不准再议。让他们好好准备来年科举,别到时候又哭爹喊娘!”
“是,奴才这就去传旨。”
吕芳如蒙大赦,连忙退下。
走出殿门,吕芳长舒一口气,这才发现自己的内衫已经湿透。
他抬头望了望阴沉的天色,心中暗叹:这朝堂,怕是要变天了。
……
八卦台上,嘉靖盘膝而坐,手中捻着一串沉香木佛珠。
“主子。”
吕芳小心地走近,声音压得极低。
“江南那边...出事了。”
嘉靖眼皮都没抬。
“说。”
“江南按察使殷正茂递来急报,佃奴闹事,已经镇压下去了。”
吕芳递上一份密折。
“领头的几个人...打着太祖旗号。”
嘉靖终于睁开眼,接过密折。
他的目光在纸面上快速扫过。
“与匪类勾结?攻占县衙?”
嘉靖冷笑一声。
“好大的胆子。”
吕芳低着头,不敢接话。
主子此刻正在权衡利弊。
“心学官学的事,先搁着。”
嘉靖突然说道。
“看看再说。”
吕芳心头一跳。
这两件事看似毫无关联,但主子既然这么说了,必然有其道理。
他隐约感觉到,这背后似乎有某种联系,但一时又说不清楚。
“奴才愚钝...”
吕芳试探着开口。
“主子的意思是...”
嘉靖瞥了他一眼。
“你也看出来了?”
吕芳连忙摇头。
“奴才哪敢妄加揣测,只是觉得...时机太过巧合。”
“哼。”
嘉靖站起身,佛珠在手中转得飞快。
“这是有人给朕设套呢。一旦朕对心学表态,就会被看作是对江南事件的态度。”
吕芳恍然大悟,随即又陷入更大的恐惧中。若真如主子所言,那这朝堂之上,岂不是...
“吴明吴亮那边,有什么说法?”
嘉靖突然问道。
吕芳支支吾吾。
“这个...领头的乱民确实说过效法太祖,还...还提到要跟着杨帆干...”
“杨帆?”
嘉靖眼中精光一闪。
“狐狸尾巴露出来了。”
吕芳心头一震。
杨帆这个名字,在朝中可是个忌讳。
此人当年提出”新莽伪学”之说,矛头直指程朱理学,后来...
“他们这是要搞事啊。”
嘉靖的声音冷得像冰。
“把变法停下来,最好再把全国的读书人都煽动起来。”
吕芳额头渗出冷汗。
“主子明鉴。奴才听说,严府最近很热闹...”
“严世蕃?”
嘉靖冷笑。
“他府上那些理学大师、心学大师,怕不是去喝茶的吧?”
吕芳不敢接话。
严府势大,朝中无人不知。
更可怕的是,据说高拱最近也...
“高胡子比杨廷和还会拱。”
嘉靖突然说道,仿佛看穿了吕芳的心思。
“先看看情况。多派些人去江南,查清楚那些领头的是真说过'跟杨帆干去',还是有人教他们说的。”
“奴才明白。”
吕芳躬身应道。
嘉靖走到栏杆边,俯瞰着紫禁城的重重殿宇。
“一边嚷着立阳明官学、尊圣人之制,一边拿佃户奴仆做文章,搞出暴动大案...”
嘉靖的声音越来越冷。
“矛头指向变法,这是要煽动全天下的读书人啊。”
吕芳心头狂跳。若真如此,那反对变法的行动恐怕会更加激烈,甚至...
“他们这是准备杀人了。”
嘉靖转过身,眼中寒光凛冽。
“杀得越狠,反对的声音就越大。”
吕芳双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地。
他忽然明白过来,这哪里是什么学术之争?分明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博弈!
他强撑着身子,声音发颤。
“陛下明鉴万里...奴才这就去安排。”
嘉靖颔首。
“让黄锦亲自去江南,把那几个领头的押解到京师。告诉胡宗宪,把倭寇看紧些。谭纶接任江南布政使,你们共同商量大事,随时向内阁汇报。”
“奴才遵旨。”
吕芳退出几步,才敢转身离去。
他心中暗叹,这江南的天,怕是要变了。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江南湖州府衙内,江南按察使殷正茂正捏着一封密信,在堂内来回踱步。
信纸已被他捏得皱皱巴巴,却仍舍不得放下。
“高阁老这是要逼我上梁山啊...”
殷正茂喃喃自语,额头上的青筋突突直跳。
他三十五岁中进士,如今已近知天命之年。
一生不畏权贵,与严家势不两立。追随高拱,只因认同其”以法济儒”的理念。
用法家手段恢复圣人之制。
殷正茂曾苦读程朱理学,却发现与现实差距太大。
直到遇见高拱,才看到了希望。
他诛杀乱民从不手软,这次抓了张贵、罗进、宋德武等人,一方面是执行高拱授意,另一方面也是痛恨这些刁民作乱。
“大人,您已经看了三遍信了。”
师爷小心翼翼提醒。
“高阁老究竟有何指示?”
殷正茂将信拍在案上。
“你自己看!”
师爷凑近一看,顿时脸色大变。
“这...这...”
信中写道。
“百人山长疏已上达,然司礼监留中不发。东楼诸子作《劝学篇》,天下缙绅、儒生皆尊阳明官学,声势浩大。若此时杀乱民,天下必指责杨帆变法杀人,阳明之学亦被玷污。理法相济,方能救天下。”
“高阁老这是要借刀杀人啊!”
师爷声音发颤。
殷正茂冷笑一声。
“不,是要借我的刀,杀杨帆的人!”
他猛地一拍桌子。
“来人!传我命令,即刻升堂!”
不到半个时辰,府衙大堂内已站满了各级官员。
殷正茂高坐堂上,面色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