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从未有如此大胜(2/2)
大村纯忠突然暴喝一声,拳头重重砸在船舷上,木屑四溅。
他身后的武士们噤若寒蝉,无人敢出声。
大村纯忠胸口剧烈起伏,眼中带着愤怒与悔恨的火光。
他想起自己是如何被那支“明军主力”引诱出港的——一百五十艘战船在岱山外海游弋,如此明显的诱饵,他竟然上当了!
“大人,请冷静。”
毛烈快步上前,低声劝道。
“我们还有三百艘战船,并未战败。”
大村纯忠猛地转身,眼中凶光毕露。
“冷静?我的港埠被毁,你让我冷静?”
他一把揪住毛烈的衣领。
“都是你的情报!说什么明军不可能在两个月内组建水师!”
毛烈面色苍白,却不敢挣扎。
“大人,我...”
大村纯忠突然松开手,仰天发出一声野兽般的嚎叫,随即跪倒在地,双手抱头。
周围的武士面面相觑,从未见过首领如此失态。
“我...我要切腹谢罪!”
大村纯忠突然抽出腰间短刀,声音颤抖。
“大人不可!”
毛烈和几名亲信武士同时扑上去,死死按住他的手臂。
“放开我!”
大村纯忠挣扎着。
“我愧对主公信任!历港乃战略要地,如今毁于我手,我...”
毛烈死死抱住他的手臂。
“大人!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明军诡计多端,我们还有机会报仇!”
大村纯忠的挣扎渐渐停止,他跪在地上,大口喘息。
片刻后,他缓缓站起,将短刀收回鞘中,面色恢复了往日的冷酷。
“你说得对。”
他的声音低沉。
“我要让明国付出代价。”
他转向身后聚集的武士们,猛地拔出长刀指向天空。
“讨伐明国!报仇雪耻!”
“报仇!报仇!”
武士们齐声高呼,声浪震天。
就在这激昂的呐喊声中,远处突然传来一声炮响,紧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很快,整个海域都被震耳欲聋的炮火声淹没。
大村纯忠和毛烈同时变色。
“中计了!”
大村纯忠怒吼。
“回船!快回船!”
但已经来不及了。
杨帆在大鹏山炮台上,清晰地看到远处海面上星星点点的灯火从大髫果方向急速汇集而来。
顺风之下,那些船只速度快得惊人,转眼间就逼近了水寨。
“俞帅到了。”
杨帆嘴角勾起冷酷的笑意。
“传令,开炮!重点打击大船!”
旗舰上的信号旗迅速升起,横档山、鱼龙山、菜花山、大鹏山的所有炮位同时接到命令。
刹那间,数十门火炮齐鸣,火光照亮了整个海域。
“轰!轰!轰!”
第一轮炮击精准命中水寨内最大的几艘佛郎机船。木屑飞溅,船体开裂,倭寇水手们惊慌失措地四处奔逃。
“装填!继续射击!”
杨帆冷静地下令。
炮手们动作娴熟地清理炮膛,装入火药和炮弹。不到一分钟,第二轮炮击再次爆发。
这次更多倭船中弹,一艘大型佛郎机船的桅杆被直接轰断,重重砸在甲板上,压死了数名水手。
倭寇舰队陷入混乱。外围的船只试图逃离,却被岸炮精准拦截。
更致命的是,水寨周边浅滩早已被明军暗中打下桩基,被打沉的倭船搁浅后,彻底堵塞了航道,后面的船只被困在寨中无法移动。
“八嘎!八嘎!”
大村纯忠站在摇晃的旗舰上,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舰队被一点点摧毁。
他转向舵手。
“转向!冲出包围!”
“大人,航道被堵死了!”
舵手绝望地喊道。
大村纯忠冲到船边,只见前方几艘燃烧的战船横亘在水道上,彻底封死了出路。
他猛地一拳砸在船舷上,指节渗出血来也浑然不觉。
“小船!派小船去拔掉桩基!”
毛烈突然喊道。
大村纯忠眼睛一亮。
“快!执行!”
数十艘倭寇小船迅速行动起来,水手们跳入海中,拼命拔除那些暗桩。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开辟出一条狭窄的水道。
“突围!全速突围!”
大村纯忠声嘶力竭地命令。
约一百多艘倭船挤挤挨挨地驶出水寨,仓皇逃窜。
然而他们刚冲出包围,就迎头撞上了俞大猷的主力舰队。
三支明军分队分别从大髫果、菜花山、横档山三个方向包抄而来,形成完美的夹击之势。
“开炮!”
俞大猷站在主舰上,冷静地下令。
明军战船排成整齐的队列,七八艘船一组,二十多门火炮同时瞄准一艘倭船。
耳欲聋的炮声中,冲在最前面的倭船瞬间被炸成碎片。
“换舷!”
俞大猷再次下令。
明军水手训练有素地调转船头,将火炮从左舷换到右舷,再次齐射。
这种战术循环往复,倭寇根本找不到还击的机会——明军始终保持在佛郎机炮的射程之外。
“撤退!撤退!”
大村纯忠眼见形势不妙,急忙下令。
倭寇船队掉头向主岛岸边逃去,但明军舰队如影随形,炮火毫不停歇。
一艘接一艘的倭船被击中,有的直接沉没,有的冒着浓烟勉强航行。
杨帆在大鹏山上俯瞰整个战场,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明显。
三百艘倭船已经七零八落,海面上满是漂浮的残骸和挣扎的水手。
“还剩多少?”
他问身旁的林明国。
林明国快速数了一遍。
“约八九十艘,大多已经丧失战斗力。”
杨帆点点头。
“发信号,暂停攻击。”
林明国举起两面红色信号旗,在空中划出特定的轨迹。
很快,岸炮停止了射击,海上的明军舰队也拉开了与倭船的距离。
杨帆乘快船驶向菜花山方向,与俞大猷的旗舰汇合。
海风卷着硝烟的味道拂过甲板,杨帆站在船头,望着远处已成焦土的历港水寨。
二十艘铁菩萨战船在海面上排开,炮口还残留着未散的硝烟。
“俞帅!”
杨帆远远看见那艘熟悉的旗舰驶来,忍不住高喊出声。
俞大猷站在船头,铁甲上满是刀痕箭伤,斑白的胡须在海风中飘动。
两船相接,老将军一个箭步跨过来,双手紧紧抓住杨帆的肩膀。
“好小子!”
俞大猷声音哽咽,眼中泪光闪烁。
“老夫从军二十载,从未见过如此大胜!”
杨帆鼻头一酸,看着这位为抗倭耗尽心血的老将军,千言万语哽在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