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我真的只求一死啊 > 第561章 非也

第561章 非也(2/2)

目录

他转向戚继光。

“戚将军,金山卫...”

“给我三百精兵,死守三日。”

戚继光系紧佩刀。

“但需打通漕运,让赵贞吉承诺的火器能运到前线。”

三人手掌叠在一起,温度透过彼此冰凉的皮肤传来。灯笼突然被风吹灭,黑暗中只听见胡宗宪嘶哑的声音。

“大明江山,就托付给二位了。”

千里之外的厦门港,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扑进总兵府。

俞大猷盯着沙盘上插满的小旗,忽然将佛郎机人的黑色旗帜拔起掷于地上。

“狗屁不通!那些商船分明是倭寇假扮!”

朱翊钧轻抚腰间玉带,温润的声音与窗外海浪形成奇特的共鸣。

“俞将军息怒。

严世蕃咬定是你部下击沉了佛郎机商船,朝中清流正借此大做文章。”

“朱大人请看。”

俞大猷抽出佩刀在沙盘上划出一道线。

“倭寇此次分三路进犯,主力必攻金山卫。若戚继光守不住...”

刀尖重重戳在松江府位置。

“半月之内,倭寇可饮马太湖!”

亲兵急匆匆捧来信筒。

“杭州八百里加急!”

朱翊钧展开绢布,眉头渐渐舒展。

“胡宗宪到底还是胡宗宪。”

他将布告铺在案上。

“征调民壮、编练乡勇,这是要破釜沉舟啊。”

俞大猷盯着联署名单上谭纶的名字,突然大笑。

“好个谭光潜!到底没辱没将门之风!”

他转向朱翊钧。

“大人之前说的契奴...”

“已赎出八百壮丁,多是闽粤沿海被掳的渔民。”

朱翊钧从袖中取出名册。

“他们熟悉倭寇战法,仇恨比海水还深。”

海浪声突然变得急促,仿佛应和着他们的谋划。

俞大猷的刀在沙盘上划出弧线。

“若用这批人组建敢死队,配合戚继光正面牵制...”

“报!”

哨兵撞开大门。

“倭寇先锋已至大衢山!”

朱翊钧与俞大猷对视一眼,同时看向窗外翻滚的海浪。暴风雨要来了。

杭州城门在黎明前悄悄开启一缝,戚继光的白马踏着湿漉漉的青石板疾驰而出。

他怀中揣着两份文书。

一份是盖满血指印的抗倭布告,一份是胡宗宪亲笔所书《海防十二策》。

城楼上,胡宗宪望着那一人一马消失在晨雾中,转身对亲兵道。

“去把本官的官服取来。”

“部堂?”

亲兵愕然。

“您已被勒令闭门...”

“今日我要升堂。”

胡宗宪抚摸着城墙上的苔藓,指尖沾满露水。

“让杭州百姓都看看,大明的官还没死绝呢。”

晨钟响起时,抗倭布告已贴满杭州大街小巷。卖豆腐的老汉眯着眼读布告,突然将担子一扔。

“老婆子,把咱家两个小子都送去保甲!”

他指着布告末尾鲜红的指印。

“谭大人和胡大人都按了手印,这事错不了!”

夜色如墨,杭州总督府内灯火通明。

胡宗宪手中捏着一封没有署名的信笺,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信纸边缘已被汗水浸湿,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黄晕。

“这信是谁送来的?”

胡宗宪声音低沉,目光如刀般扫过堂下跪着的亲兵。

亲兵额头抵地。

“回督帅,是个蒙面人,丢下信就消失了,属下追出去时已不见踪影。”

胡宗宪冷哼一声,将信递给身旁的戚继光。

“你们也看看。”

戚继光接过信纸,谭纶立刻凑上前来。

随着目光下移,戚继光浓眉渐渐拧成死结,谭纶则倒吸一口凉气。

“朱大人要与俞将军合兵剿倭?”

谭纶声音发颤。

“这...这情报可靠吗?”

胡宗宪踱步到窗前,望着被乌云遮蔽的月亮。

“送信人刻意隐藏身份,但信中提到的倭寇动向与我们的密报吻合。”

他转身时,烛光在他脸上投下深深阴影。

“宁可信其有。”

戚继光猛地拍案。

“好!终于等到这一天!”

他眼中燃起战意,却又迅速黯淡。

“但信上说朱大人只调一半火器营前来,这兵力...”

“一半足矣。”

胡宗宪打断道,手指在桌案上划出舟山群岛的轮廓。

“俞大猷的战术向来如此——先以半数兵力正面接敌,另一半埋伏在舟山海域。

待倭寇主力被牵制,伏兵从侧翼杀出,形成夹击之势。”

谭纶点头如捣蒜。

“此计甚妙!倭寇善水战而不谙陆战,若能将他们诱至预设战场...”

“纸上谈兵!”

戚继光突然暴喝,吓得谭纶一哆嗦。

他起身时铠甲铿锵作响。

“倭寇此次集结的船队规模空前,若没有足够兵力形成合围,他们随时可能突围出海!”

胡宗宪眯起眼睛。

“戚将军是信不过俞大猷,还是信不过我胡某人的判断?”

堂内空气骤然凝固。

戚继光胸口剧烈起伏,最终重重抱拳。

“末将不敢。只是为防万一,建议督帅发布征募令。”

他眼中精光闪烁。

“联合巡抚张翰和谭大人,在沿海各州县征募义勇,补充兵力!”

胡宗宪突然笑了,笑声中却透着凄凉。

他摘下乌纱帽,露出两鬓斑白。

“戚将军以为,如今的胡宗宪还有脸面向百姓征募吗?”

他指着自己胸口。

“严嵩倒台时,多少人指着我的脊梁骨骂我是奸党?现在去号召百姓,只怕义勇没募到,先被乱石砸死!”

谭纶欲言又止,最终颓然坐下。

“督帅所言极是。张居正大人推行新政以来,江南税赋加重,百姓怨声载道。就连朱大人的威望也...”

他说到此处突然噤声。

烛火爆了个灯花,映得三人脸色阴晴不定。

戚继光握刀的手青筋暴起。

“难道就坐以待毙?”

“非也。”

胡宗宪从袖中取出一卷黄绢。

“我已拟好抗倭布告,明日便发往各州府。虽不能募兵,至少警示百姓早做防备。”

谭纶接过布告细看,突然惊呼。

“这...督帅要将倭寇可能登陆的地点都列出来?万一泄露军机...”

“就是要让倭寇知道我们在防备!”

胡宗宪眼中闪过狠色。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