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我真的只求一死啊 > 第558章 深感惭愧

第558章 深感惭愧(2/2)

目录

吕芳心头一跳,谨慎答道。

“回主子,吴总兵镇守宣府多年,边关安宁,是个能臣。”

嘉靖嘴角微扬,露出难以捉摸的笑意。

“朕记得他是徐阶举荐的?”

“是,隆庆元年徐阁老举荐吴兑出任宣府总兵。”

吕芳额头渗出细汗,不知皇帝为何突然提起这桩旧事。

嘉靖手中佛珠一顿,睁开双眼,那目光如电,直刺吕芳心底。

“即刻派人去宣府,召回吴兑,升他为协理戎政,与李庭竹共掌京营。”

吕芳大惊,京营乃京城防卫重中之重,皇帝此举必有深意。

他刚要开口询问,嘉靖又抛出一道旨意。

“还有,你去把提督九门的印收回来,让葛景回家养老吧。”

“这...”

吕芳脸色骤变。九门提督和京营统领,这两个职位关乎京城安危,皇帝突然调整,莫非...

嘉靖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冷笑道。

“怎么,你觉得朕多虑了?”

吕芳慌忙跪下。

“老奴不敢!只是...严阁老毕竟...”

“严嵩?”

嘉靖冷哼一声。

“朕倒要看看,他敢不敢!”

殿内一时寂静,只有更漏滴水声清晰可闻。

吕芳额头贴地,不敢抬头。

他忽然明白,皇帝是真的认为严嵩可能谋反!

良久,嘉靖语气稍缓。

“起来吧。严嵩与杨廷和的争斗已到紧要关头,你且等着看结果。”

吕芳战战兢兢起身,试探问道。

“主子,那徐阁老那边...”

“徐阶?”

嘉靖眼中带着讥讽。

“他太精明了,反而被严嵩利用。贪图名位,终为所累。”

吕芳想起近日朝局。

因高拱一案,严嵩暂时赋闲,董份、袁炜、郭朴三位阁老相继倒台,徐阶确实获利最多。

难怪严嵩恨他入骨。

“去吧,按朕的旨意办。”

嘉靖挥了挥手,重新闭上眼睛,仿佛刚才的雷霆之怒从未发生。

吕芳躬身退出,后背已被冷汗浸透。

他明白,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两日后,内阁前。

天刚蒙蒙亮,李春芳就远远地站在文渊阁旁的廊柱后,望着内阁前越聚越多的人群,手心全是汗。

作为礼部侍郎,他本不该出现在这里,但今晨接到密报后,他实在按捺不住好奇。

“这架势,比四十年前杨廷和逼宫时还要壮观啊...”

李春芳喃喃自语,想起父亲讲述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政治风波。

内阁前的空地上,已聚集了上百名京官,嘈杂声此起彼伏。

为首的是一名五品御史,名叫吴时,此刻正站在台阶上慷慨陈词。

“诸位同僚!严阁老为国操劳数十载,如今年迈多病,竟遭小人构陷,被迫赋闲!高拱一案尚未查明,董、袁、郭三位大人又接连去职,此乃朝堂之大不幸!今日我们联名上奏,请皇上明察!”

“对!请皇上明察!”

众官员齐声呼应,声浪震天。

李春芳眯起眼睛仔细观察。

严嵩父子果然没有露面,而是推出这个品级不高的吴时当马前卒。

真是老谋深算——即便事情闹大,也可推说是低级官员自发行为,不会被指责为煽乱朝纲。

内阁大门紧闭,只有两名侍卫紧张地守在门口。

李春芳知道,今日内阁中只有徐阶一人当值——严世蕃病了,李本回乡丁忧,高拱还在狱中...

“徐阁老难道要独自面对这场风波?”

李春芳不禁为徐阶捏了把汗。

内阁值房内,徐阶端坐在太师椅上,手中捧着一本《贞观政要》,看似气定神闲,实则书页已有半刻未翻。

外面的喧嚣声越来越响,甚至能听到个别官员的辱骂。

“徐阶老贼,出来给个说法!”

“缩头乌龟,也配当首辅?”

徐阶眼角微微抽搐,却仍保持镇定。

他今年已六十有五,历经三朝,什么风浪没见过?

但今日这场面,确实比预想的更棘手。

“严嵩啊严嵩,你这一手够狠...”

徐阶心中暗叹。

他知道,严嵩这是要逼他表态——

要么站在百官这边为严嵩说话,要么就被打成排挤忠良的奸臣。

值房的门突然被推开,吴时带着十几名官员闯了进来。

“徐阁老!”

吴时拱手行礼,态度恭敬,眼中却带着挑衅。

“下官等联名上奏,请阁老过目。”

徐阶缓缓放下书卷,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

“吴御史,内阁重地,未经通报擅入,不合规矩吧?”

吴时脸色一僵,随即笑道。

“事急从权,还请阁老见谅。”

说着将一份奏折放在案上。

“这是三百余名官员的联名奏请,望阁老代为转呈皇上。”

徐阶看也不看那奏折,重新拿起书本。

“本官知道了,诸位请回吧。”

“徐阁老!”

一名年轻官员忍不住上前一步。

“事关重大,您总该给个说法!”

徐阶眼皮都不抬。

“朝廷自有法度,诸位若有本章,按程序递上来便是。”

吴时眼中带着恼怒,但很快压下。

“既如此,下官告退。”

他转身对众人使了个眼色,一行人悻悻退出。

值房外,吴时对聚集的官员们高声道。

“徐阁老不肯表态,我们只能直接进宫,找司礼监说个明白!”

“对!进宫!”

“找吕公公!”

人群开始骚动,有人已经向西苑方向移动。

李春芳在远处看得心惊肉跳——

若百官真的集体进宫请愿,内阁必将被追究失职之罪!

值房内,徐阶终于放下了始终未读一字的书卷。

他长叹一声,知道不能再装聋作哑了。

“来人。”

徐阶唤来贴身长随。

“备轿,老夫要进宫面圣。”

当徐阶缓步走出内阁大门时,已有半数官员向西苑方向涌去。

剩下的见徐阶终于现身,纷纷围了上来。

“徐阁老!您总算出来了!”

“您要为我们做主啊!”

徐阶站在台阶上,环视众人,突然深深一揖。

这个举动让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

“诸位同僚。”

徐阶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老夫年迈昏聩,本不该居此高位。今日诸位前来,老夫深感惭愧。”

这番话出乎所有人意料。

吴时皱眉道。

“徐阁老此言差矣,下官等是为严阁老鸣不平,非为阁老您...”

徐阶站在内阁大门前的石阶上,宽大的官袍被晨风吹得微微鼓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