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禁卫军 > 第365章 新奉天现状

第365章 新奉天现状(1/2)

目录

看到戈辉来了,附近又没有别人,所以陈奴儿直接叫了一声:“大哥”

“脸瘦了,杨双干什么吃的。”戈辉皱眉道:“项目很重要,但身体更重要,特区不是一天建成的,不用这么着急。”

“我没干什么,我在弄吃的。”杨双从外面进来。

看到杨双,戈辉眉头舒展:“什么时候来的?懂得来看媳妇,孺子可教也!”戈辉说着竖起大拇指。

“他经常来,都有点耽误我工作啦!”陈奴儿开心地说道。

“这就对了,工作是干不完的,媳妇却只有一个。”戈辉对杨双说道。

“我这次是给禁卫10、11师送给养,顺便过来看奴儿。”杨双解释道。

戈辉还是问出了关心的问题,尽管他让陈奴儿不要太着急。

“项目进展到哪一步了?”戈辉略显尴尬地问道。

陈奴儿咯咯咯地笑了一下,然后说道:“全部线路的勘线工作已经完成,目前正在分段挖路基,备料。”

“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我协调,包括人员。”戈辉说道。

“主要是技术问题,我们还没有建设纯货运重载铁路的经验,在外国也没有专门的货运重载铁路可以借鉴,一切困难都需要我们自己克服。”陈奴儿说道:“一旦我们做出来了,那就是业界的标杆。”

“看来得让洛华生派更多的人过来帮你。”戈辉说道。

咯咯咯……一串好听的脆笑声之后,陈奴儿说道:“洛总工也派不出人来,他本人也被宽珲铁路项目绊住脱不开身了。宽城到珲春港,宽城—吉林—敦化—延吉—图门—珲春—珲春港,这段路全是山,光勘察线路就是一个大工程,听说他每天平均爆粗口二十几次。”

事实上,这条宽珲铁路的真正目的是延吉—茂山的延茂支线,延吉—龙井—和龙—茂山,茂山那里有全亚洲和大孤山齐名的铁矿。特区光有一个大孤山铁矿还远远不够,必须要有一个普蓝b的备选方案。

戈辉当然不会说茂山有铁矿,现在还不到时候。

戈辉轻轻点头:“那条线确实不好建,洛总工喜欢有挑战的工作,他肯定能搞定。”

嗯嗯,陈奴儿点头道:“我知道,洛师哥爆粗口不是他的真实想法,他其实乐在其中。”

“师哥?”戈辉愣了一下,问道:“什么意思?”

“因为我也是耶鲁(Yale)大学谢菲尔德(Sheffield)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道工程专业毕业的,我们都是霍瓦特教授的学生。”陈奴儿解释道:“要不然你以他为什么信任我,为什么同意我担任大孤山专线的项目经理。”

“哈,哈,哈,原来如此。”戈辉感叹,没想到洛华生和陈奴儿还有这一层关系。

“等一下哈!”陈奴儿说着快步走出了帐篷,没几分钟,三个高高壮壮的外国人走进来,用英语介绍道:“这三位都是我在铁道工程专业的学长,西恩-约翰逊、马特-特纳、卡特-维克斯。”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北方特区。”戈辉主动伸出右手,标准的英语发音,让三名美国人很惊讶。

“总督阁下您好!”西恩-约翰逊、马特-特纳、卡特-维克斯,分别与戈辉握手。

“他们都是我请来的,现在是大孤山专线项目的技术顾问。”陈奴儿骄傲地说道:“洛师哥其实更看重我背后的能量,如果我自己搞不定,还可以拉‘外援’进来。”

“我也看出来洛华生醉翁之意不在酒。”戈辉半开玩笑道。

“我本人也是有真本事的。”陈奴儿强调道:“这是前提条件。”

到现在,戈辉已经不担心大孤山专线项目的技术实力了,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了。

“多久能建成通车?有大概的时间表吗?”戈辉问道。

“按计划是1910年下半年,最迟不会超过年末。”陈奴儿坚定地说道,看来这话有给自己打气的成份。

戈辉并不介意这些,再晚一两年都没关系,朝阳的铁矿再扛几年都没问题,只不过成本会增加很多。

戈辉没有在大孤山专线项目部久留,简单了解之后,就离开了,直接去了正在建设中的新奉天超级环。

戈辉的剑齿虎直接开进了超级环项目部大院。由于没有事先通知,毫无准备,让舒尔特和凯文-特拉普两位项目总指挥一阵手忙脚乱。

“我从大孤山专线项目过来,就是顺便随便看看。”戈辉笑呵呵地说道。

舒尔特主动为戈辉介绍:“从1906年9月,到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我们一直在立桥墩,我们与东北铁建的合作非常顺利,全长200公里(最内环)的超级环,我们已经完成了差不多三分之一,也就是60公里的桥墩任务,两个桥墩净间隔15米,你可以想象我们立了多少桥墩。”

“是三个环都完成了60公里吗?”戈辉惊讶地问道,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是180公里啊!可能吗?

“是的!”舒尔特肯定地说道:“三条线同时施工,我们不缺人,有无数愿意赚钱的拖拉机驾驶员,还不缺钱,也不缺原材料,东北铁建的统筹施工能力,非常让人惊叹。”

“总督大人您好,我是超级环项目,施工经理史临。”史临主动上前自我介绍。

“记得你,洛华生的助理嘛!他说你行,你肯定行。”其实戈辉对史临的印象并不深。

“按计划,分段建设的第一阶段任务已经完成,”舒尔特继续说道:“下一阶段,就是桥身主体施工+桥面施工,我们分段建设,分段完成,分段开通。”

“可以”戈辉直接同意,他也觉得这样保守的建设非常好,资金压力也最小。

“第二阶段的桥身主体施工+桥面施工,我们计划是三年。”舒尔特说道:“三年实现通车。”

“是不是太快了?”戈辉有点不相信,三个环,三个60公里的施工段,三年是不是太快了?于是委婉地提出:“百年大计,城市的发展和建设都离不开这条路,我们需要扎扎实实地推进。”

舒尔特听懂了戈辉的意思,他并没有生气,而是耐心地给戈辉解释:“这已经是很保守的计划了。特区在大量引进欧洲和美国的施工技术,特区自身的施工技术也在快速提升,最重要的是施工经验的提升。”

戈辉轻轻点头,确实如此,北方特区非常重视引进技术,向友好国家引进民用技术。

舒尔特继续说道:“特区还有大量的愿意赚钱的临时工,他们参与简单容易的工作,或是搬运,或是运输,特别是那些拖拉机驾驶员,感觉他们不需要休息,不分白天黑夜,都能看到他们淳朴的身影。”说到这里,舒尔特眼睛里渐渐变得潮湿,感叹道:“他们非常棒,他们是我见过的最可爱的人民。”

戈辉淡淡一笑,可爱吗?是穷的没办法。美国人修西部大铁路的时候,两根铁轨下,左边埋着华工的尸体,右边是爱尔兰工人的尸体,这就是你们美国人眼中的可爱。

“我唯一担心的就是你们的银圆”舒尔特继续道:“我知道,你们正在建设的可不止这一个超级环,当然,我也不否认北方特区强大的造血能力,你们蒸蒸日上的经济形势,或许应该能扛得住。”

“这是我和孙先生该操心的事儿!”戈辉委婉地说道:“有些建设等不了,有些建设勒紧裤腰带也要建设,时间不等任何人,机会错过了,就是永远错过了。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这个劳碌命,我们多干点,下一代就轻松点。”

舒尔特轻轻耸肩,没有再说什么,点到即止,毕竟自己提醒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